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開工,國內商品期貨走勢分化,整體格局表現為農進工退。具體來看,黑色品種短線明顯走弱,而以玉米為代表的農產品期貨多數上漲。究其原因是受益于國內玉米市場政策“暖風”和利好消息:一方面今年開年就面臨飼料企業補貼政策公布,國家“底線思維”再次凸顯;另一方面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出爐,讓新的農產品期貨領漲龍頭——玉米初露鋒芒。
玉米收儲制度改革調整
玉米收儲制度的改革,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第一場硬仗。
根據國家管理層要求,未來要持續抓好“三農”工作,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積極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深入開展農村“雙創”,推動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互促共進。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拓展農村發展空間。
方正證券分析師楊天明則認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通過農業結構的調整,做大做強國內農業,以達到農產品總量增加、結構均衡合理的結果。以往大豆、棉花等農產品是改革的初步探索,2017年將是深化之年。
“很多農民講,(玉米)1.12元一斤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在一新聞發布會上談及他到黑龍江調研時的情況。
中國此前實行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價格最高一斤定到1.12元。韓俊稱,這個價格是不可以持續的。這么高的價格,收來的玉米只能放在倉庫里,東北四省區2014年政府政策性收儲的玉米占到了88%。調研發現,農民也認為“這個政策是必須要調整”。
2016年作為鐮刀彎計劃的第一年,全國玉米種植面積大幅下調。卓創資訊預計,2017年玉米產量或將降至2.15億噸以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政策也將繼續深入進行,國內玉米價格與國際價格接軌也將指日可待。
長江證券分析師陳佳表示,仔細研讀近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文件,可以看出有兩點重要變化:第一,中央政策均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中心思想,說明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戰略高度史無前例;第二,農業供給側改革首次提出其主要目標是“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其中“增加農民收入”是首次重點提及,并放在第一位。
政策推動玉米行情向好
中央一號文件釋放改革利好,國內商品期貨應聲而起。
玉米主要有飼用、深加工(淀粉、酒精)以及食用三種消費途徑,2016年我國國內玉米消費2.27 億噸,其中飼用玉米消費1.4億噸,占比62%左右(發達國家高達80%)。2000年至今,我國玉米消費量由1.18億噸大幅增長至2.27億噸,漲幅達到92%,年復合增長率3.9%。2017年,飼用玉米需求有望受到下游養殖高盈利以及生豬存欄緩慢回升的帶動而穩定增長。
從具體數字分析看,最典型的是2月6日,玉米期貨主力1705合約盤中創出2016年6月16日以來反彈新高1632元/噸,報收1600元/噸,上漲2.11%,盤中大幅增倉103萬手,成交量高達470多萬手,成為當日明星品種。玉米期貨1705合約的5日、10日、20日和40日均線已呈多頭排列,價格一度突破1604元/噸中線阻力位,如果后市能夠確認突破有效,則2月有望上攻1686元/噸和1756元/噸中線阻力位。
“國家政策提出的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等政策,成為推動玉米期貨交投活躍的主要動因。”大連北方國際物流公司負責人朱雷表示。
申萬宏源證券報告觀點比較樂觀,2017年國內玉米價格有望筑底反彈,但壓力仍存。目前國內玉米價格與進口玉米到岸完稅價(考慮運費)倒掛,國內玉米價格繼續下跌空間不大。從趨勢性來看,受到下游養殖高盈利的影響,2017年國內玉米需求預計仍將保持3%左右的平穩增長,在此背景下,國內種植面積的持續調減有望降低玉米產量,再加上外盤玉米價格或將小幅上漲會對國內玉米價格形成支撐,2017 年國內玉米基本面向好。
反彈追漲謹慎操作
因政策面利好提振市場信心,加之南北港口需求回升,近期北方港口收購主體逐漸增多,玉米價格高點出現小幅上浮,目前錦州港收購高價已漲至1450元/噸。預計近期北港糧價維持堅挺走勢,之后隨著產區基層購銷恢復,港口上量增多,北港糧價仍有回落風險。春節后廣東港口玉米價格維持穩定,截至2月6日,廣東港內貿庫存累計為64.9萬噸,較上周末有所增加,本周預報船期較少。目前港口飼企保持觀望,規模補庫尚未形成,貿易商提價心態謹慎,預計后市在北港帶動下震蕩偏強,但上漲幅度有限。
展望后市,雖然春節過后國內玉米市場需求寡淡、春耕前農民賣糧高峰均是現實意義上的利空因素,但國家為防止農民出現賣糧難的決心已十分明顯,針對東北的企業收購補貼對于產區提振作用已有所顯現,同時,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改革思路,多項政策細節振奮人心,給玉米市場帶來一定利好支撐,加之目前市場購銷活動尚未完全恢復,因此預計短期內玉米價格平穩仍為主調,中長期走勢也不宜過分看跌。
從國際市場來看,后期美國玉米種植面積、石油價格、美元匯率以及玉米國儲拋儲等將對玉米價格后期走勢造成影響,需要密切關注。此外,根據研究,玉米價格波動具有第一季度下跌,第二、三季度價格回升,第四季度價格開始回落的季節性特征,判斷國內玉米價格或將在今年5~9月出現季節性小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