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浙江 鄞州 315100)
[摘 要] 中職教育注重職業教育,計算機基礎的教學也應該結合學生的職業需求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和整合。在此對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缺乏的職業教育和幾點改進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 鍵 詞] 中職職業教育;計算機基礎教學;局限;側重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083-01
職高教育具有職業性、實用性、技能性的特點,如何結合職高的特色與學科的特色開展教學是值得我們教師探索的。特別是面對如何操作的問題,有時學生學習后仍不知所措,教師要教會學生利用各種手段找到解決辦法,在教學時將動手操作與思維創新結合起來。
一、計算機基礎目前的教育現狀
(一)中職學生學習特性
中職學生多數因為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不好,導致在中考時候考試失利。然而他們動手能力比較強,很多學生喜歡游戲,可能對計算機操作會比較了解。但是沒有設計好計算機理論知識或者基礎知識,多數學生感到枯燥甚至比較厭倦。
(二)中職計算機課程特點
目前,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參考教材中的例題來展開,沒有考慮學生的職業目標,所有的學生都是用統一的例子。沒有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就沒有側重點。例如財會專業的學生的側重點應該是在Excel中,數控等專業的應偏向電腦的軟件學習和硬件的連接,Office中應偏向Word和PPT。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要通過會考,會考的統一聯考就給教師一個統一教學的指導,很難在會考的方針下,放開手腳來計劃學生的知識側重點來迎合學生的職業需要。而且通過會考后就不再開設計算機基礎的課程,這也是學生在職場中遇到了需要計算機基礎知識時無法找到學習的記憶的原因。
二、大膽整合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
在中職教育中,應以學生的職業需求為指導思想,在參照計算機教學大綱、符合當今社會人才培養的需求、專業的定位基礎之上,應該按照學生特點、授課教師應對教學大綱進行合理的編排、整理。特別在以素質培養、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三結合”的課程結構模式下,采用各個專業各個案例的中職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按照此種模式進行人才培養,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這樣也更符合現代化教育的特點和意義。當前,對計算機課程學生掌握程度可能會采取更多的考試手段進行驗證。如會考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一年級可以讓學生全面基礎的學習,但是在一年級會考結束后,二年級需要再次開設計算機基礎課,一方面可以重溫知識,讓學生加強熟悉度,另一方面可以針對專業特性進行側重教學。以我們學校的主要專業為例。如數控技術應用側重點是操作系統、基礎軟件、硬件、Word,操作的例子為Word中數控圖紙,表格的排版;又如電子專業側重點是硬件、操作系統、Word、Excel,操作例子為Word中電子線路圖,Excel中電子部件的采購。
三、教學資源的共享
根據計算機專業發展迅猛的特點,畢業甚至就業的學生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學校歡迎他們“回爐”——回學校進行新技能的短期培訓學習,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技能。這點引起大多數畢業生的共鳴,每一屆畢業生中都有學生會通過各種通訊渠道來聯系我,幫助他們解決碰到的問題。
在學校方面,我覺得應該建設一個資源庫,現在教師都有一個資源庫用以共享。應該給已經畢業的學生提供一個完善、精細的資源庫。這個資源庫上可以提供我們課堂上的操作助手視頻、知識點、教學課件等,可以將更新的知識點進行標注,給已經畢業的學生一個堅強的后盾,讓他們在職場上遇到計算機困難時可以尋找到一條捷徑。也可以在資源庫上放置一塊咨詢模塊,不管是已經畢業的學生,還是在校的學生,都可以在咨詢版塊上來提問,教師進行解答。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也在迅猛地發展,作為一線教師,不應該局限在當今技能的掌握中,應與時俱進,不斷跟隨現代技能的發展,多學習、多鉆研、多改變教學方法,結合教材設計更多的新穎的方法,努力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做到教學相結合。以上就是我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幾點認識和建議,經過不斷的探索,應適應學生的學情、整合教學資源。同時,教師應全面把握整個教學大綱的精髓,歸納每個章節的重點、難點內容,切實在教學設計中應符合生活中的情景教學,利用翻轉課堂,更好地讓學生掌握技能。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中職生的職業技能,我們教師要不斷地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每一個細節都是一個挑戰,我相信在不斷的進步中,我們的課堂會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成玉.中職學校計算機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消費電子,2014(10).
[2]張愛麗.淺談中職計算機教學策略[J].職業技術,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