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呂海嬌 馬 靜 曹恒平
創新混合所有制企業從嚴管黨治黨的體制、機制,切實加強和改進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
黨組織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如何既繼承和發揮國企傳統政治優勢,又能夠適應混合所有制企業內在規律和發展要求,成為了當前企業黨建改革創新的時代命題。
混合所有制企業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質的投資主體共同出資組建的企業。截至2013年底,全國90%以上的國企、72%的央企已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經濟目前已占我國經濟比重的三分之一左右。
混合所有制企業,其特點和規律,給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企業黨組織要理清并把握好以下三個問題。
多元化的產權結構,要求黨組織確立與之相適應的職能定位和作用發揮途徑。產權多元化是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基本特征,與傳統國企相比,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作用、影響力明顯減弱。企業黨組織要圍繞強化黨的領導,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科學合理設置黨組織機構,保持黨組織穩定性。
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業屬性,要求黨組織探索與之相適應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旌纤兄破髽I是因經濟關系而結成的利益共同體,市場化程度高,追求效益最大化。企業黨組織堅持將“發展是第一要務”和“抓黨建促發展”的理念貫穿黨組織工作全過程,強化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功能,促進黨組織工作與市場、時代發展并軌。
法規化的企業文化環境要求企業黨組織完善與之相適應的制度文化。混合所有制企業高度重視法規制度,企業運行規范有序,企業黨組織要創新標準與體系,提升制度的普遍適用性和約束力,做到黨建工作制度建設框架和體系“簡明、高效、實用、優化”與企業經濟運行有效銜接、相互融合,科學、規范。
目前,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主要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隸屬關系未理順、黨組織部門設置偏緊、黨組織工作滯后嚴重等突出問題。
思想認識上模糊,職責履行不到位。“輕視”或“忽視”黨建工作現象嚴重,誤認為企業改制后,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業的最終目標。加之出資者享有選人權,企業由法人以及經營管理層行使自主權,一些企業甚至把黨組織負責人看成是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政工人員,致使黨組織不敢理直氣壯地抓黨建,“兩層皮”、“一手硬、一手軟”現象嚴重,有的甚至還呈現出被邊緣化趨勢。
內部關系未能理順,黨組織作用無法發揮。黨組織與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關系不協調,權責關系未能理順,有的集團性企業對下屬企業黨組織實行集團黨委和當地黨組織雙重管理,有的還實行黨組織屬地管理或屬條管理,且缺乏資產紐帶等,致使企業黨組織難以在圍繞中心、促進企業發展上發揮作用,使黨組織形同虛設,無法體現價值。
黨組織部門設置偏緊,政工隊伍素質有待提升。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務干部多為兼職,加之培訓不夠,不少黨務干部專業素質難以勝任工作。由于黨務干部綜合素質、履職能力要求高,基層選拔黨務干部難,黨務干部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現象日趨嚴重。
黨組織工作滯后嚴重,黨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大多數黨組織工作方法滯后,工作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快速、高效的生產經營需求,加之黨組織缺乏必要工作場所和設施設備,工作或活動一概采取統一方式,未能滿足黨員的實際需求,使黨組織工作或活動適應不了新形勢發展的要求。一些黨組織對黨員要求放松,使一些企業的黨員素質水平呈下降趨勢,責任和義務履行不夠。
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和改進黨對企業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通過積極探索,創新混合所有制企業從嚴管黨治黨的體制、機制,切實加強和改進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
優化組織設置與制度保障,為黨建工作創造良好環境。結合企業改革、混合所有制企業特點和規律,既要按照公司章程不斷優化基層黨組織結構,減輕混合所有制企業成長過程中的包袱,堅持黨組織的一切活動在企業法定的制度和體制框架內進行,自覺支持、維護和保障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權威,又要符合《黨章》與從嚴治黨的要求,保持企業系統內既有的黨組織體系完整性,確保黨組織依法進入管理序列,發揮在重大決策中的參與作用,執行黨的政策、法規的監督作用。要根據行業、領域、區域內黨建工作特點,探索建立適應新的環境條件下的黨組織工作制度,確保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方案、管理考核工作同步;破除國企就黨建抓黨建的思維定勢,跳出自我循環的小圈子,融入生產經營管理大循環,把黨建工作的著力點重點放在如何更好地融入、滲透、助推企業發展上,放在為企業實現更大效益、創造更大價值上,以黨建工作科學化促進企業科學、健康發展,實現黨建與企業根本任務統籌兼顧、協調共進。
正確處理好繼承與創新關系,使企業黨建工作充滿生機活力?;旌纤兄破髽I是國企改革的新生事物,在當前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尚不規范的情況下,要按照基本原則不變、方式方法創新的思路,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既要做到堅定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行之有效的黨建制度與方式方法,又要大膽探索,不循規蹈矩,致力于工作創新。在繼承上,對三會一課、黨員責任區活動、黨內主題活動等經過黨組織長期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組織生活基本制度與方法,要堅定繼承與發揚;在創新上,要堅持以“小型化、多樣化、人性化”為導向,優化黨建工作內容和流程,提高黨組織工作的簡捷實用性,做到黨內活動不與生產經營爭時間、搶地位;在活動內容上,多從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入手,多關注職工切身利益,把黨組織的活動與團隊建設相結合、與工會共青團等群眾性組織活動相結合,不斷提高黨組織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在評判標準上,不以傳統的活動次數、參加人數多少等來評判,而是以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與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評判和檢驗黨組織活動的標準。此外,針對混合所有制企業機構變化快、黨員流動性大,黨建工作相對薄弱等問題,還須從嚴從實強化黨組織基礎建設,并力求工作重心向基層下移,方式向務實謀劃,目標向高效發展,以促進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充滿生機活力。
正確落實好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同向同步,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旌纤兄破髽I承擔著對國家、集體、股東的多重責任。要把責任擔當好,企業黨的工作就必須針對混合所有制企業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特點,做到黨建工作整體目標與經濟工作同向,工作部署與經濟工作同步。真正按照市場經濟要求與規律,圍繞經營管理和“第一要務”發揮作用,把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中的問題、難題,作為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重要舞臺,把謀求工作業績與追求效益最大化作為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積極參與而不干預,工作服務到位而不越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監督、引領和保障作用,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也只有找準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把黨建工作做活、做實,緊緊圍繞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開展工作,黨建工作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優勢與競爭力才能得到彰顯。
正確處理好穩定與和諧關系,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企業管理的本質是對人的管理?;旌纤兄破髽I黨建工作不僅要為企業承擔理順分歧、化解矛盾的“維穩”工作,還要為企業營造彼此真誠、友善的和諧人際關系,這是較之國企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與需要的突破點。維護和諧方面,企業黨組織要重視職工人文關懷,職工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素養培養,將解決職工心理健康、學習、生活等問題納入黨組織活動中,深化、創新“人本管理”,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通過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解決從嚴治黨形勢下與市場經濟環境下黨員的信仰和職工的價值觀問題,促進職工積極參與改革,支持企業發展。在“維穩”方面,要發揮自身獨特的向心力作用與在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的方向引領和組織監督保障作用,協調、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處理好各種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從企業整體和長遠利益高度,確保企業利益、股東利益和職工利益有機統一,促進企業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