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勝
隨著信息網絡的日益普及,使用網絡的青少年群體日益壯大,但他們在利用網絡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道德與法制教育滲透已成為信息技術教師的共識。作為一名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筆者在教學中始終奉行“成人才能成才”的教學理念,希望通過教學活動提高學生鑒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習慣和科學研究習慣。
網絡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
1.網絡傳播的異化思想影響中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互聯網技術使世界各國不同文化瞬息相連成為可能,迥異的文化形態、千差萬別的思想理念在網絡上或交融或沖突,使媒介文化大聚合成為可能,但其中不乏各種偏激的異化思想。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甚至可能引發偏激的行為,以致危害自身和社會。在近期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中,社交媒體對不同國家的青少年的消極影響引起了廣泛關注。
2.網絡傳播的垃圾信息易混淆中學生的視聽
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學術信息、娛樂信息、經濟信息以及各種各樣的不良信息混雜在一起,使其成為了信息萬花筒。垃圾信息充斥于網絡,使中學生時時處于被不良信息侵襲的危險中,其身心健康易受到危害。
3.網絡傳播的伴生品毒害了中學生的心靈
網絡空間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他們對網絡極度迷戀,網絡上癮癥、網絡孤獨癥、網絡詐騙等網絡傳播的伴生品就應運而生,因此中學生沉迷網絡的危害性極大已成為共識。
中學生的網絡道德與法制意識的培養
1.網絡傳播中急需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首先應主動學習網絡知識,了解網絡,同時提高自身的網絡法制道德修養,做好學生網絡法制道德教育的模范。
2.疏與堵并舉是培養中學生健康的網絡道德和法制意識的重要手段
對中學生來說,堵只能解決表面問題,要從思想上根本解決問題,教師必須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掌握他們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疏導。
例如,在講解黑客技術時,教師可在教授網絡知識時輔以實例,讓學生明白黑客技術既有攻擊性,又有防護性,無所謂好壞,關鍵在于使用者使用它的目的以及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如果用在國防、網絡安全等方面,這種信息技術行為就是有利的、積極的;反之,使用黑客技術攻擊他人、侵占他人利益、進行不法活動,對社會、對他人造成重大危害,就是有害的。由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黑客技術進行全面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防范意識。
又如,對于學生如何看待游戲這一問題,教師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游戲,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引導學生對待游戲,這是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直面的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玩一些寓教于樂的游戲,對他們進行正確的世界觀熏陶。網絡上也不乏優秀的游戲,只要主題健康,有益于學生發展,都可以向學生推薦,但也應注意引導他們把握適時的“度”,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
3.幫助學生樹立遵守信息法律法規的法制意識
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與信息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法制觀念,養成在信息活動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與行為習慣。筆者曾選取近期發生的網絡犯罪典型案例及審判結果視頻,定期在課堂播放。這種直觀教育的效果,明顯好于法律條文的說教,學生也更易接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法律意識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升。
4.培養學生鑒別與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提高學生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使學生能自覺選擇正確信息,抵制黃色信息、反動信息、封建迷信信息以及各種低俗、下流的垃圾信息的侵害,讓學生自覺意識到維護信息活動正常秩序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2016年的開學之初,筆者針對徐玉玉案專門在一節課中用十分鐘將剪輯好的視頻制作成微課。因課堂時間有限并未講評,只要求學生在課后整理、搜集網絡騙術種類及防范技巧,并分享到自己班級網頁或者QQ群、微信群及好友圈。結果學生人人參與,熱情高漲,并帶動家長也了解了各種騙術,極大地提高了防范意識。在這種課堂活動向家庭延伸的過程中,學生極大地提升了去偽存真、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大增強了自身的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