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自World Poultry,Vol.32(2016),№9:21~22
王晶晶 校 靳文廣 制圖表
種蛋翻蛋的四個重要方面已被認為是最終成功孵出雛雞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貯存期間的翻蛋、孵化關鍵時期的翻蛋、孵化期間的翻蛋頻率和孵化期間的翻蛋角度。本文將重點討論孵化期間翻蛋的關鍵階段。
中圖分類號:S81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4-0015-02
越來越明確的是,肉雞種蛋翻蛋的最關鍵時期是孵化期的第一周。正如圖1的數據所示,在孵化期的較早期中斷翻蛋,不僅會影響種蛋在該較早期的死胚數量,而且也會影響隨后階段的孵化性能。
1 高質量的種蛋對翻蛋的敏感性低
此外,孵化初期缺少翻蛋,對大齡種雞來說似乎會比小齡種雞產生更差的結果(圖2)。這可能歸因于與種雞年齡有關的蛋清質量的差異。研究表明,高品質種蛋(小齡種雞所產種蛋)對翻蛋減少所受的影響比低品質種蛋(如大齡種雞所產種蛋)小。將孵化前8 d分成以2 d為增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圖3)。在E0~E2期間不翻蛋,受精蛋的孵化率下降最大。研究還發現——存在不同的影響,例如在E0~E2期間不翻蛋主要增加孵化初期的死胚數量,而E3~E8不翻蛋主要增加孵化后期的死胚數量,即使兩組的受精蛋孵化率相似(圖3)。
2 E15之后不需要翻蛋
盡管在孵化E0~E8的不同時期不翻蛋導致受精蛋的孵化率顯著下降,但在孵化E15之后翻蛋并非絕對必要。另外,相比小齡種雞所產種蛋,在E14~E15中斷翻蛋可能會對大齡種雞所產種蛋的孵化率產生有益的影響(表1),因為孵化機較高的氣流可以減少蛋溫的變化。實際上,我們發現第2周之后中斷翻蛋與孵化機容量(孵化機大小)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
在大容量孵化機中,孵化E15~E18期間不翻蛋,大齡種雞所產種蛋的孵化率增加,而在小容量孵化機中沒有增加(表2),這可能反映了某些大容量箱體式孵化器的氣流問題。
原題名:Critical periods during incubation(英文)
原作者:Okan Elibol和John Br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