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浙江 寧波 315100)
[摘 要] 在中職國際商務單證課的教學過程中,教材內容枯燥,訓練單一。“教師講、學生練”的模式與實際外貿行業中單證員所需要的上機操作能力脫節。通過上機訓練,給學生創造一個真實的職場環境,他們不僅學到了知識,同時能感受職場的氛圍,體現現代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 的價值取向。
[關 鍵 詞] 單證教學;實訓室;上機訓練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080-01
外貿單證基礎是中職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單證并不是一門理論課,而是一門技能訓練課,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中職院校中單證課的授課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授課時間為三學期,現已作為技能高考科目。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第一學期的授課形式主要為教師講,學生在相關紙質單據上練習為主。第二學期以學生自主根據信用證完成各類紙質單據為主,第三學期主要針對高考進行強化訓練。但眾所周知,在外貿實操中,單證制作都是通過計算機進行的,單證員需具備制作各類單據及快速準確打字的能力,兩者缺一不可,這些要求對我們傳統的單證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單證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陳舊,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
許多中職院校在單證課程中仍然沿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教師很少讓學生通過具體商務情景進行操練,難以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效果。例如,學生在學會了報關單的制作后,卻還不能理解“報關”的含義,也不知道報關的具體流程,甚至不知道報關在哪個部門進行。雖然教師可能已經反復講述了很多遍,但由于學生沒有親歷過,因此印象不深或根本毫無印象可言。
(二)教師缺乏實踐鍛煉,教授的知識限于“紙上談兵”
在許多中職院校中,很多教師都是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從事教學工作,即“校—?!蹦J剑處煴旧韺ν赓Q活動的體驗不深,沒有相關的實戰經驗。講授的知識僅僅局限于書本,沒能與外貿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夠生動形象,往往不能引起學生的
興趣。
(三)實訓場地有限,實訓軟件開發滯后
中職學校不同于高校,不是非常注重專業課的實訓室建設。許多學校沒有好的實訓場地,或者實訓場地缺失導致單證課程的教學只能在教室內進行。一個好的實訓場地搭配一個好的實訓軟件,才能呈現出一堂精彩的單證課程。
二、對單證課堂教學的改進
(一)建設實訓室,提供良好的軟硬件設施
實訓室建設并投入使用,是邁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第一步。實訓室是一個全仿真的外貿環境,能夠讓人身臨其境,有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校只需規劃一塊不大的空地,設計仿真場所,如報關行、海關、銀行等場所,配備計算機,同時引進適合教學的實訓軟件,通過這種方式對理論教學進行補充和鞏固。
(二)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一味講授的模式,通過創設職場情境,布置任務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角色扮演或小組合作學習等多樣的學習方式來達到教學目的,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要完成交單議付的環節。將學生分組,以2人為一個小組。角色分配如下:一個學生扮演單證員,主要任務是完成各種結匯單據的繕制;一個學生扮演議付行工作人員,主要審核各類單據,每一輪活動結束后,這兩名學生互換角色。當然,這些單據的繕制都是通過電腦來完成的。通過這樣的小活動,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樹立了一種職業意識,知道對待單證工作需要謹慎仔細,才不至于在交單議付時遭受損失。
(三)建立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重視考證
持證上崗是國際商務從業者的必經之路,而“國際商務單證員證書”更是從業者的必備證書。目前我們主要通過書面卷子來考核學生的掌握情況。但是,學生通過了校內考核后卻還是沒有獲得取得單證員工作的上崗證,與實際工作存在一定的脫節。因此,我們要重視單證的考證環節。
(四)教師利用假期去企業實踐,不能與實際脫節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自身必須要有良好的知識功底。教師要努力去改變教師理論知識豐富卻很少有實戰經驗的現狀。利用假期時間,深入外貿公司或貨代公司去體驗他們的實際的操作流程。這樣做既可以填補自身實踐方面能力的空白,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不至于與快速變化的外貿行業脫軌,同時可以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都用到日后的課堂教學中去。
有效的單證課堂教學通過改變教學環境,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以為企業提供真正有用的專業型人才為目標,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展示了現代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的價值取向,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培養出更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黃雅青.“模擬公司”教學模式在《外貿函電》課程中的應用[J].福建職業與成人教育,2006(1).
[2]程少偉.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之項目教學法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