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四次華麗轉身的精神品格(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 劉全
度量大如海 意志堅如鋼
——朱德四次華麗轉身的精神品格(下)
·文 劉全

紀念朱德 誕辰130周年
井岡山會師后,朱德和毛澤東指揮部隊多次戰勝國民黨軍的“進剿”“會剿”,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0年8月,朱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承擔起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武裝斗爭的重任。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后,朱德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面對在戰場上,不斷擴大規模的敵軍優勢兵力,朱德先后同毛澤東、周恩來一起指揮紅軍戰勝了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四次大規模軍事“圍剿”。
1934年10月,48歲的朱德參加長征。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后,作為毛澤東的有力助手,朱德以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一職參與了戰略方針的制定,并具體指揮紅軍為之奮斗。他協助毛澤東率紅軍四渡赤水、三入四川,擺脫了蔣介石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成就了毛澤東一生的得意之筆,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在四川境內的長征中,朱德處境十分困難,但他力克艱險,為維護黨和紅軍統一作出巨大貢獻。1935年6月,紅一、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后,在下一步戰略問題上,張國燾逐步背離黨中央的正確路線,個人野心膨脹,公然伸手向黨要權。8月初,黨中央在沙窩舉行政治局會議,正式形成北上的戰略方針。會后,紅一、四方面軍混編為左、右路軍,右路軍在中共中央領導下繼續北上,左路軍以四方面軍為主,由朱德、張國燾、劉伯承負責指揮北上,朱德由此展開長達14個月反對張國燾分裂主義的艱難斗爭。先是1935年9月3日,張國燾借口噶曲河漲水拒不率部北上,并公開提出南下川康邊。朱德聞訊派人測得河水不深,決定率軍東渡。當夜,張國燾扣押朱德,逼迫朱德譴責中央北上決議,朱德堅定地回答:“中央關于北上抗日的決議是我舉手通過的,我決不反對它!你愿意槍斃就槍斃,我決不接受命令!”隨后,張國燾在阿壩硬逼朱德承認北上是退卻逃跑。朱德反擊回答:“我是共產黨員,黨的決議案我就執行,就是殺死我,決議案我也同意。”由于朱德的堅決抵制和個人威望,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始終未能得逞。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會師后,朱德及時宣傳黨中央北上方針,在甘孜會議上,他嚴肅批評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錯誤。幾經曲折,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朱德最終迫使張國燾同意北上。朱德同張國燾的分裂主義斗爭表現了共產黨員堅強的紀律性和自我犧牲精神。后來,毛澤東稱贊朱德“臨大節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后,朱德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率領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協同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斗的勝利,爾后指揮八路軍各部深入敵后,開展游擊戰爭,建立和擴大了許多抗日根據地。他曾先后兼任第二戰區東路軍總指揮和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指揮所轄部分國民黨軍隊與八路軍共同作戰,維護了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局面。1940年5月,朱德返回延安,提出“南泥灣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以打破國民黨對陜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1945年4至6月,他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朱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在解放戰爭中,朱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1947年3月,朱德同劉少奇等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到華北進行中央委托的工作。他親臨華北前線指導作戰,取得了清風店、石家莊戰役的勝利,開創了攻克堅固設防城市的先例。在戰略決戰階段,他協助毛澤東組織和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4月,他和毛澤東一起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長江南下的作戰命令,最后推翻了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統治。

朱德紀念館全景。
在長期的軍事生涯特別是革命戰爭的實踐中,朱德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并逐步形成一整套適合人民軍隊建設和作戰需要的關于帶兵、練兵、養兵、用兵等重大軍事問題的理性認識,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朱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并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作為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朱德踐行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終身的誓言,服從黨的安排,在不同崗位上為黨和人民繼續奉獻。
朱德是黨的第一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在擔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期間,朱德提出了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系統理論,包括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導方針、具體措施與方法、基本原則等內容。留下“如果有一部分甚至即使是很少數的黨員有不好的言行,那就會破壞黨的戰斗力,降低黨在群眾中的威望”“黨內的教育工作與執行紀律相結合”等在今天仍有重要意義和鮮活生命力的光輝黨建思想,為黨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1956年9月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朱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1958年11月召開的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他不再做下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會議接受毛澤東的這個建議。誰來擔任國家主席呢?朱德提議由劉少奇擔任。他在12月29日給當時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鄧小平和書記處寫的信中說:“你給我組織部、統戰部對二屆人大常委提名候選人名單一份,我同意。我提議以劉少奇同志作為國家主席候選人更為適當。他的威望、能力對人民革命事業的忠誠,為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革命人民所敬仰。因此,名單中委員長一席可再考慮,以便整體的安排。至于我的工作,歷來聽黨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無顧慮。”這封信言辭懇切,充分體現了朱德的高風亮節和度量胸懷。在1959年4月舉行的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73歲的朱德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此后,朱德又連續當選為第三屆、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前后共17年。朱德在擔任委員長后,盡管他年事已高,但仍十分勤勉,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親自主持了170多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每次會議召開前,他都要對審議的議案和程序,認真地進行研究和安排,并提前到會,詳細了解會議的準備情況,同副委員長們商談有關問題。
期間,為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他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調查研究,包括6次回四川視察,對發展工業、礦業、農業、商業、外貿、財政、交通等各項事業,都提出過不少中肯的意見和重要的主張。他還多次出國訪問、會見外國領導人,增進了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友誼。
在漫長革命生涯中,朱德從不動搖,總是立場堅定,表現出革命者的堅強意志;他顧全大局,注意團結,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不愧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作者單位: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 (責編:李卉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