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股的傳說,有財富神話,亦有吸血惡魔。
原始股,顧名思義,是在公司上市之前的股票。原始股被稱為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投資原始股比投資普通股票獲利要高得多。這些在一級市場上發行的企業股票,上市之后,一般都會盈利。
馬云、馬化騰以及秦英林等人迅速暴富背后的原始股效應,讓公眾開始認識到原始股的價值。很多投資者一聽聞原始股就產生一夜暴富的憧憬,而后四處尋找原始股投資,在這種投機心理驅使下,我國多地先后發生了多起投資騙局,在“凈賺數十倍”“一夜暴富”等高額利潤的誘惑下,很多投資者往往經不起騙子、掮客的拉攏忽悠,不幸入局中招,投入巨額資金之后卻陷入血本無歸的境地。
原始股詐騙案頻發
《理財》雜志記者通過梳理一些原始股詐騙案發現,這些騙局的背后是一些別有用心者通過空殼公司、無產品的公司,以高回報、高收益為誘餌忽悠投資者上當受騙。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投資騙局還借著互聯網金融、“股權眾籌”、“原始股”、“私募股權融資”等概念的粉飾,以冠冕堂皇的說辭和故事,竭力鼓吹自己的優越性,讓一些投資者喪失判斷力,進而導致受騙和利益受損。
一些公司編造誘人的投資增值項目與美好前景,制造實力雄厚的假象來忽悠投資者。
比如,去年1月20日,佛山市經偵部門抓獲佛山市某公司法人代表、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經查,李某某對外宣稱其公司將要上市,公開向社會不特定對象以每股1元發行“原始股”。據初步統計,購買該公司“原始股”的人員有40多名,涉案金額達1300萬余元。
另據媒體報道,2015年,因涉嫌以“原始股”非法集資,上海優索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段某被依法批捕。由他控制的上海優索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多地設立分公司,通過互聯網宣傳造勢吸引投資者。據初步了解,上海優索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利用“原始股”共向群眾非法融資2億多元,涉及上千名投資者。
更有甚者,一些企業以證券投資為名,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股權眾籌”等名義詐騙群眾錢財。
據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查明,南京一家名為“蝦米電子科技”的公司就聲稱2016年“很快將在新三板上市”,需要通過股權投資融資。經法院認定,該公司的這一經營模式構成傳銷,其兜售假股票的違法所得均被沒收。
投資者需要明白的是,原始股只存在于A股市場,與新三板沒有關系。新三板的原始股,指擬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在改制后至掛牌前,股東們持有的原始股權,其投資只有兩條正規路徑:一是以增資形式進入,二是股東轉讓原始股。
行騙方式五花八門
一些企業利用地方性的企業股權掛牌轉讓市場,冒充上市公司發售“原始股”。例如在多地發生的“原始股”騙局中,均有不法分子宣稱自己是某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的掛牌企業,有明確的上市代碼,其實該代碼只是企業在地方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掛牌代碼,所掛牌的股權交易中心只是地方機構,跟A股市場及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根本沒有關系。

事實上,新三板掛牌企業是非公眾上市企業,其股權的轉讓不得采用廣告、公開勸誘和變相公開等方式。然而,當前以原始股名義行騙的方式五花八門。有的當街散發宣傳資料,召開“推介會”或者“股交所上市答謝會”,宣稱已經或者即將在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上市”,向社會公眾發售或轉讓“原始股”;有的通過設立“股權眾籌”融資平臺,從事非法發行股票活動;有些在區域性股權市場獲得會員資格的中介機構,通過設立“股權眾籌”融資平臺,打著“四板上市”的幌子,“自導自演”公開推銷所謂的“原始股”,從事非法發行股票活動,有的還承諾固定收益,或到期回購。
此外,一些投資者也反映,部分企業僅僅在地方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就宣稱投資人能享受“上市公司”的財富增值和融資便利,大搞“原始股”交易騙局。
河南豫潤律師事務所律師趙鈺濤告訴《理財》雜志記者,中介機構通過短信、電話、電視等公開手段,對外宣傳推廣、兜售股票,承諾固定回報吸引社會資金,即使是真實股票、未來可能上市,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另外,原始股騙局之所以此起彼伏,上當受騙的投資者都是在虛假的高額利益面前未能保持清醒的頭腦。
別被高收益迷了雙眼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
在我國,投資者只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才是真正的上市公司,可以買賣股票,網絡推銷交易的所謂 “原始股”都是騙人的幌子,不受法律保護。
一般情況,原始股只有發起人股東和風投才會有,對于普通人來講,通過打新獲得股票可以理解為最原始的股票了。就算你能買到某公司所謂的原始股,也有一定的風險,比如公司存在經營不善、無法變現、無法上市等多種可能性。
如果投資者遇到所謂的原始股投資,千萬別被對方承諾的高收益迷了雙眼,要知道這類交易不僅不受法律保護,還有可能讓您的辛苦錢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