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創業熱潮的推動下,各類創業服務機構層出不窮,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小飯桌”在百花爭鳴的環境下仍能夠脫穎而出。短短兩年時間內,已經走過8個城市,開過53屆課堂,為1000多個創業公司進行過報道,成功為200多家早期創業公司拿到融資,深度服務過4萬多個中國的創業者。“小飯桌”能交出如此出色的“成績單”,作為CEO的李晶實在功不可沒。
李晶與傳統意義上的女強人不太一樣,很難想象她在商場廝殺的樣子。這種反差,讓人很想探索她的成長經歷與管理哲學。
走向“金字塔頂端”
2009年,從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畢業的李晶直接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正式走入財經行業。從政治轉到財經,在多數人看來是一個不理智的舉動,但對于李晶來說,這一轉變是興趣所在,也是“命中注定”。“我從小就對經濟很感興趣。尤其是我親身經歷父親從一名醫生到后來創立醫院的全過程,我職業生涯的選擇或多或少是受到了父親的影響。”
“在普華永道工作的經歷,讓我了解到‘專業性’的重要。這對我之后的職業生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經過在普華永道的專業培訓,李晶加入了有“中國高盛”之稱的華興資本,并在這里完成了職業生涯中最讓她驕傲的事件——幫助滴滴打車成功拿到C輪融資。
李晶接手“滴滴打車C輪融資案”時正值打車軟件市場競爭的膠著時期。滴滴打車也為此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來爭奪用戶,如:為提高司機師傅的響應機率,對司機師傅進行“補貼”,接收一單便能獲得10元話費;甚至有時遇到一些被司機師傅拒絕兩次的“活”,最高補貼可達到100元。再加上其它打車軟件也在積極參與競爭,持續性的“燒錢”行為讓滴滴打車幾乎沒贏利,拿到C輪融資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畢竟沒有投資人愿意去填補一個無底洞。”
那段時間,李晶陪同滴滴打車的創始人程維一起見了幾十位投資人:“我們在一個戰壕里共進退,每場會面后,我們都一起復盤,再一起制定之后的戰略計劃。過程中的每一次融資策略調整,對推進滴滴C輪融資的進程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最終,經過不懈努力,滴滴打車成功獲得了中信產業基金的投資。這段“共患難”的經歷,讓李晶和程維成為了鐵桿好友,也讓李晶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憶起幫助“滴滴打車”的融資經歷,對李晶影響最大的并非是最終“名利雙收”的結果,而是在過程中程維對她說過的一段話。“當時程維說自己創業時一度非常艱難,很長一段時間融不到資,也曾想過去股權眾籌平臺拿筆錢渡過難關。他告訴我,早期創業者是最需要幫助的人群,他們在創業途中非常無助,即使是一點點幫助都有可能改變命運。”
經歷過“滴滴打車C輪融資案”的李晶,憑著專業性和責任心成功地站上了“金字塔頂端”。
成為“擺渡人”

“‘小飯桌’算是險峰華興內部孵化出來的。”2009年,險峰華興的管理合伙人李黎組織了一個電商高管的“非正式”聚會,“大家一起吃飯、聊天、探討電商發展的趨勢。”因為當時參與聚會的公司無論規模大小都采用AA制,平等付費,再加上中國人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在飯桌上談成的,于是就起了一個很親切的名字叫“小飯桌”。直到2014年,在“非正式聚會”成立五周年時推出了“小飯桌創業課堂”,隨后“小飯桌”正式成立。
2015年,李黎邀請李晶加入“小飯桌”,成為聯合創始人兼CEO。投身成為創業公司CEO,李晶幾乎沒有猶疑,既然認可“小飯桌”的理念與事業,便沒有過多考慮,很果敢地從“金字塔頂端”走下來,正式成為輔佐創業者的“擺渡人”。
與許多其它的創業平臺不同,“小飯桌”走的是社群路線,為創業者開設的創業課堂都是免費的,主要的創業課程分為三個部分:法律、財稅等創業相關的實用技能課;明星創業者的經驗心得分享;獨家研發的互聯網實戰沙盤。李晶說:“互聯網實戰沙盤很受創業者們歡迎。我們會把創業者分成六組,十個人一組扮演不同的角色,組成一家公司。最后大家比賽哪個公司業績最好,估值最高。這與只談借貸、存貨的傳統沙盤不同,我們還把很多互聯網融資、招人的理念匯集進去,形成了更適用于互聯網公司的新型沙盤。”
華興資本的創始人包凡稱“小飯桌”是“中國創業的YC(硅谷創業公司孵化器)+ 創業者的Linkedin”,因為創業者不僅能在“小飯桌創業課堂”學到知識,還能在這里交到同樣是走在早期創業路上的靠譜朋友,甚至找到合伙人。每一次桌友之間實現資源整合,或者找到合伙人,大家都對“小飯桌”的感情加深一些,創業者之間也因此形成了很緊密的社群關系。
無所謂 正青春
自2014年至今,作為創業圈最高質量的早期創業者社群,“小飯桌”已經匯聚了數萬名優秀的創業者,他們在這里找人、找錢、找方向,互相幫助,也留下了許多故事。比如:“小仙燉”的創始人苗樹夫婦在聽了精益創業的課后,迅速推出了鮮燉燕窩品牌,試運營時就開始熱賣,獲得了洪泰基金的投資;90后大學生孫高峰在剛創立“宅米”(大學生校園超市)時加入“小飯桌”,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獲得了貝塔斯曼數百萬美元的A輪投資;另外,還有一些最早期的創業者后來還成為了“小飯桌”的導師,如滴滴出行程維、今日頭條張一鳴、獵豹傅盛、美柚陳方毅等。
“小飯桌”作為一個很年輕的公司,員工大多是85后,甚至還有95后,他們都親切地稱李晶為“晶EO”,甚至在工作郵件中也使用這種非正式的稱呼,李晶說:“我喜歡這種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也會在生活中和一起戰斗過的同事打成一片,陪伴大家以及“小飯桌”成長是一件很溫暖也很讓我有成就感的事情。”
成為“小飯桌”CEO的兩年,李晶自身也有著很大的變化。除了要幫助創業者之外,還要為“小飯桌”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經過這兩年,我比以前更加果敢,更加堅強。我希望‘小飯桌’能成為一座燈塔,照亮大家前行的路。”
一直以來,李晶都站在離錢最近的地方。如今,不僅要為創業者們找錢,還要找人、找方向。 從普華永道到華興資本,再到如今成為“小飯桌”的CEO,無論是站在“金字塔頂端”,還是與眾多創業者相識于微時,并成為他們創業生涯里的“擺渡人”,對于職業生涯的選擇李晶從來都果敢而堅定,就像她對創業者們所說的那樣:“無所畏,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