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選擇與兒子一同騎行海南。兒子今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大三,一米八三的個頭,帥氣挺拔。初三的時候離開我們去外地求學,獨自打拼奮斗,最終以高分考入北航,進入了另外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到達海南的第一天,兒子對騎行充滿好奇。組裝好山地車,戴好騎行頭盔、面巾、手套后,一行20人從海口出發,計劃騎至東郊椰林,騎行距離約90公里。兒子平時注重鍛煉,身體素質不錯,與另外一名同齡大學生一路領先。一路風景如畫,我卻無心欣賞,目光聚焦前面騎行的兒子。我注意到他戴著耳機,邊騎行邊聽音樂,超越前面的騎友時,騎到車行道中央超越。這些都讓我提心吊膽,我有種種不放心,忍不住喊著提醒他。海南變化太大,去年來過一次的領隊也弄錯了騎行路線,我們騎了十幾公里的彎路。天色漸晚,隊友們已經全無初騎時的興奮,開始疲于奔命。那天是除夕,大家著急入住賓館,吃一頓熱乎乎的餃子,看一場精彩的春晚。我注意到此時此刻的兒子一直在隊伍最后面,不再一路領先了。我也不敢往前快騎了,一會兒扭頭看看他。我擔心他落后,如果出現扎胎或者其他異常情況,他沒有騎行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理。天色越來越黑,我的心越來越著急,不斷催促兒子往前騎,好讓他在我的視線范圍內。可他不急不慢,依舊騎行在隊伍后面,任我大聲嚷嚷。
回到賓館已經晚上9點多了。人困車乏。簡單吃過飯后,兒子對我說:媽,我覺得我們有必要談談了。此時此刻,我也有一肚子話要說。平時話語不多的兒子,此時猶如火山爆發。聽完他的話,我原來想說的話,已經感覺沒有再說的必要了。他說,我已經20多歲了,你還把我當孩子看。我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現在,是我應該照顧你,而不是你來照顧我。直到此刻,我才明白,他為什么要騎到隊伍最后面。我沉默了好久。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想了很多。這種觀念的轉變很艱難,心里酸酸的,想哭。我知道,我應該放手了,他不再是原來那個需要我照顧的小孩了。這就是騎行的第一天,我很累,不僅是身體上的。
第二天,大年初一。騎行路線:東郊椰林至博鰲。全線70多公里。騎行隊員已經減至15人。經過昨晚的反思,我已艱難轉身,決定自己照顧好自己,不給他添麻煩就行。一路我默默騎行,不再像昨天一樣不斷提醒他,惹他煩。這種感覺史無前例的輕松,我也有心情有機會欣賞路邊的美景:椰林、稻田、成片的菠蘿。為什么昨天就沒有發現呢?大自然真是神奇,萬物自然生長,各就其位,一切不也井然有序、欣欣向榮嗎?我用余光注視兒子,發現他也很開心,與騎友一路談笑風生。這就是騎行的第二天,我輕松許多,但我依舊陪伴著他,與他同行。
第三天,大年初二。騎行路線:博鰲至日月灣。全線100多公里,這是強度最大的一天。我選擇乘車游玩。騎行人員已減至10人,其中包括兒子。這是徹底放開的一天,母子不再同騎,他已不在我的視線范圍內。我與自己的朋友一同吃飯、游玩,很嗨。兒子也與他的朋友一起。我看到他們發到群里的照片,很有創意的沙灘照,大海里一起嬉戲開心的笑容。這就是騎行的第三天,我徹底放手,給他一個自己的世界,也給我一個自己的世界。各自的世界都同樣精彩。
人生之旅濃縮,猶如這海南的三天騎行。由精心呵護到默默陪伴再到最終放手,這種轉變其實也不突然,很自然,就像萬物生長一樣。關鍵在我們的內心,總有萬般不舍,萬般擔心。他們已經擁有了有力的翅膀,何不適時放飛,讓他們自由飛翔?無論經歷什么風雨,都是成長的必修課。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祝福,看著他們越飛越遠,直到離開我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