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延補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提問,是常見和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否懂得提問的技巧,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效果,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提問的技巧:有目的性地提出問題;有層次地提出問題;來比較法來提問;發現學生的興趣點來設問;聯系社會熱點話題來提問;提問要有針對性;學生自主提問、互問互答。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提問;有目的;有層次;比較法;學生興趣點;社會熱點;針對性;自主提問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師生互動的教與學的過程,教學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而課堂提問是常用和很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之一,它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方式,也容易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能否懂得提問的技巧,將對課堂的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本人將結合長期以來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提問的技巧。
一、有目的性地設計和提出問題,這種課堂提問方式能有效推進課堂教學活動
如在講授八年級人教版《思想品德》下冊第五課?“尊重和維護隱私權”這一部份時,我結合本框題中的重難點知識,來進行有目的性地設計和提出問題:(1)為什么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隱私權?(這不僅是道德要求也是懂得依法維護他人隱私權的表現)。(2)怎樣維護自己的隱私權?(3)如何尊重和維護他人的隱私權?設計和提出這些問題既能復習和強化上節課所講人人都有隱私(要有尊重和維護隱私意識),又很自然地過渡和推進到本節課要講的重點知識的教學活動(懂得尊重和維護自己以及他人的隱私權的具體做法)。這樣有目的性地設計和提出問題的課堂提問方式,既能及時幫助學生鞏固所學重點舊知,又能有效有利開啟新課的教學活動。
二、有層次地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全班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講解八年級人教版《思想品德》下冊第二課第二框題“公民的義務”時,我根據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水平的情況,來提出問題:(1)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2)為什么公民要履行法定義務?(意義)(3)什么是道德義務?(4)為什么公民要履行道德義務?(意義)(5)如何理解公民權利和義務的致性?這種先易后難的提問方式,提問時也將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水準來有選擇性提問不同學生,也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有選擇地主動回答自己有把握的問題,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比較提問,形象對比
在講解自信、自卑和自負這三個知識點時,教師可從它們的含義來比較。就它們的含義來說:什么是自信?(能客觀評價和認識自己,既看到自己的優點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處);什么是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什么是自負?(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事事都高人一等)。通過對它們不同含義的比較,學生能比較容易掌握他們的不同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在老師的問題提問中來更好的掌握這些知識點。這種比較提問的方式,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區分易混知識和加深對這些知識點的掌握力度。
四、發現學生的興趣點,來創設課堂提問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如果能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來進行課堂提問的設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教學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男生女生”時,我針對青少年學生從內心方面有和他人交朋友的需要和興趣,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1)歌頌友情的歌曲有哪些?(《朋友》、《友情歲月》)(2)歌頌友情的歷史典故有哪些?(管鮑之交、知音之交、羊左之交)(3)友誼在我們人生中有什么重要意義?(4)如何發展真摯的友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請學生演唱歌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調動了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交流的歷史典故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又為友情在人生中重要意義這個知識點的講解作了很好的開啟和鋪墊,最后講解如何發展真摯友誼這個知識點又顯得自然而成并且是發自學生的內心的迫切心理需求。在教學活動中,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點,并通過設問來引導學生學習,學生的良好學習效果也將是顯而易見的。
聯系社會熱點話題來提問,引導學生對教材中重難點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我在講解九年級人教版《思想品德》中的思想道德建設這個知識點時,我結合2015年全國道德模范人物評選活動(如:誠實守信模范張鳳英和邱飛榮)的先進事跡,并設置了相關提問,如開展全國道德模范人物評選活動有什么意義,我們們應怎樣向他們學習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端枷肫返隆方虒W的一顯著特點是理論聯系實際,而重大社會熱點話題經常是學生很感興趣的問題,教師在講解重難點時,如果能結合重大社會熱點話題,那將極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將有利于提高學生聯系實際材料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提問要有針對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真研討教材和《課程標準》,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來設計提問,比如在講解人教版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善于調控情緒”這一部份時,我設計了以下的問題:(1)在你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不順心事情時你會產生什么情緒?(如果一直讓不良情緒困擾你可能對你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應當盡量克服)(2)為什么情緒是可以調控的?(可以用理智來調控,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調控自己的情緒)(3)調控情緒的方法和途徑有哪些?(如注意轉移法、合理發泄法、理智控制法,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和個人的特點靈活地加以運用)。這樣的提問方式有針對性,能有效推動課堂教學的進程。
七、學生自主提問,互問互答
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是主體,學生參與度的高低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本堂課的效果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在預習課本知識的前提下,圍繞重難點知識來進行設置問題,并讓其他學生來回答,也可讓其他學生對學生的提問進行質疑甚至對其提問進行修改或否定并自己來設置問題來提問,這樣在不同意見的交流和碰撞中,既使教學更有趣又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豐富多樣,學生的互問互答方式,在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時也使學生的表現得到師生的認可,也讓學生的自尊心得到維護和滿足,自信心得到增強。
參考文獻
[1] 人教版七、八、九年級《思想品德》.
[2] 人教版《思想品德》的《課程標準》.
[3] 《中學教學參考》2012年.
[4] 《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年.
[5] 《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