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很晚,入行卻很深。
不求名利,他成為南召審計的行業標桿;辨別榮辱,他獲得了“審計鐵兵”的榮譽稱號;厘清公私,他成全了公私不誤的“走心暖爸”。
他,就是南召縣審計局工程造價師王峰。看起來像鄰居大哥的王峰,填補了南召固定投資審計的一項空白。
2009年至2017年,他從事政府投資項目竣工決算審計,一身正氣、一絲不茍、一塵不染,敢當公共資金的“看門人”,用忠誠向黨和政府交上滿意答卷。7年來,他參與審計項目46個,總額達4.52億元,審減3829萬元,收繳違規資金122萬元,節約財政資金3829萬元。
“初心難忘!”50歲的王峰淡淡地說,緊蹙的眉宇之間透露著豁達。他心懷感恩、肩負責任,煉就對黨的忠誠品格,鍛煉對事業的忠勇精神,成為業務精、作風硬的審計標兵。
名與利
2015年遞交入黨申請書,2016年參加入黨培訓,他的新年希望就是“201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接受記者采訪,王峰從“忠誠”講起。出身農家,他打小崇拜父親——南召縣石門鄉石門村黨支部書記,耳濡目染這位老黨員的正氣、正義、正直,懂得了“對黨要忠,對人要恕”的深意。
1990年7月,他從焦作煤炭工業學校畢業,被分配到原南召縣糧食局建筑公司(今南召誠信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從事工程預決算、質量管理等工作。2002年10月,善思好學的王峰通過考試,順利拿到了造價工程師資格證,成為全縣具有此項資格為數不多的一個。
2009年,處于半失業狀態的他,獲得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這年8月,譚天德到任南召縣審計局局長,按照規定開展投資審計,卻沒有具備開展此項業務能力的人員。
機遇“從天而降”,王峰被譚天德“相中”,受聘于縣審計局。到2013年2月,擁有“責任之心、感恩之心、仁愛之心”的王峰,通過“綠色通道”成為南召縣審計局干部,找到實現抱負、竭盡忠誠的人生舞臺。
2015年,48歲的王峰遞交入黨申請書;次年5月,參加了入黨培訓學習。
對于這些,他并無收獲名與利的欣喜,而更深刻地領悟到職業的忠誠,“審計,為財政的每一分錢負責”!
榮與辱
踐行忠誠,王峰以審計精、準、實為光榮,以粗、差、虛為恥辱。
面對計算機帶來的高科技犯罪,信息化倒逼著審計工作向現代化邁進。
雖然畢業于焦作煤炭工業學校工民建專業23年,刻苦學習的王峰卻精于審計信息化業務,“對付高科技犯罪,苦干加巧干,蠻干沒有用”。2009年,他自掏腰包購買軟件,“將紙質資料搬到計算機上,借智審計”。很快,全局向他學習,審計效率大大提高。
人品好,技術好,案件審理當然好。這是王峰參與的系列優秀案例,折射出他腳踏實地的足跡——
2009年至2012年,審計13個項目,審減工程造價159.8萬元,收繳69.2萬元;2014年,8個審計項目收繳違規資金17.55萬元;2015年,6個項目共審減工程造價1539萬元,收繳12萬元。
審減比例最高的,當數2013年縣產業集聚區標準化廠房竣工決算審計,總金額5595萬元,審減工程造價1171萬元,審減率達20%,這個案件被評為市2014年服務發展優秀審計項目。7年來,他參與了市級優秀案件,還有2014年內鄉縣保障性住房跟蹤審計。
審計南召縣社會化汽車站項目竣工決算中,王峰抵制誘惑,不懼恐嚇,拿著尺子到工地丈量,審減的土石方量與3年后的第三方測算量高度一致,為此節約資金269.4萬元。由此,南召嚴肅查處了29名違紀違法人員。
審計讓被審計者心服口服并非易事,王峰做到了。
2015年、2016年,他連續兩年參與南召縣黃洋北路改造工程竣工決算審計,審減總額達1722萬元。特別是2016年兩個項目屬于BT模式,審減工程造價500多萬元。被審計者是浩創房地產開發公司,劉紅軍是項目經理。
劉紅軍親眼見過王峰三伏天在工地現場測量梅花樁點,3米遠一個,全長8000多米,“老王堪稱十項全能運動員”,測點實、測算精,“打心底敬佩他”。對于隱蔽工程,王峰借休假日去暗訪,努力拿到第一手資料,“決不放過一個細節”。
公與私
王峰的公私分明,讓南召縣審計局副局長陳峰記憶猶新。
那天,王峰手里拿著錢匆匆找到分管局辦公室的陳峰,聲稱“來繳電費”。一頭霧水的陳峰后來才明白,那個月王峰在單位公用車棚里給電動車充過兩次電。
此事傳出,全局同事都為王峰點贊,“受到一次徹底的精神洗禮”,每個人在“公”與“私”之間劃了一道醒目的紅線。
當然,大家最感動的,還是王峰從未因“私”而廢“公”,從未丟掉“審計鐵軍”的底線,從未丟掉為人父的仁慈。
因為,他有一個特殊的家庭:妻子,2006年從縣繅絲廠下崗,至今未能再就業;女兒,大四學生,學習中文;兒子,11歲,因腦癱生活不能自理。
7年前,有人勸他,“腦癱兒命不長,扔了算了吧”。王峰直搖腦袋,微微一笑,不悲不喜。
一頭是日益繁重的工作,一頭是日漸康復的兒子。為了兼顧兩頭,他在縣審計局門口600多米處二姐家住了7年。
同事畢俊麗說,“他總是第一個來,卻是最后一個走”,掃地燒水擦欄桿全包下。他倆同處一個辦公室,畢俊麗看得真切。
兒子治病真缺錢,王峰卻從未假公濟私。有人去他租房處送錢送物,美其名曰“看孩子”。他和家人一概拒絕,“人家敢送,我就敢還回去”。在他看來,這不僅是個違紀違法問題,更是個“我收禮、我壞良心”的道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