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江蘇 常州 213000)
[摘 要] 模具鉗工是一門技術性與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以職業學校模具鉗工專業為研究對象,以培養高能力的模具鉗工操作人才為目標,從現階段模具鉗工專業教學現狀入手,對模具鉗工技能與訓練實效的提高進行了相關分析,并提出具體措施以加強模具鉗工的技能與訓練。
[關 鍵 詞] 模具鉗工;教學現狀;實訓;技能;措施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65-01
眾所周知,職業學校以培養應用型的實踐人才為人才培養目標,向社會輸送大量的專業操作人才。模具鉗工是職業學校設置的一門專業課程,向來比較重視技能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受辦學條件、教學設施等方面限制,實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種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分析模具鉗工技能培養與訓練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提高模具鉗工技能培養與訓練教學的實際成效,培養具有較高操作能力的專業人才。
一、現階段職業學校模具鉗工專業教學現狀
模具鉗工專業作為職業學校的一門重要課程,為培養專業的操作人才,日常教學中要不斷地進行技能訓練。但是很多學生對枯燥的訓練課不感興趣,不愿意參與訓練項目,從而造成自身的模具鉗工技能比較低。如,項目訓練中部分學生不重視模具鉗工技能的操作步驟,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出現錯誤,不能掌握模具鉗工操作中的技術要領。此外,由于重實訓、輕理論,很多學生理論基礎知識較差,盡管掌握了操作,卻不能說出操作理論。
以上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工作,不利于學生形成較好的模具鉗工操作技能,不能形成高超的崗位工作能力,無法勝任實際的模具鉗工崗位,達不到企業的用人要求。對此,必須加強模具鉗工教學改革,兼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成為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
二、職業學校模具鉗工技能與訓練的提高措施
(一)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模具鉗工操作技能
首先,職業學校要加大辦學設施方面的建設,為模具鉗工技能訓練提供必要的教學設施,滿足學生模具鉗工操作訓練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立足于教學現狀,加強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如,采用任務驅動法、沙盤模擬法、案例教學法等,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構建多樣的實踐教學課堂,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參與興趣,使學生提高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類訓練項目。
(二)結合實際工作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地進行理論教學,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時,要充分結合實際的工作過程,不能只依靠書本內容進行講解,否則學生將難以形成高超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做到這一點,職業學校應與行業內的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或者聯合辦學,企業專業人員參與模具鉗工實訓課程建設,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實訓項目、環節等內容,使訓練內容貼合工作實際,真正培養學生的模具鉗工操作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可以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式:(1)從企業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到校擔任講師;(2)定期組織教學到企業學習,了解實際工作過程,了解模具鉗工必備技能有哪些;(3)高薪聘請更高水平的教師。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優化師資結構,滿足學生理論和實踐教學需求。
(三)設置困難點,充分挖掘學生潛能
在模具鉗工技能實訓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一體化教學方法,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銜接,以便學生加強對實訓內容的解讀,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在一體化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教學內容等設置困難點,引導學生思考與分析,自主探究并解決問題,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擅長使用啟發式和引導式的語言,不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究,并在找尋問題答案過程中掌握基本的學習能力。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掌握了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方法后,即使脫離了教師指導也可以很好地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職業學校模具鉗工技能培養與訓練是該專業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是學生能否成為用人單位需要的專業性應用人才的關鍵。所以為實現模具鉗工人才培養目標,必須高度重視技能與訓練教學。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參加訓練項目,克服艱苦的訓練過程,形成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還要注重理論教學,同時兼顧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賽爾江·葉爾蘇力坦.中等職業學校《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程一體化教學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5(12):125-126.
[2]邊力洪.深化鉗工技能教學改革提高實訓質量[J].職業,2012(11):88-89.
[3]陳慶毅.鉗工實習教學的探討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1(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