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摘 要] 目前學術界對大型汽車駕駛員納入全日制教育培養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總結,以期為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培養的工作開展和理論探討提供參考。
[關 鍵 詞] 大型客車駕駛員;職業教育;全日制;述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52-02
一、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培養內涵解讀
現階段國內學者對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培養予以了充分關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汽車駕駛員向職業教育回歸的重要性。目前學者們對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培養內涵解讀集中在:第一,招生對象上,“須年滿18周歲,具有高中(含中等職業學校)及以上文化程度,身體條件申領大型客車駕駛證的要求,并通過駕駛適宜性測試。”第二,教育內容上,突出駕駛人職業道德教育,安全責任意識培養,強化大型客貨車駕駛實踐技能訓練。第一學年進行專業基礎課教學時,應注重道路交通法規、安全文明、節能駕駛等方面的知識教學和素質培養。第二學年進行大型客貨車駕駛理論和場地駕駛教學,進行道路駕駛技能教學和相關考試。第三學年進入道路運輸企業跟車實習一年。第三,培養模式上,鼓勵校企合作,推行訂單培養模式,道路運輸企業可根據需求與職業院校聯合招生、聯合培養,學生畢業后可直接進入定向企業工作。
二、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培養的可能性
全日制,顧名思義是按照國家法定工作、學習時間進行全天候學習的一種方式。針對為什么會采取大型汽車駕駛員的全日制培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闡述。
第一,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早在2012年7月,國務院頒布發行的《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國發〔2012〕30號,就明確指出:“將大客車駕駛人培養納入國家職業教育體系,努力解決高素質客運駕駛人短缺問題。”2014年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等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開展大客車駕駛人職業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廳運字〔2014〕100號),文件從七個方面介紹了試點工作的相關要求。一是充分認識開展大客車駕駛人職業教育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二是加強審驗,嚴把招生院校資質關和生源質量關;三是精心組織,合理制訂培養方案;四是加強管理,規范考試程序;五是協同合作,強化實習期間管理;六是合理確定招生規模,確保學生就業;七是加強督導,定期總結匯報工作進程。2017年1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聯合出臺了《關于開展大型客貨車駕駛人職業教育的通知》,
文件把大型客車與大型貨車都列入了職業教育的范疇。這一文件的出臺,奠定了下一步進行全面試點大型汽車駕駛員職業教育的走向。
第二,全日制培養的重要意義。一是目前按照公安部《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規定,往往要到30周歲以上才能拿到A1證。而在實行全日制試點的云南,“專業學制為3年,培養目標為汽車駕駛高級工。第一年考取小型車駕照,第二年考取大客駕照,第三年駕駛實習,學費為3年2.6萬元。每人每年獲省財政補貼2000元。在社會考取A1駕照需4萬元。”因此,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培養則是不受上述規定的限制,能提前取得大型汽車駕駛員駕駛證,為學員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二是為了應對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現狀的需要。隨著我國道路交通事業的飛速發展,交通事故猛增已成為公共安全所面臨的嚴重問題。有學者認為,大型汽車駕駛員培訓回歸職業教育,有利于駕駛人守法文明駕駛意識培養,有利于道路運輸生產安全。
第三,試點省份與院校的經驗。截至目前,有三省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對建立大客車駕駛員職業教育培養體系進行了有益探索,為創新大客車駕駛員培養模式積累了經驗,為在全國范圍開展大型客貨車駕駛員職業教育奠定了基礎。一是進行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如,云南省首個設立大客車駕駛員專業的云南交通技師學院與云南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金孔雀交通運輸集團、昭通交通運輸集團等6家企業正式簽訂大客車駕駛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協議。江蘇省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學生、學校、企業和行業多方因素,最終也選擇了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二是招生對象由此前規定的26周歲改為18周歲即可報考。學生在18周歲時開始參加為期三年的院校全日制學習,畢業時可獲得學歷證書、機動車駕駛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道路客貨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四種證件,在21周歲左右具備了從事道路客貨運輸活動所要求的資格。
三、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培養路徑探討
對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教育培養路徑的探討,目前主要集中在試點院校的經驗介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路徑。一是科學合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系統的大型客貨車駕駛專業課程體系,學制不少于三年。第一學年進行專業基礎課教學和小型汽車駕駛證培訓。第二學年進行大型客貨車駕駛理論和場地駕駛教學,學員年滿20周歲后按規定報名受理。第三學年進入經營管理規范的道路運輸企業跟車實習一年。二是按照相關專業培養目標組織實施教學,在保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的基礎上,組織編寫或選用優質教材,采取針對性的教育實踐,突出駕駛員職業道德教育和安全責任意識培養,強化大型客貨車駕駛實踐的技能訓練。三是培養期間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按計劃、分階段科學嚴密組織教學,嚴格教學過程管理,確保人才教育培養質量。理論教育階段:高職院校為主的培訓模式;實踐操作階段:駕駛學校為主的培訓模式;駕駛實習階段:客運企業跟車駕駛培訓模式。
第二,基礎保障。一是試點院校資格規定。“應具備經公安和交通部門審驗合格的大客車實際操作培訓場地、設備和人員,確保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大客車駕駛技能。”二是招生院校與實習道路運輸企業要嚴格執行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健全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制度,完善學生實習安全管理和勞動保護制度,保障學生實習期間的安全。三是探索多方辦學,確保經費投入。有學者認為,應積極探索管理部門、行業、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鼓勵校企合作。道路運輸企業根據需求,與職業院校聯合招生、聯合培養,推行訂單培養模式,學生培訓考試合格畢業后能直接進入定向企業工作。四是作為行政主管部門切實履責。有學者認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交通部門,應出臺配套的考核把關程序、教育監管方法、責任倒查機制,切實履行資格準入主管部門的權責。”
第三,政策路徑。學術界主要探討了營造有利于大型客貨車駕駛員職業教育的政策環境,形成多渠道經費投入機制,減輕學生負擔。有學者認為,省級交通運輸部門在符合資金管理政策的前提下,安排適當資金,支持大型客貨車駕駛員職業教育工作。有學者認為,要鼓勵企業通過捐資助學、設立獎學金等方式,支持大型客貨車駕駛員培養,鼓勵道路客運企業參與試點辦學、管理和評價,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等資源,允許道路客運企業優秀人員參與試點教學。也有學者認為,要加大協調力度,切實解決路面實習、證照考試等環節存在的實際問題。
四、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綜上所述,目前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教育還處于試點向全國推廣的階段,國內雖有學者已經關注到這一職業教育研究的新動向,但是研究基礎還十分薄弱,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教育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逐步完善。第一,目前研究存在局限。研究現狀上有熱度缺乏深度,具有理論深度的學術性文章不多,僅以總結試點地區和院校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經驗為主。也有學者著重研究新政策解讀以及實施后的意義。第二,研究展望。首先,研究內容上需要拓展。比如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培養體系的構建研究、大型汽車駕駛員培訓校企合作可能性、大型汽車駕駛員培訓校企合作模式、大型汽車駕駛員培訓校企合作機制、大型汽車駕駛員培訓校企合作實踐研究,這些內容還無學者涉足。其次,研究方法上需要加強多視角綜合研究,目前僅以政策解讀為主,對大型汽車駕駛員全日制培養整體把握尚顯薄弱。
參考文獻:
[1]李德榮.建立營運車輛職業駕駛員培訓體系是行業轉型發展之必須[J].吉林交通科技,2014(4):32-33.
[2]祁瑞強.淺談教學中安全駕駛意識的培養[J].民營科技,2011(11).
[3]張明.汽車駕駛員培訓中安全意識的培養[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6).
[4]熊力維,王榮.關于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6(19).
[5]周向陽.大客車駕駛人職業教育試點深入推進[EB/OL].中國交通新聞網,[2015-07-29].
[6]開創道路運輸人才培養新路徑:運輸服務司王水平解讀《關于開展大型客貨車駕駛人職業教育的通知》[EB/OL].中國交通新聞網,[2017-02-10].
[7]劉俊利.大型汽車駕校如何實現職業化培訓[EB/OL].經典網,[2016-11-01].
[8]劉文超,周志強.大型客車駕駛人職業化教育改革研究[A].第十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優秀論文集[C],2015: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