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自http://cn.aviagen.com/
陳建康 校 張配配 審 張 濤 制圖表
中圖分類號:S831.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4-0055-03
現代肉雞需要擁有最佳的采食量,以獲得最佳的生長速度。但是,飼料的形狀會對其獲得最佳的采食量以及隨后重要的盈利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飼料顆粒的質量受許多因素的決定,其中飼料配方、調質和粉碎被認為最關鍵。后二者通過提高飼料加工工藝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便可得到顯著的改善。利用粉碎工藝生產出均勻一致的谷物原料,連同合適的調質溫度、保溫時間、蒸汽質量和含水量,方能加工出最優質的顆粒飼料。
此外,調質器和制粒機的管理與維護又能提高顆粒質量的穩定性。
不僅在飼料廠而且還包括在養殖場,一個理想的質量調控體系均能確保飼料的顆粒質量達到所需的水平。
肉雞飼料需按特定的營養濃度進行配制,以便能使其發揮應有的生產性能。然而,肉雞的生長依賴于其攝入的營養。
因此,要獲得最佳且高效的生長,對飼料和雞的管理必須著眼于使肉雞能夠維持在一個理想的采食水平。
1 影響肉雞采食量的因素
影響肉雞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環境和管理被認為是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其次,飼料的形態對采食量也有重要的影響,顆粒質量差會產生更多的粉料,進而會降低肉雞的采食量。最近的研究表明,提高顆粒料中的粉料含比例,會導致肉雞體重明顯下降,飼料轉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io,FCR)則明顯升高(圖1)。
現今為止,大部分商品肉雞飼料已經實現顆粒化。然而,飼料顆粒的耐久性多變,這可能會產生高達50%的粉料。生產上顆粒料中出現高水平的粉料可能會使雞的增重和飼料轉化效率變得很差。為使肉雞的生產性能最大化,顆粒料中粉料的比例應盡可能地低。
為此,建立現代肉雞對顆粒料高水平粉料化的反應數據顯得非常重要。接下來的兩個試驗由Aviagen公司完成,它們測試了養殖場中顆粒料極端粉料化和常見粉料化對肉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第一個試驗在歐洲西北部的生產環境條件下進行,研究在31 d內用不同粉料化的顆粒料飼喂肉雞后其生長的變化情況。對照組采用由高質量顆粒料壓碎后的碎粒開食料加生長期的顆粒料。處理組1(含50%粉料)采用由50%的粉料與50%的壓碎料或顆粒料混合而成的飼料。粉料由對照組的壓碎料和顆粒料通過輥式粉碎機碾磨成粒徑小于0.5 mm的粉狀后制成的飼料。處理組2的飼料100%由粉料組成(圖2)。
結果表明:相比于對照組的肉雞,處理組1(含50%粉料)和處理組2(含100%的粉料)的肉雞體重分別下降7%和20%(表1)。
該試驗證實,較差的飼料形狀會顯著降低飼養在歐洲西北部生產環境條件下、以小麥為基礎日糧的肉雞的生產性能:飼料中粉狀料的含量越高,肉雞的生產性能越低,尤其在肉雞生長后期這一現象尤其明顯。
第二個試驗是在亞洲地區的生產環境條件(室溫顯著高于第一個試驗)下進行,肉雞以玉米為基礎日糧,研究顆粒飼料的不同粉化水平對35日齡肉雞生長的影響。飼料的處理方式與第一個試驗一致,即通過錘式粉碎機將顆粒飼料重新粉碎到粒徑小于0.5 mm的粉狀后再與顆粒飼料重新混合,制成含50%粉料或100%粉料的試驗日糧(圖3)。
試驗結果與第一個試驗相類似:飼料采用含50%粉料的處理組1(T1)和含100%粉料的處理組2(T2),肉雞的體重分別比對照組肉雞降低4.5%和19%,FCR則分別升高2.2%和6.1%(圖3)。
上述兩項試驗均表明,增加顆粒飼料中的粉料含量會對肉雞生長產生顯著的不利影響,體重下降多達20%,而飼料轉化率升高近7%。
2 改善顆粒質量所獲得的經濟收益
第二個試驗所獲得的數據可以用于計算出顆粒料中的不同粉料水平對肉雞經濟效應的影響(表2)。
結果表明,當將顆粒飼料中的粉料含量降至0時,每羽肉雞能夠增加體重412 g。依據每千克活雞0.71美元的價格計算,每羽雞額外獲得的增重可增加的收益超過0.29美元。因此,在沒有考慮顆粒質量對飼料轉化率貢獻的情況下,顆粒料中粉料的含量每減少10%,每羽活雞能夠潛在多增加0.03美元的收益。每年按1億羽肉雞的生產量來計算,這一改變意味著每年將增加300萬美元的收益。
此結果是基于試驗數據的計算,且假定粉料的加性效應為線性關系。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飼料得到改善,肉雞的生物學和經濟學性能均有顯著提升的空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