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體能夠影響司法公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媒體能夠對司法活動進行監督從而有利于司法公正,但一旦形成媒體審判,則是施壓于司法活動并有礙于司法公正。媒體審判是媒體因其傳播特點從而形成具有影響力的觀點并且強加于司法判決之中,媒體審判的形成不僅由于新聞與司法的追求存在差異,更是因為媒體人員素質不高以及社會差距的影響。為消除媒體審判對司法公正的影響,媒體努力提高專業素質、完善相關責任制度,司法人員進行司法公開并接受、保護新聞監督成為必由之路。
關鍵詞:媒體審判;司法公正;媒體素質
一、媒體對司法公正的影響
媒體作為社會公眾表達意見的集中體現,對司法程序有著正面的影響,但倘若媒體的正面影響不加以規制,任由媒體野蠻發展,同樣也會對司法公正產生負面影響。首先從積極影響來說,媒體監督與社會輿論監督又有所不同,社會輿論監督是社會公民對某一社會事件或人物進行評價,從而起到監督的效果,而媒體監督是媒體代表一部分人的觀點加以反映,從而達到鼓勵或制約某一行為的作用。并且媒體有多種形式,媒體可分為黨政機關的下屬媒體、受眾較多的雜志刊物等、甚至是在新興互聯網時代發展下產生的微博粉絲大戶或微信公眾號等。黨政媒體屬于黨的喉舌,往往能夠對司法活動以及一些司法案件進行正面的報道和宣傳,能夠努力塑造法官及司法公正的形象,能夠加強民眾對司法的信心,更有利于司法做出公正的裁判。同時,媒體作為一種社會監督工具,其主要功能便是對社會事件、司法活動進行客觀評價,指出其中程序以及實質瑕疵或違法的地方,讓司法程序暴露在陽光之下,更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實現。
但是媒體對司法活動進行監督并不一定能夠起到正面效果,倘若把握不好分寸,往往將促成媒體審判并且有礙于司法公正。目前媒體對社會事件的曲解,帶偏輿論走向從而造成民眾對司法不信任并且施加于司法的現象屢見不鮮。媒體對事件的報道往往偏離了案件事實本身,并且采用一些吸引讀者的手法進行報道,讓法律素養不高的公民對司法產生偏見,這無疑是對司法公正有很大的影響的。如藥家鑫案與李昌奎案中,媒體對雙方主體進行偏向性的報道,塑造了一方強勢并且道德敗壞,另一方十分弱小,這一反差激起了民眾對一方的憤怒,并且因為媒體的不斷渲染,公眾的聲勢也越來越大最終作用于司法機關,做出并不符合刑罰與罪行相適應的判決。
二、媒體審判形成的原因
新聞媒體與司法活動雖然最終追求的都是公正與真實,但他們所追求的內涵其實具有一定的差別。新聞媒體是作為一個社會第三人來看待司法審判活動,其所追求的公正、真實大多處于自己內心的一種意識和認識;而法律真實則是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如證據審查、證據認定等程序進行確定,兩者所認定的事實其實具有差別。再加之媒體相對于司法的傳播性更廣,那么公眾所了解的事實幾乎都是新聞事實,故使得他們所認定的事實與法律事實存在差距,兩種意見無疑是不同的。
其次,媒體人員法律素養不足,對法律的運用不夠專業,不能夠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見。對于某一社會熱點并且涉及到司法審判的事件,媒體對其進行報道,需將法院所判決的結果、援引的法律、判定的罪名等進行報道,但如果媒體記者對法律并不了解,往往會形成錯誤的報道。而法律是個要求精準的活動,一字之差可能形成的結果也差距十分之大,故需要具有一定法律素養的人才能夠了解在報道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另外,目前一部分媒體無法端正自己的社會本位,一味追求點擊量以及經濟利益,往往會采取以偏概全或者誤導性的手法進行報道。如之前的掏鳥窩判處刑罰案,媒體為博取大眾眼球將標題擬為“男子捕捉幾只鳥竟然被判處刑罰”,而男子所捕殺的鳥類屬于國家保護的瀕臨滅絕的物種,這樣的新聞讓社會公眾產生對司法的不信任感,讓大眾開始質疑司法公正。
最后,社會階層的矛盾與差距也是媒體加以利用并且對司法公正產生影響的因素之一。媒體往往能夠抓住這個群眾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心中的痛點,從而進行報道讓公眾形成認同感,但卻忽略了事件事實。
三、消除媒體審判的途徑
媒體審判是司法獨立之路上的絆腳石,要想解決媒體審判的問題還得從媒體與司法機關兩方面入手。首先對于媒體來說應當加強媒體的專業素養,這種專業素養不僅包括媒體人本身的素養也包括報道司法活動時應具備的法學素養。媒體人自身的素養讓記者在進行報道的時候基于案件的真實性出發,而不是一味的牟取利益,并且拒絕媒體審判也是媒體人行事的基本原則之一。對司法活動進行報道的記者具有一定的法學素養也是消除媒體審判的關鍵,只有懂得法律從能夠寫出正確的、無瑕疵的法律報道,才能讓公眾了解到真實的審判活動。其次,應當加強對媒體行業的規范,應當出臺《新聞法》對新聞媒體的權利義務進行規定,加重媒體對司法公正產生影響的處罰。
對于司法機關方面,首先必須要堅持司法公開的原則,要完善公眾獲取司法案件信息的渠道,將司法程序展現給公眾,讓媒體能夠更有力的行使監督的權利,也讓公眾除了從媒體渠道獲得司法信息也能從司法公共渠道獲得案件詳情。其次,司法人員要接受并保護媒體監督。不可否認,媒體監督對司法公正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司法人員要正視媒體的監督,積極采納媒體的意見,并且保護媒體行使他們的監督權,形成司法與媒體見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樓立曉.論媒體對司法的監督——從個案正義到普遍爭議[J].2009.
[2]左超偉.論媒體監督與司法公正的關系[J],2013.
作者簡介:陳昊文,女,湖南長沙人,1996年5 月出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法學。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