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體育運動學校,甘肅 張掖 734000)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開設是培養初中生思想品德素養的重要途徑。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完善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說,育人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的第一要務。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素質養成教育入手,結合受教學生成長的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卓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確保能在學生人格健全、品質培養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關 鍵 詞] 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現狀;方法;內容;評價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065-01
在傳統的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思想品德教育課都是采用的“灌輸式”的被動教學方式,就像學生抱怨的:老師課上念“經”,學生課下背“經”。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一個枯燥、無味、抽象的表面狀態上,認為只要把教師講的“重點”記住了,考試就沒有大問題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想而知,又何談思想品德素養的全面提高呢?
在當前的社會里,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然而精神世界卻沒有跟上物質生活的步伐。大人為生活忙碌、打拼,顧不上對孩子的管理,再加上現在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長經常會用物質來補償對孩子的虧欠。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學生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懶惰、以自我為中心、暴躁、虛榮……那么,如何通過思想品德課的教育轉變這些成長中存在問題的初中生呢?
一、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充斥在課堂教學中,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深受歡迎;傳統“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教學方法此時便略顯陳舊,然而在教學中,有些內容的講授,還非“灌輸”不可。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認真思考,處理好新、舊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不能簡單、武斷地認為非此即彼,也不能片面地否定傳統教學方式的價值,而應該是什么樣的方法適合,什么樣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才能讓思想品德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新課改中“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是好方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教師應有勇氣面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現實問題,有能力了解學生,有智謀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并針對具體的情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細致地對學生進行富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因此,筆者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會注意將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這樣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將生活中的某一現象提煉一個話題,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就這個話題展開交流、辯論、探討,這樣做不僅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而且還能讓學生受到教育。
二、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的思考
就目前的思想品德教材內容來看,主要包含了三大板塊,心理品質教育、法律法規教育和國情教育,教材內容的安排相對來說是符合青少年的身心成長規律的。在實際的教學中,如果我們只是單純地教教材,課堂教學難免會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不一定適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我認為在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增加一些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這樣,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當前社會發展迅速,人們在“追名逐利”的路上,淡化了傳統文化,這就需要我們在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補充一些傳統文化,這樣,不僅有助于增強課堂的豐富性,而且也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如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相關知識的教育教學時,就可以適當引入這方面的歷史事件或者現實生活現象,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教育,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見聞,激發學生興趣,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對學生進行法律板塊的教學時,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講解一些法律的條款,學生感覺離自己比較遠,學習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明白知法、懂法、用法、護法的重要現實意義。開放性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對學生將來的成長和發展會有積極的作用。
三、對初中思想品德課評價手段的探索
傳統教學中“分數”是評價學生的重要憑據,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死記硬背”出“好分數”。然而,“分數高”和“思想品德高”中間能畫等號嗎?當然不能。因此,學校應該改革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評價方法,淡化成績評價,注重科學特點,注重實效,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學生日常的行為表現列入評價的范圍,有效加強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馬福燕.新時期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方法之我見[J].神州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