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靖江 214500)
[摘 要] 中職院校是我國培養技術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但由于學生方面的原因和教育方面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中職生經常會表現出學習問題。對這樣的問題當前階段還需要更加認真地考慮,并采取措施,減少學習心理障礙,促使學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主要對中職學困生學習心理障礙的表現、成因及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為中職院校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幫助。
[關 鍵 詞] 中職;學困生;心理障礙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012-01
心理障礙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心理信念,以及情感和行為偏差等。學習心理障礙是一種無形的障礙,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未來發展,因此一定要加以重視。下面將對中職學困生心理障礙的表現、成因以及對策進行詳細分析。
一、中職學困生學習心理障礙的表現
首先,學困生經常會表現出不自信的狀況,尤其是與一些考上了重點高中的學生相比,感覺自己不如別人,不愿意與他人溝通。還有一部分學生會因為自卑而表現出自大,不敢承認自己的失敗,也不敢面對,更是會為自己找借口逃避。其次,學困生主要會表現出厭學現象。學習興趣是通過成功來激發的,但中職學困生由于總是面對著一些失敗,因此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了偏見,從而導致厭學現象出現。最后,不少學生會表現出認知障礙問題。也就是在經歷了失敗以后,會出現“我不行”的錯誤認知,從而導致后期的學習中更加受到阻礙,難以提升。
二、中職學困生學習心理障礙的成因
(一)導致中職學困生學習出現學習心理障礙的主要因素來自于學生本身
他們基礎較差,對學習難以產生興趣,并且厭學情緒比較嚴重,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學習方面的打擊,從而導致產生逆反心理,主動回避學習。
(二)是來自于家方面的影響
當前階段的中職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長時間受家庭的保護和嬌生慣養,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出現了貪圖享樂的情況。同時,有些家長長時間忙于工作,對孩子有所疏忽,從而導致學生的心理發生變化,出現學習心理障礙。
三、中職學困生心理障礙的應對策略
(一)激發學習動力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積極性的關鍵所在,對此教師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動力的激發。學困生不善于進行自我評價和判斷,十分容易放棄,并且容易降低自己的學習目標。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意志力進行適當的鍛煉,讓學生能在學習中富有積極性,敢于思考。同時要幫助學生樹立長久的學習目標,實現高目標與具體行動之間的結合。
(二)優化社會環境的影響
當前的社會環境中,許多因素都影響著學生。社會為中職生傳遞的信息種類繁多,并且包含許多消極因素,這些都影響中職學困生的學業。相關教育部分需要提倡精神文明建設,并且有效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落實理想教育,讓學生能夠識別各種不良的信息。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改善學習的環境對學困生的心理障礙轉換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能減少學生的排斥心理和畏懼心理。對此,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明確合作關系。課堂中學生一直都是主體,教師要想讓學困生能有所發展和提升,那么在教學中還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進一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設計,從而促使教學適合學生,也能讓學生在整體上得到提升。
(四)幫助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心理學認為,自我效能感能夠起到促進人類進步的作用。也就是當人們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的時候,就能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促使自己得到更好的提升。成功的體驗是積極情緒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獲得成功也是每個人所向往的。在中職的學困生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學生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更低層次的教學方法,或者多給學生一些表揚,強化他們的自信心。學習上則要對學困生寬松一些,讓他們獲得成功體驗,并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從而減少對學習的恐懼心理,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中職學困生的學習心理障礙主要來自于家庭、學校和個人等多個方面。要想讓他們的心理障礙得到突破,教師還需要對此加以重視,積極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條件,創設好的環境,促使他們體驗成功,感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好地投入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鳳華.應對學習心理障礙之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4):140-150.
[2]董淑珍.職校生學習心理問題及對策[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2012(12):174-185.
[3]張艷,高祥勝.中職生學習心理障礙分析與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11(5):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