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海淞
【摘 要】課堂“留白”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在實際運用中可與作業單相結合,利用作業單優化自學環節,增強互動交流,充分實踐“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也應為課堂“留白”提供時間保障,依據學情適時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關鍵詞】作業 導學 以生為本 留白
課堂“留白”是一種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一種對課堂內師生活動和課程內容的布局與調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中國畫慣用的“留白”這一手法融入課堂,可有效解決課程內容過滿、設計環節過多、教師強勢把控、學生被動學習等教學問題。因此,每堂語文課都至少要有10分鐘左右的“留白”,即教師停止集體授課,學生進行較為獨立的語文學習實踐,以充分鍛練與提升語文能力。其間,教師精妙的作業導學是以生為本有效“留白”的重要依托。下面以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數星星的孩子》一課的作業導學為例,談談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有效“留白”。
一、“留白”的依托:設計“三色作業單”,強化自學
語文課堂“留白”的“十分鐘”,所呼吁的是學生積極自主地開展有效學習與語文活動,或查漏補缺,或伙伴交流,或團隊合作,或展示能力,或發展興趣……其學習與活動的具體內容是多元、靈活、互動且能夠促進其語文能力發展與素養提升的。教師在停止集體授課、退出教學主導的這一過程中,不能是完全放任不管或者是低效低能的。而要做到這點,教師在課前備課時,還要肯花工夫進行“留白”時的充分預設。思考和整合文本特點、教學目標及學情等多種教學因素,精心設計課堂“作業單”,就可讓“留白”不白留。
《數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傳統老課文。許多教師自己小時候就學過這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就會按部就班地讀讀寫寫演演,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學得被動低效。而為“留白”而設的“三色作業單”則能在導入、品讀、練習等教學常態環節以“語文闖關”的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
(一)我會預習:預習反饋,自我檢測
第一關紅色學習單的“留白”引領學生對課前預習進行自我檢測。學生將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讀給同桌聽,圈出難認的生字記一記,把課文人物連一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隨機教學課文生字新詞,并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學生全員參與作業,全面進行自我檢測,并在交流互動過程中為自己查漏補缺。
(二)我會讀書:讀書思考,自我展示
第二關黃色學習單的“留白”則在學生自主思考讀書方法的基礎上,設計利用“想象”“做動作”“分角色”等三種方法分別讀好課文相應的三個語段。首先一起討論三種方法與語句的關聯,理解句子的表達特點與方法,然后進行自主朗讀練習,最后展示自己的朗讀練習成果,并進行集體交流與欣賞評價。這樣,引領學生以讀為手段,在讀中理解句子意思,在讀中發現句子特點,在讀中感悟人物品格;同時又以讀為目標,閉眼想象讀,做動作表演讀,分角色體驗讀,興趣盎然、自覺自主地讀出不同形式,讀得不同方法,積累生動語言,提高讀的能力。
(三)我會寫字:寫好生字,自主練習
第三關藍色學習單的“留白”是引領學生自主寫好生字。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具有較好的書寫能力,該作業單用星號標示出明確注意生字結構、抓住關鍵筆畫、做到筆畫工整等要求,激勵學生自覺達成目標;并設計第二個跳躍小關,如果第一小題就達成三星要求,則可跳過第二小關,激勵學生以更為認真的態度投入書寫;第三小關的生字填寫,則是告訴學生,生字不但要會寫還要會用,那才算真正學會。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也有了可以期待的減負過程,更獲得學以致用的學法啟迪,可謂一舉多得。
二、“留白”的保障:完成“三色作業單”,有“減”有“等”
課堂“留白”的“十分鐘”,并非是一段確切的時間。它可長可短,可以放于課堂的任何一個時段之中,也可集中呈現。將它明確化,是為了呼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意識地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留白”,要保障平均每節課至少近四分之一的時間是完全屬于學生的。這些時間該從何而來?如何保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做到“減一減”“等一等”。
(一)“減一減”教師無意義的教學活動
“減一減”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減去自己“一堂講”和學生“被動答”等無意義的教學活動,為“留白”省出時間。“減”是為了“增”,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有了時間上的保障。
教師要減少瑣碎強勢的語言干擾和低效的活動組織,增加學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和自主活動。在《數星星的孩子》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一處長篇大論,對于課堂的導入、內容的過渡、作業的講解、評價的反饋、問題的啟發等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盡量精簡教學語言;對于內容的理解、語言的品味、人物的揣摩、思想的感悟等個性化認知,教師努力不說或盡量少說,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充分交流想法,保障學生有更多時間進行學習實踐。本堂課上學生完成“三色作業單”的“留白”自主實踐時間,分別設定了3分鐘、3分鐘和5分鐘的最低限度,以保證學生能充分展開預習檢測、讀書展示和書寫生字等語文實踐活動,進而鍛練語文能力。
(二)“等一等”在努力學習的學生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耐心與期待,在學生遇到難題、需要思考的時候,留出片刻的“白”,微笑著“等一等”,并給予指導,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不斷激發其學習的自信。它應該貫穿于課堂始終,滲透于每一個環節。學生在“三色作業單”引領下自主開展語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認真巡視,對學有困難或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并仔細確認是否每個學生都已完成自學任務。對于速度快的,提醒可以再認讀生字新詞,爭取每個語句朗讀都拿到五星,再進行書寫比照爭取個個生字達成三星;對于速度慢的,微笑著告訴學生“不要急,我們等你,老師再給你一分鐘……”課堂上,當學生“留白”的實際時間超出了預計時,教師沒有急躁與催促,而是微笑地進行鼓勵,細致地發現問題,耐心地進行幫扶。這樣的“留白”,目中有人,尊重學情;心中有愛,細致入微;教學得法,張弛有度;和諧向上,其樂融融。
三、“留白”的關鍵:“三色作業單”換位,順學而導
“換一換”是“留白”的關鍵。教師要努力轉換以自己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順學而導。《數星星的孩子》一課的教學,教師每一次的教都以學生的學為基礎,教師沒有強勢的課堂把控,有的只是依據學情需要的適時引導與靈活點撥。
(一)換掉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
教師要努力改變備課忽視學情、設計只體現自己如何演繹教學等弊端,備課時充分了解學情,找準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課堂上明確目標,直奔重難點,教師“少講、少問”,學生“多說、多練”;課后教師自我反思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與主動性,并就下節課如何揚長避短進行整改。就如本課的課前準備,教師除了設計教案,更要依據學生年齡特征、學習情況、文本特點及教學目標,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三色作業單”以有效“留白”。課堂上有了“三色作業單”的引領,哪怕換作其他任何一個教師上,甚至沒有教師上,學生自己也能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教師“導”的是課外的功夫,而“主”的卻是學生課內的地位。
(二)換回以生為本的教學方式
課堂以生為本的“留白”,要求語文教師課前就必須時時考慮學生,努力激發其學習的欲望;課中處處讓著學生,把學生的學擺在首位;課后次次引著學生,不斷點燃學生繼續求知的熱情。課堂中以學生的學情主導著教學,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獲。教師需要思考與預設的是,如何順學而導,以學定教;如何抓大放小,突破重點;如何面向全體,有所提升。《數星星的孩子》一課的板塊式教學,可見一斑。
第一板塊:完成紅色學習單——預習反饋,整體感知,初學生字新詞。
1.明確學習要求,學生興致勃勃地準備迎接課堂語文闖關。(1分鐘)
2.伙伴合作,學生完成紅色闖關單的“預習檢測”,自學生字新詞,自主感知全文。(“留白”3~5分鐘)
3.根據學生闖關情況,教學難讀難認的生字(比如“衡”),梳理課文大意。(4~6分鐘)
第二板塊:完成黃色學習單——理解感受,讀好課文,隨文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讀好課文的方法。(3分鐘)
2.學生交流討論,理解感受“想象、做動作、分角色”等不同讀書方法與語句特點的聯系,教師隨機教學“撒”等生字。(5分鐘)
3.學生自主練習,伙伴合作學習,朗讀背誦語句,爭取成為黃色闖關單的五星朗讀小能手。(“留白”3~5分鐘)
4.學生展示想象讀、表演讀和分角色讀,感受星空的美麗和張衡的品格,感悟語言的生動形象與表達特點。(5~7分鐘)
第三板塊:完成藍色學習單——書寫生字,學以致用,交流學習收獲。
1.學生自主完成藍色闖關單的第一小關,對照寫字要求,認真書寫生字,爭取跳過其中的第二小關。(“留白”3~4分鐘)
2.集體交流展示生字書寫,學生自己比照寫字的“三星”要求,進行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3分鐘)
3.電腦范寫難寫字“數”和“珍”,學生有選擇地自主完成第二小關和第三小關,將寫好的生字填入句子,嘗試運用。(“留白”2~3分鐘)
4.學生根據三次語文闖關,交流課堂學習收獲,懂得認真預習、讀好書和寫好字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性。(2分鐘)
40分鐘一堂課,每個板塊基本都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其中為學生“留白”完成“三色作業單”的時間為15分鐘左右,學生展開了充分自主又相互合作的學習,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巡視點撥,發現主要問題,確定教學的重難點,選擇解決問題的典型范例。而后交流展示時間為25分鐘左右,其中大部分時間也由學生代表進行匯報與展示,其他學生再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教師順勢點撥引導,加強學生對生字新詞的學習與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整堂課可謂都是學生說了算,是學生在真正地學習、思考、實踐與收獲。
四、“留白”的成效:“三色作業單”激發,“秀”出能力
“秀一秀”是“留白”的成效展示環節,讓學生通過“留白”,秀出自己的知識、能力與個性才情,進行充分的自我探索、自主構建和自由展示,以實現自我提升與共同進步。學生的“秀一秀”既可以是課中的幾分鐘,也可以是學習后的整節課,形式不拘,按需而“秀”。
(一)秀出所學知識
在“留白”的時間里,學生可以自信展示自己課前、課中或課后所學的知識。比如,教師在上課前,引導學生自行預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獨立思考并提前實踐;課始時學生暢所欲言或交流展示,教師既可以從中充分了解學情,有的放矢地引導組織下一階段的教學,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形成良性循環,更好促進其學習能力的形成。如《數星星的孩子》教學第一板塊“紅色學習單”中的預習反饋環節,常現于“留白”課堂,已成為師生都十分喜愛的一項教學活動。
(二)秀出學習能力
“秀一秀”既展示了學生的預習效果,又培養了其能力。本課第三板塊的寫字環節就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書寫能力。教師努力做到“先學后教”,在學生寫字之前除了明確闖關要求,不曾作任何指導。學生斗志昂揚闖過最后一關,根據“藍色作業單”中寫字的三星要求,認真觀察生字的結構和田字格中的關鍵筆畫,進行臨摹、比照、評價、書寫修改與運用。在此過程中,有用心的讀與寫,有相互的比與改,有快樂的學與用,學生既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閱讀、觀察、書寫、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以及文字應用等方面的水平,又充分鍛煉與提高了自己多方面的語文能力。
(三)秀出個性才情
“秀一秀”還是學生個性與才情精彩紛呈的展示舞臺。本課第二板塊以“黃色作業單”引領的教學中,學生思考討論朗讀的方法,理解感受文本句子的特點,課堂上進行了聲情并茂、各具特色的朗讀展示:閉上眼睛想象著“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美美地讀;邊做著動作學“小張衡靠著奶奶數星星”邊朗讀;分角色朗讀奶奶和小張衡的對話,將兩個人的有問有答讀得清清楚楚……這樣的朗讀展示,不僅“秀”出了學生各自不同的朗讀表達與個性演繹,還“秀”出了文本的寫作秘妙與人物的優秀品格,讓學生的情、語言的妙與人物的心悄然融合,讓語文課堂有情有趣、有文有人。《數星星的孩子》一課三次闖關,本身也是學生“秀”的過程。“秀一秀”讓學生感到語文學習是一件既好玩有趣又可以獲得知識的事。
紅黃藍“三原色”自主作業單,從預習檢測、閱讀思考、實踐練習等三個不同側重點,傳達給學生關于預習、讀書、寫字的語文學習方法,樹立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促進他們各項語文能力的發展。“留白”課堂的紅黃藍“三原色”作業單,不管是在形象直觀的色彩上,還是語文學習的實質上,都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五彩繽紛。
(浙江省杭州市濮家小學教育集團 3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