
(1.新疆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2.農一師醫院,新疆 阿克蘇 843000)
[摘 要] 目的:探討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農一師醫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117例作為本次對比實驗對象;觀察組57例以及對照組60例患兒的分組依據為不同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疾病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觀察組在基礎護理的同時給予個性化護理;通過對比退熱時間、WBC恢復時間以突出個性化護理的臨床干預價值。結果:完成護理后,觀察組在退熱時間、WBC恢復時間以及啰音消失時間等方面,同對照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比較,觀察組患兒表現出的優勢明顯(P<0.05)。結論:針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臨床在基礎護理的同時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在縮短患兒的退熱時間以及啰音消失時間等方面可以發揮顯著效果,最終顯著提高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 鍵 詞]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性化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48.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60-02
小兒支原體肺炎主要指的是患兒出現了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情況后最終導致患有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屬于醫院兒科一種普遍性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疾病高發季節集中于秋季和冬季。此種疾病會導致患兒表現出咳嗽發熱癥狀、出現扁桃體炎癥狀以及咽炎等系列癥狀,往往會對諸多器官造成影響,而且患兒較易合并表現出心肌炎、腦膜炎以及肝炎等系列疾病,患兒的生長發育也會因為患有肺炎支原體感染疾病而受到影響。為了探討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本文主要將我院收治的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作為實驗對比對象,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方法對觀察組57例患者加以干預后,在縮短患者的退熱時間以及啰音消失時間等方面,獲得明顯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研究設計
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在阿克蘇農一師醫院選擇住院患兒117例。
(二)分組研究
納入病例以入院時間先后為不同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疾病護理方法分為兩組。選擇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60例為對照組。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57例作為本次觀察組,其中觀察組中男39例,女18例;患兒的年齡分布范圍為7月~14歲,患兒的平均年齡為(6.02±0.36)歲;患兒的疾病病程為3~26天,患兒的平均病程為(6.95±0.36)天。其中對照組中男41例,女19例;患兒的年齡分布范圍為8月~15歲,患兒的平均年齡為(6.09±0.37)歲;患兒的疾病病程為2~29天,患兒的平均病程為(6.99±0.39)天;觀察兩組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基礎資料,均衡性明顯(P>0.05)。
本次實驗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兒家屬對此次實驗知情并且簽字自愿參與。
(三)研究方法
1.對照組研究
對于對照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臨床展開基礎護理干預。
2.觀察組研究
對于觀察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臨床展開針對性護理干預:通過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及其家屬進行詢問,針對患兒的疾病情況以及疾病癥狀表現進行詳細了解,對患兒的疾病史進行詳細了解,研究具體的個性化護理方法。在對患兒展開臨床護理工作過程中,通過對最終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對臨床護理方法實施合理調整。具體為: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展開咳嗽護理干預,如果咳嗽對患兒的呼吸頻率產生影響,臨床選擇有效方法加以對癥處理;護理人員針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疾病體征進行認真觀察,如果表現出發熱現象,則選擇藥物或者其他方法進行干預。如果患兒表現出神經不良癥狀,需要保證患兒的呼吸頻率正常,避免患兒表現出舌咬傷的情況。此外,因為患兒的年齡較為特殊,對此護理人員對患兒展開個性化心理干預表現出顯著的意義,可以防止患兒出現難以配合護理以及治療的情況。此外,對于患兒的飲食以及運動等方面加以正確指導,將患兒的抵抗力有效提高,針對患兒疾病的康復發揮顯著的促進效果。
(四)臨床觀察
退熱時間、WBC恢復時間、啰音消失時間,護理滿意度。
(五)統計學方法
對所有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均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17.0完成,患兒的退熱時間以及啰音消失時間等實施t檢驗(以χ+s表示),護理滿意度實施χ2檢驗(以%表示),當P<0.05為存在明顯差異以及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完成護理后,在退熱時間、WBC恢復時間以及啰音消失時間等方面,同對照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比較,觀察組患兒表現出的優勢明顯(P<0.05),見表1。
(二)兩組完成護理后對臨床的護理滿意度
在護理滿意度方面,同對照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比較,觀察組患兒表現出的優勢明顯(P<0.05),見表2。
三、討論
支原體作為一種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其缺少細胞壁,處于細菌同病毒二者之間,可以在人工培養基環境中進行獨立生長和繁殖,于形態方面表現出高度多態性的特點,濾菌器不會對其產生阻止和隔離作用,因為其最終能夠表現出分支長絲,進而被稱之為支原體。作為支原體的一種常見類型,肺炎支原體表現出的流行病學特征較為特殊,已經成為造成患者出現社區獲得性肺炎疾病的主要病原體,傳播途徑主要體現為呼吸道飛沫傳播,從而導致出現了呼吸道感染的情況。對于肺炎支原體,其可以在患者呼吸道上皮細胞受體上進行緊密吸附,從而完成營養吸收。其可以同患者呼吸道上皮細胞包括的神經氨酸受體進行結合,可以避免吞噬細胞對其進行吞噬,并且纖毛的清除作用也不會對其產生效果,從而針對患者上皮細胞以及患者呼吸道正常防御以及表現出的清除功能造成破壞,從而導致肺炎支原體患兒較易表現出其他病原體侵害的情況。例如,合并出現了細菌混合感染的情況以及出現了病毒感染的情況,較易表現出肺外并發癥的情況,從而導致患者表現出諸多系統病變的情況,進而針對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治療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影響。對于肺炎支原體肺炎,在任何年齡段均可以出現,主要集中于學齡期兒童以及學齡前兒童,臨床研究有效方法進行干預,阻止疾病的發展意義顯著。
對于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臨床通過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可以將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護理安全性顯著提高。以往針對患兒實施常規護理過程中,因為相關藥物的影響,往往會導致患兒表現出惡心、嘔吐癥狀以及腹痛、腹瀉等系列癥狀。在實施個性化護理過程中,為了有效減少對患兒造成的刺激,可以首先要求患兒進食,之后于臨床對患兒展開輸液工作。在開展個性化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兒表現出的體征變化進行認真觀察,并且研究具體的對應處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同采用基礎護理的對照組肺炎支原體患兒進行比較發現,在縮短患兒的退熱時間、WBC恢復時間以及啰音消失時間幾方面,觀察組患兒均表現出明顯優勢,有效證明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臨床通過開展個性化護理干預,可以將患兒的退熱時間、WBC恢復時間以及啰音消失時間等成功縮短,顯著提高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何春燕.個性化護理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臨床療效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5):696-697.
[2]花小蘭,何麗娟.個性化護理在54例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5,7(32):73-74.
[3]劉璇,陳建玲.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伴肺外并發癥43例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