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息、美元升值等影響市場的因素會在2017年第一季度減弱,這將給新興市場包括香港市場注入活力,這也將給基金提供布局機會。不少基金經理認為,內地資金會在2017年繼續加大港股配置。
資金乘風南下
在去年的最后一個月,深港通正式通車。大批資金蠢蠢欲動,內地與香港市場間南北資金加速對流。
特別是美國加息,美元走強,受益于掛鉤美元的聯系匯率,港元相對人民幣升值近6%,致使港元資產受到追捧。香港恒生指數以4%的漲幅遠超A股上證綜指8.17%的跌幅的同期表現。在全球低利率、資產配置荒的背景下,讓港股市場迎來了巨大的投資吸引力。其中,最突出的則是為香港主板藍籌帶來了可觀的增量資金,帶動相關個股整體表現。
特別是在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壓力下,內地資金南下尋找投資機會將會是大趨勢。據景順長城基金預計,2017年南下資金新增規模可達4000億元以上。 更有市場預計,若2017年保險資產保持20%的增速,那么3%的資金將配置于港股,這有望為港股帶來2500億元的增量資金。
基金加緊布局
盡管恒生指數年內的漲幅比滬指的表現更為搶眼,而深港通的開通也為內地投資者開辟了一條相對寬廣的香港市場投資渠道,增量資金不斷增加,使得不少投資者都想借機南下,但是目前,與滬港通一樣,國內現行的50萬元資金門檻,仍是擋在眾多散戶前的重大阻礙。
同時,此前香港市場長期因股票做空機制、相對容易的退市機制等一系列客觀問題的存在,導致香港市場上一批個股劇烈震蕩。如果是缺乏經驗的內地投資者進入港股,很容易踩雷,而且一旦踩中某個雷,便會遭遇巨額損失。
所以,借道基金布局則成為普通投資者的主要選擇。在市場需求之下,部分基金公司加緊布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面向內地投資者的港股基金共有56只,包括滬港深基金、港股ETF、港股LOF、港股分級基金等。港股基金突破了深港通股票50萬元的準入限制,投資門檻普遍不高于1000元。
目前,公募的港股基金主要有兩種:一是港股QDII基金,二是滬港深基金。不過,QDII基金效率不高,而滬港深基金在交易規則上和普通的A股基金一致,相比QDII基金,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部分渠道可以做到T+1贖回到賬,同時不受QDII額度限制,還可A/H股靈活切換,再加上交易費率較低,因此,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都在加緊滬港深基金布局。
據統計,已經發行成立的滬港深基金已經達到了42只,其中40只都是今年發行成立的。深港通開通,將再增加百余只中小市值港股標的,這部分標的與A股對應公司的估值差距較大,而且其中不乏一些非常符合內地投資者偏好的品種,因此2017年有望出現顯著的超額收益。
截至目前,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市場702只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限95%,A類)中,僅17只獲得了1%以上的收益率,其中滬港深類產品占了10席,而這10只滬港深產品中,前海開源基金占據了7席。
哪些方向值得關注
既然滬港深基金具有不斷凸顯的成長價值,那么有哪些方向值得我們關注呢?
事實上,不少基金早在2016年第四季度便開始提前布局。特別是在去年第四季度港股調整之際,部分基金就進一步加大了對港股的配置。例如,前海滬港深藍籌基金,主要配置了金融和信息技術行業以及醫療保健和消費品,前十大重倉股全為港股。而富國滬港深價值則重點配置估值合理的成長股以及不受人民幣貶值因素影響的香港資產股和出口導向股,就行業配置來看,主要集中在互聯網 、電子等。
其實,今年以來,與A股相比,港股呈“V”形走勢,而A股先揚后抑,有倒“V”形走勢傾向。這說明,就目前來看,不少港股還是值得配置,尤其是成長股和價值股。
眾所周知,港股市場有不少成長股,此類股票增長的確定性比較高,增長的速度非常快,但估值水平受整個市場估值體系和流動性的影響正處于比較低的位置。因此,持有這類股票的滬港深基金,有望賺到業績增長的錢。

另外,隨著深港通開通的逐漸深入,增量資金的不斷補充,屆時港股市場估值還會出現大增長,這樣一來成長股還將有重大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港股市場估值會出現擴張,成長股還有雙擊的機會。未來,通過配置港股中成長股的基金,獲取超額收益的可能性非常大。
除成長股之外,一些滬港深基金還看上了價值股。特別是一些經營穩健,盈利穩定,分紅收益率高的公司,都相繼進入滬港深基金的視線。公開資料顯示,在這些價值股當中,有些公司的業務是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開展的,不少公司資產負債表、收入結構都是以外地為主,因此這種公司就能很好地避免中國宏觀經濟波動的風險,同時又能對沖人民幣貶值風險。
通過布局這些上漲趨勢明顯的港股,不少滬港深基金有望獲得穩健收益。所以,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已經開始積極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