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慶市公共交通技工學校,重慶 400000;2.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 400000)
[摘 要] 中職學校的教育理念強調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但從目前我國大多數的中職學校來看,中職學校的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普遍偏低。因此,中職教師在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應加強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探究中職語文教學以就業為導向的必要性,分析了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的
方法。
[關 鍵 詞] 中職教育;就業導向;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049-01
中職語文是中職教育教學中的基礎課程。當前,中職語文教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教育目標不明確,對普通高中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機械的模仿。中職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就業能力,就需要以就業為導向進行中職語文教學。
一、以就業為導向進行中職語文教學的必要性
(一)以就業為導向是中職語文教學目標的要求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過:“有效的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什么。”中職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以就業作為辦學導向,培養一線從業人員各方面的素質”,教學的根本目標就是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其具備從業使用的語文能力。這就意味著中職語文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規律上與普通高中并不相同,社會對一線從業人員的要求及中職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能力決定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上更要突出中職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專業方向,從實用性出發,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實現語文教學對專業技術學習的輔助性功能。
(二)以就業為導向是市場對中職學生的要求
中職學生在完成中職學習之后就要踏上工作崗位,直接就業,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就業能力,能滿足用人單位對從業人員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據調查結果表明:用人單位不單單重視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同時還重視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觀察注意能力是中職語文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
二、如何進行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
(一)正確設置教學目標,讓教學貼近學生、貼近專業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基礎知識不牢固,文化水平不高,在他們的思想觀念里,重專業技能訓練而輕文化課學習,這樣的想法使學生無法有效地吸收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時要盡量做到貼近專業教學,留意學生的專業情感和學習態度,精心設計課堂所講內容,最大限度地與專業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滿足日常工作和崗位的要求,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和實際水平實施教學目標分層、教學內容分層、教學要求分層,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有效地學習語文知識。
例如,在口頭表達方面,中職語文課應該相應降低讀寫難度,突出實用性,向綜合能力滲透,讓學生學有所用。在進行口語訓練時,應有意識地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篩選訓練材料,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同時提高語文能力和職業能力。如在軌道運營專業可以設計這樣的訓練題目:“一位乘客在過安檢的時候非要帶危險品進站,你怎么勸說乘客?”
(二)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取決于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程度。在教學中應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自我學習能力。通過開展辦手抄報,舉辦朗誦、演講、辯論賽、作文競賽等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增強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三)有效寫作,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
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語文方面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應用文寫作能力。中職生在就業之后,必須面對文件收發、商務談判等事務,中職生應掌握常用應用文的寫法,以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應用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列舉相關的實例,使學生了解應用文的實用性,使其懂得應用文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在講求職信時,可以在課前這樣引導學生:“我們每個學生畢業后都想到一個好的單位去工作,但是如何才能讓別人接受你呢?一篇好的求職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塊很好的敲門磚。”讓學生認識到求職信是求職者走向社會的第一張“名片”,是求職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架設的一條橋梁和紐帶。
要注意的一點是,應用文種類較多,課時有限,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講解應該有針對性,比如,對駕駛、汽修等專業的學生,要求他們著重掌握計劃、總結、求職信等應用文體。對文秘專業的學生,要學習各類文種的寫作。對不同專業適當調整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到所學內容與自己選擇的專業結合緊密,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基礎,學起來就會有興趣。這樣,學生在參加實習或工作后,需要寫作這些應用文體時,便能得心應手,應對自如。
(四)發揮教師的引導者作用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言傳,而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語文教學則更加強調身教。在中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與方法,同時還要在教學中運用示范知識和方法。教師必須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在活動中給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在進行口語面試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讓自己成為考官,來對學生進行面試,同時也要作為一個應聘者為學生做出示范。教師不能夠只進行普通教學,還可以以自身作為例子來引導和啟發學生,找到學生在運用語文知識和方法上的問題,并為其解決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應用語文的能力。
語文教學應以能力為本,注重訓練,從學生的特點與社會的需求出發,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和目標,把語文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緊密相連,把素質教育和語文能力的培養切切實實地落實到語文教學實踐中,使他們適應市場人才競爭的需求,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霞.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就業指導教育[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09(6).
[2]王強.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