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輕工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摘 要] 通過探索本科生的導學員能力素質勝任條件,構建符合導學員的勝任力素質模型的KSA人才培育體系,為高校朋輩教育工作方法的創新提供參考。
[關 鍵 詞] 朋輩教育;導學員;KSA培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013-0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而“朋輩教育”是大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朋輩教育基于學生伙伴之間的建設性、積極的人際關系,通過平等溝通、傾聽心靈的教育過程,實現互相促進,共同成長的教育目的。已有文獻表明,朋輩教育在心理輔助、互助等方面發揮著有效作用。
一、KSA培訓體系構建的意義
KSA又稱能力素質模型,是一種人力資源管理學中常用的分析工具,勝任力模型研究集中于醫護人員、律師等特定崗位,對高校朋輩教育涉及甚少。導學員作為高校朋輩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勝任力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整體素質的高低。因此,基于導學員勝任力模型進行KSA培育體系的構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廣闊的應用
前景。
二、研究路徑設計
為了進一步探究導學員的素質能力,我們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法(BEI)進行下一步探究。項目組編制了《導學員BEI談話流程》《導學員BEI談話記錄》,并經過受訪人授權同意后,進行了同步錄音。在訪談過程中,項目組對9名優秀導學員和22名普通導學員進行了40分鐘的半結構化訪談,在導學員勝任特質編碼環節,項目組對訪談結果與理論文獻進行比對和分析,將談話記錄進行編碼和提煉勝任力因子后,篩選出符合優秀導學員勝任力的共性素質13項。下一步邀請8位擁有豐富思政工作經驗的專家對以上13項素質進行審核評定,增加出導學員的兩項勝任力素質:校園突發事件的預判能力、專業學習的熱情與靈活運用專業投身實踐的能力。
三、導學員KSA培育體系的構建
第一,導學員KSA培育體系的構建分為知識層面(Knowledge)、技能層面(Skill)、態度層面(Attitude)。在培育導學員的專業能力體系設計上,可以用“理論”“實踐”和“認同”三個關鍵詞作為培育體系構建的切入點。無論是理論學習還是實踐鍛煉,究其根本應該是對專業知識的熱愛并深深影響和帶動受助學生。
第二,管理能力是導學員KSA培育體系中易被忽視的勝任資質,建議開設有效溝通、時間管理、情商管理、安全急救等一系列提升學生工作管理能力的講座培訓。
第三,學生意識的培育環節設計,建議將“學生意識”的根本動機作為考核的關鍵指標之一。因為只有具備樂于助人、以生為本、價值實現的需要和動機的導學員,才能真正服務學生、幫助學生。
導學員隊伍素質直接影響了學生個體的價值觀與行為習慣的養成,導學員的勝任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朋輩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以導學員勝任力模型為指導,基于班級的具體環境和思想政治工作持續創新的要求,不斷建立健全導學員能力素質培育體系,將對朋輩教育、班干部選拔、骨干推優、入黨積極分子選拔等均有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春暉,任維聰.大學生朋輩教育體系創建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2).
[2]Davison.E.D. Management Competencies [J]. Research Star-ters Business,2008(6).
[3]楊虹,楊懷珍.基于勝任力模型的培訓體系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