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自International Poultry Production, Vol. 24 (2016), №8:13
韓浩月 校 邵建忠 審 韓浩月 制表
帝斯曼公司和新西蘭梅西大學的最新研究證實了先前關于在日糧中添加蛋白酶可降低飼料中粗蛋白和可消化氨基酸水平的報告是正確的。研究同時還發現,蛋白酶和抗壞血酸(維生素C)可能可以通過增強腸道抗拉強度、促進上皮細胞形態發育和增加內源性蛋白流來影響肉雞腸道健康。
中圖分類號:S816.79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4-0013-02
蛋白酶是一種單一組分的酶,和全球飼用酶制劑市場上諸多酶制劑如木聚糖酶和植酸酶相比,是一種相對較新的飼用酶制劑。
外源蛋白酶在家禽營養上的應用,很大程度上受到為了替代昂貴的飼用蛋白質原料如豆粕以降低飼料成本的驅動。
然而,“外源蛋白”效應,例如改善腸道健康和墊料質量,也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部分。
最近有關單一組分蛋白酶對肉雞回腸氨基酸表觀消化率影響的薈萃分析顯示,與一系列對照組日糧和由單一飼料原料組成的日糧相比,日糧中添加單一組份蛋白酶的肉雞回腸氨基酸表觀消化率大約平均提高4%。
1 維生素C的作用
維生素C缺乏會導致膠原組織形成時其結構完整性較差,這會對骨骼、腸道和皮膚的結構造成不良影響。
同時,家禽有重新合成抗壞血酸的能力,但自身合成量很有可能無法滿足當代肉雞維持快速生長對膠原蛋白所需要的量,尤其在受到外界應激因素(如高溫)影響時。
重要的是,Gous和Morris(2005)研究表明,現代肉雞的熱中性區隨增重速度的提高而下降,同時熱應激的亞臨床癥狀在很多地區可能很常見。
在熱應激期間,由于血液向身體外周組織的流動,胃腸道的滲透性會大幅度提高,緊密連接完整性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這項新研究考察了添加外源蛋白酶和維生素C對肉雞生產性能、養分消化率和腸道生理與形態的影響,同時還考察了二者的互作對上述指標的影響。添加蛋白酶并不會影響增重,但可在35 d中使肉雞采食量累計減少超過100 g,結果與不添加蛋白酶的對照組肉雞相比,添加蛋白酶的試驗組肉雞料肉比降低了5個百分點(表1)。
2 增強蛋白酶功效
外源蛋白酶對增重的促進作用會因抗壞血酸的存在而增強,結果存在可導致產生較強的蛋白酶-抗壞血酸協同作用的趨勢。與未添加的對照組相比,日糧添加蛋白酶和抗壞血酸還會增加肉雞腸道的抗拉強度(表2)。
目前的研究證實,日糧添加蛋白酶可增加肉雞腸道的抗拉強度、絨毛高度和隱窩深度,降低腸道上皮層厚度和杯狀細胞數量。這些形態學上的改變說明,蛋白酶具有增加腸道完整性和彈性的有益效應,進而可延伸至提高氨基酸的修復功能。外源蛋白酶對回腸氮和氨基酸消化率的影響見表3。
然而,日糧中不添加蛋白酶僅單獨添加抗壞血酸,也能增加腸道的抗拉強度(P=0.06),這表明抗壞血酸和蛋白酶都具有有益的加性效應??梢灶A見,當抗壞血酸集中參與膠原蛋白的生物合成時,日糧中添加的抗壞血酸可提高脯氨酸和賴氨酸的羥基化作用,進而增強膠原組織結構的完整性??箟难崮茉黾尤怆u腸道食糜中羥脯氨酸的濃度。這個論點似乎很合理,也為抗壞血酸能夠提高腸道健康提供了新的作用機制。
最后還發現,抗壞血酸能夠通過非酶切性分解植物細胞壁多糖來促進消化,這會降低肉雞回腸食糜的黏度。單獨添加抗壞血酸對氨基酸消化率無影響,但是當抗壞血酸和蛋白酶同時添加時,能使氨基酸的消化率由單獨添加蛋白酶時的4.19%提升至5.11%。
3 結論
日糧中添加抗壞血酸可通過將賴氨酸和脯氨酸轉化為它們的羥基化態形式,來促進當代肉雞膠原蛋白的生物合成,這有利于禁止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蛋白酶和抗壞血酸的結合使用能促進肉雞腸道宏觀結構的發育,這也暗示了蛋白酶和抗壞血酸對肉雞骨骼發育和皮膚完整性的作用。□□
原題名:Effects of dietary exogenous protease and ascorbic acid in broilers(英文)
原作者:Fabian Brockotter(DSM營養產品品類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