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舞者到演員
出生于云南昆明的童瑤,自小就顯出高挑身材與堪稱完美的外在條件。小學時,中國歌舞團藝校來云南招生,喜歡藝術的媽媽帶著瘦瘦高高的童瑤來應試,自此與舞結緣。
11歲的童瑤來到北京,與全國各地的20個孩子開始封閉的集體生活。由于沒有舞蹈基礎,童瑤用力訓練,壓腿常常往死里壓,練完了每次都是爬上樓,腰肩受過很多傷;想家的時候,懂事的童瑤和同學們在一起說說笑笑就沒事了。藝校上學期間,電視劇《黑冰》及主演王志文和蔣雯麗留在了童瑤記憶中,也是她集體舞時光中的難得慰藉。偶像的魅力是巨大的,畢業(yè)選擇去向的時候,童瑤選擇不再繼續(xù)跳舞,而是去嘗試另一種可能——演員。
命運的選擇,或許就在一念之間,2002年的北京對童瑤來說,就是那樣的轉折點。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童瑤同時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
中戲的一試,老師出的小品題目叫《看榜》,“我表現的是一個女孩子在榜上一直都沒有看到她的考號,看見別人高興的樣子,她失望地走了;可是走了一半,她回來又看了一遍,之后又走了;一會兒再次回來,終于看到了自己的考號,就大哭起來。”細心觀察的童瑤,用她在電影學院看榜時的真實場景作答。毫無懸念,她進入二試,并以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進入最終考察,也是難度最大、競爭更為激烈的三試。
其實,中戲進行二試的時候,電影學院三試的結果已經出來,童瑤順利通過。電影學院的老師告訴她,不用考中戲了,回家準備一下文化課,達到200分就可以。更喜歡站在舞臺上的童瑤,卻選擇繼續(xù)中戲的三試。
才藝展示,考慮到考中戲的女孩學舞蹈的太多了,童瑤頗有策略,她表演了藝校時期學了一年的葫蘆絲,她喜歡質地清澈的聲音。一曲《云南的孔雀》奏畢,童瑤發(fā)現老師對她頷首而笑。舞蹈考試,童瑤也沒跳她駕輕就熟的民族舞,而是選擇了芭蕾舞《白毛女》。她覺得在有限的時間內,民族舞不能充分展示身材,也讓人感覺不出技巧。最后的小品考試,由三個考生共同完成。兩個同學背靠背坐著,童瑤走過來,老師只給了她一句臺詞:“你們干嗎啊?快起來!”之后要求他們即興演下去。童瑤忘了細節(jié),只記得最后她成了舞蹈老師,那兩個考生都是學生……
最終,童瑤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中戲專業(yè)課的考試。放榜那天,距離文化課考試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備考文化課的童瑤,每天都是夜里兩三點鐘睡,五六點鐘起。“我從來沒寫過那么多字,看過那么多書。有時候坐在汽車上背單詞,到站了都忘了下車,往往是車門關上了才沖下去……”三個月后,剛剛過完17歲生日的童瑤,以文化課316分,遠超220分錄取分數線的成績,將自己接下來人生的起點,放在了中戲。
百變的角色 不變的追求
還在中戲學習期間,童瑤就擔任了時播熱劇《林海雪原》的女主角。該劇匯聚了大批實力派演員,如扮演楊子榮的百老匯華裔第一演員王洛勇,扮演少劍波的于洋等。原著里,女主角白茹只有18歲,長相特別清純,最終,清麗的童瑤入選。制片人鄭凱南贊嘆不已:“當時她來演戲時才上大一,剛剛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外在條件實在是太好了,身材高挑,長相清純,有點像章子怡又有點像鞏俐,皮膚也非常好,更難得的是她的眼睛十分清澈,沒有一點風塵感。”
剛入學不久,童瑤的拍戲經驗并不多,她用努力與勤奮,最終讓制片人和導演的選擇成為巨大的成功。拍攝的兩個月中,童瑤在東北零下30多度的氣溫里被凍哭過好幾回。“有一場戲是拍拿雪洗臉,沒想到會那么冰,當雪碰到臉上的時候,像刀割一樣,手都凍僵了。別人問我感覺怎么樣,我嘴上說沒事,心里早就想哭了,導演一喊停,眼淚馬上流下來。”
從《林海雪原》單純、質樸的軍醫(yī)小白鴿到《橋隆飆》里俠肝義膽、調皮任性的小白龍;從《家常菜》里性格叛逆、對愛執(zhí)著的何文遠,到《民兵葛二蛋》中的另類野蠻女友孟喜子;再到大型清宮劇《如懿傳》,作為演員,童瑤不斷嘗試影視劇中的新角色,體驗百樣人生,始終不變的,是她對真實的追求。
2009年,由霍建起執(zhí)導,童瑤主演的《臺北飄雪》代表中國參加東京電影節(jié)。在與霍導的合作中,她收獲了表演“一句箴言”,“一個演員要打動觀眾,靠的不僅僅是演技,更重要的是真誠、下意識的情感流露。”拍戲時,霍建起導演并沒有直接向演員們提出很高的表演要求,無需刻意塑造,只要自然演繹——真實,成為此后演員生涯追求的目標,也成為她在觀眾心里的標簽。

在影迷對童瑤的諸多好評中,“真實”是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他們稱贊童瑤的表演真摯卻不做作,總有令人意猶未盡的感動。2015年,在熱播的綜藝節(jié)目《女神新裝》中,童瑤以恬靜自然的女神形象亮相,她坐在樹叢中為小女孩念童話故事,溫情演繹了一出夢幻的親子童話;在另一期“動物主題”的節(jié)目中,又展現出率真可愛的一面,令網友大呼,這真是清新空氣一樣的“氧氣女神”,“萌呆了”!
童瑤也并不避諱別人談及她與章子怡相似的外表,“章子怡很成功,我挺欣賞她的,中國很少有演員能做到像她那樣,但我還是會堅持做自己。”堅持做自己的童瑤,除了得到觀眾的喜愛,也得到了業(yè)界的認可。2011年,她主演的電影《最長的擁抱》榮獲第36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創(chuàng)意大獎。2012年,因在電視劇《民兵葛二蛋》中的出色表現,童瑤斬獲“年度飛躍演員”獎和中國電視劇年度明星盛典“新銳女演員”獎。她將繼續(xù)行走在追夢之路上。
慈善源自本能
進軍演藝圈十多年的童瑤,一直心系公益,除了參與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外,她更是身體力行,盡可能來到一線,以行動詮釋愛心。
2007年,童瑤赴香港參與捐助關愛兒童組織的義賣活動;2008年,雪災襲擊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童瑤與其他演藝人士共同錄制了抗擊南方雪災的主題曲;2010年,家鄉(xiāng)云南遭遇旱災,童瑤捐款10萬元,其中6萬元用于云南旱區(qū)援建20口水窖,4萬元用于為旱區(qū)送上飲用水。她特意與劇組協調拍攝時間,連夜趕戲,將飲用水送往旱區(qū)。
同年,玉樹發(fā)生地震,明星們紛紛捐款,不過,童瑤卻能在媒體提問時坦然表示還未捐款:“我想有機會能親自去災區(qū),看看他們真正需要什么,再盡自己的能力為災區(qū)做些事情,做善事是一件長期的事情。至于捐多少錢,大家不用去攀比,根據個人的能力就可以。”
2012年5月,作為“I Do 基金”的愛心天使,童瑤參與“愛心電腦教室”項目,到重慶合川區(qū)特教學校給聾啞孩子當了半天的音樂老師。那次探訪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樣,“之前擔心不知如何跟孩子們交流,怕跟他們會有距離,還特意找人學了一些手語歌。去了之后發(fā)現那些擔心都沒有必要。一見面,孩子們就朝我撲過來,擁抱、親臉,一下子就特別親近。想要解決問題,真的要親身去接觸,很多想象會與實際情況不同。比如我們會覺得,一些行為很容易會給這些特殊兒童造成傷害,但通過跟他們接觸,我發(fā)現他們其實特別堅強,是很積極樂觀的。”
對童瑤來說,做慈善更多源自本能,因為幫助人就會獲得快樂。“在這個過程里,你自己會得到滿足。如果說明星做慈善單單是為了宣傳,我恐怕不能同意,這不夠客觀。宣傳并不是明星做慈善的最主要目的,起碼不能代表整個名人群體。
CR:對于時尚,你有什么看法?會有自己偏好的風格嗎?
時尚是一種潮流,是個性的展現。每個人對時尚的理解不同,有人認為時尚是簡單,也有些人認為時尚就是要與眾不同,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沖擊。就拿我來說,幾年前我比較喜歡自然隨性的穿著,最近幾年開始嘗試一些有設計感的服裝。當然有設計感并不意味著必須是知名的設計師大牌,添加一些設計元素在里面并且適合自己的穿著在我現階段看來才是真正的“時尚”。我個人的平時穿著會以休閑為主,偶爾也會帶點小帥氣。
CR:有媒體評價你是“85后最具潛質的氣質女生”,對此怎么理解,對于個人氣質方面有什么看法?真實的性格會更活潑,還是更文藝些呢?
我是一個挺拒絕標簽化的人,不想被局限在某一種領域。我一直在挑戰(zhàn)和接受新的角色,希望不斷挖掘自己身上的潛力,不斷突破自己,希望成為觀眾能認可我的角色、我的作品的演員。生活中我還是比較幽默的,偶爾會孩子氣。
CR:生活中作為一名職業(yè)女性,如何在高壓的環(huán)境中解壓?能給我們一些職場上的建議或者心得嗎?
我覺得潛水挺減壓的,我很喜歡潛水。在水底你會發(fā)現一切都很慢,很平靜。因為說不了話,就能享受那種安靜下來的空間。其實我是那種自我修復能力挺強的人,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兒會通過自己的方式消化掉,也許就在家里宅著,看點電影或者干點什么。其實演員也僅僅是一個職業(yè),工作的時候忘我努力,生活的時候就輕輕松松,兩者缺一不可。
CR:在感情方面有什么樣的標準,對于愛情的看法是什么樣的?
我在愛情中是比較被動的,感情還是要順其自然。但奉勸大家還是要主動點,碰到自己愛的就趕緊出手吧,要不然就被別人搶走啦。
CR:未來想要做的事或者想過的生活是什么樣的?有想要達成的目標嗎?
我最想要做和最想達到的目標就是把戲演好,想讓別人提到我的時候,會覺得我是一個好演員。
CR:平時會更喜歡宅在家里,還是和朋友出去玩呢?有沒有想要去旅游的地方?
一半一半吧,宅在家里的時候喜歡聽著音樂、一杯咖啡、一部電影、一本好書慢慢度過一天。有時候又很喜歡和閨蜜一起出去逛街聊天。還想去奧地利施蒂利亞的綠湖和尤卡坦半島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