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商洛的想法由來已久,國慶假日我如愿以償地漫游了金絲峽。
走進景區的大門,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撼。突兀而起的對面山體上,賈平凹手書的“金絲峽”三個大字格外醒目,商山洛水中走出的這個中國知名作家賈平凹,開發出了中國最美的大峽谷,確實讓商洛人引以為豪。拾級而上,一池碧水映入眼簾,一路舟車勞頓的辛苦頓時煙消云散。
順著蜿蜒于溪水兩側的道路信步而上,真是步步風景,時時驚嘆,什么是巧奪天工,什么是鬼斧神工,什么是美妙絕倫,讓我們目不暇接,顧不得去贊嘆,去感懷。金絲大峽谷峭壁陡立,一線見天,溪水淙淙,蜿蜒而下,不僅有山的陽剛之氣,更有水的陰柔之美。
峽谷中小溪異常清澈,在我們的腳下淙淙地流淌,時緩時急,時小時大,在緩處形成了潭,猶如玉盤散落在山林之間。在急處順著山間奇石奔流而下,形成一道道的飛瀑,沒有大瀑布的壯觀,卻有小瀑布的靈巧,飛濺的水花,讓人贊不絕口。水淺處,你可以看到即將干涸的河床,卻有一小股流水,映襯著大大小小的奇石在谷底。水深峽闊處水面較寬,緩緩流下,這時會有一群小魚在你的眼前游來游去,悠閑自在,讓人羨慕。
最令人稱道的是峽谷內的道路。所有的道路都建在峽谷深處,依山取勢,細心雕琢,渾然天成。粗樸厚重的原木棧道,讓人領略了峽谷的清幽和絕壁的險峻。有驚無險的木梯,讓人伴著腳下細流的溪水、身邊轟鳴的飛瀑,在驚悸中體味一份難得的快慰。精巧的跳墩溪中矗立,在跳躍中嬉戲流泉,觸感溪瀑,仿佛回到遺失的童年。原質的石坎道,讓人不得不調動全部身心悉心攀援,零距離親近那一池碧水,一不小心濺得一身溪水。
我感嘆大自然的精妙,更感嘆人類的偉大,在如此地形地勢上建造這樣的道路,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大型機械根本無法進入,只能靠人力肩扛手搬。走在晃悠的吊橋上,心隨著橋晃動,卻是有驚無險。沿著陡峭的石階向上攀爬,恍然有些眩暈,卻是快慰于心。
順著峽谷前行,不時會有涼亭石椅石桌,造型奇特、雅致,供游人休憩賞景。就連那不登大雅之堂的衛生間,也修得別致獨特,融入美景之中。沿途不時有當地山民擺著食品及山貨買賣,甚至還看到兩個七八歲的小姑娘邊走邊賣山核桃雕刻的藝術品,令人感慨。在城市里這樣的孩子還在撒嬌,而深山里的孩子就已經開始為父母分憂,為生計奔波了。在小女孩的眼里,我們看不到一絲的委屈和造作,那么自然,那么平和,讓我不禁想起峽谷峭壁上的石生樹,盡管生存環境惡劣,但依然生得美麗,長得頑強。
一路走走停停,留著影,戲著水,不知不覺走完了全程,到達了山頂。正所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腰下有一潭碧水,潭水邊立一巨石,上書“丹江源”,佇立石邊,使人浮想聯翩,峽谷之水源遠流長,涓涓細流,廣納百川,匯成江河,歸入丹江,一江清水入北京,奔流到海不復回,讓人感嘆文人墨客胸懷之博大,想象之豐富,立意之高遠。
“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金絲歸來不看峽”。看過金絲峽,從此不看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