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晴波
“學為中心”就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獲取知識。教師的主要職責不是灌輸已有的知識,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為他們提供學習方向引領。學生在興趣驅使以及教師的指導下有選擇地獲取知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培養了他們觀察、發現、研究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微課是以微視頻為主要載體,打破傳統的課堂結構知識體系,將知識點進行細化、形象化、透徹化教學的一種方式,它是傳統課堂教學形式的有效補充,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微課的特點及其作用
微課與一般的課堂教學設計不同。“短、小、精、悍”是微課的主要特點。
1.激發學習興趣
微課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共享優秀資源,對學生知識的鞏固、遷移、拓展都有很大的幫助。科學合理地使用微課進行教學,能使小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集中注意力,顯著提升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2.適于分層教學
學生學習基礎、能力和方式的差異在傳統課堂中往往難以被顧及,而使用微課時,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來點播視頻,而且能自由調節播放速度,這樣能更好地掌握課堂的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效率。
3.提高自學能力
學生觀看微課后,積極思考和實踐,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同時,師生互動的微課學習方式更有益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以微課助力“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
《機器人賽跑》是寧波版小學信息技術第四冊第15課的內容,本課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機器人仿真軟件的循環、判斷功能,實現機器人繞賽道行走,很有趣,也很有挑戰性。傳統課堂中,教師一般先分析、示范,再讓學生操作,但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這次筆者嘗試用微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
1.導入
師:生命在于運動,機器人也想馳騁賽場,比試高低,你能編寫程序控制機器人沿紅色跑道行走嗎?今天我們就借用微課來幫助我們學習。(教師把微視頻發送到學生電腦桌面上)
2.觀看微課
學生打開微視頻,自主觀看微課內容,了解本課的重難點。
3.帶著問題觀看微課
教師出示以下兩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第二次觀看微課。
①機器人完成這個任務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②如何讓機器人根據場地不同的色帶執行不同的動作?
4.集體觀看微課
結合剛才的兩個問題,或者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微課的相關部分進行播放,并組織集體觀看、討論,著力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①假定機器人沿跑道逆時針方向走,會出現什么情況?(灰度傳感器檢測到紅色,則機器人前進一步;白色—機器人在跑道內側—右轉;黑色—跑道外側—左轉)
②假定機器人沿跑道順時針方向走,又該怎么改變呢?(學生說一說方法,猜測、調試、驗證)
③根據對任務的分析,判斷色帶需要重復執行,因此我們需要用到什么結構?(選用“永遠循環”模塊和“地面檢測”模塊)
④分別找出以下內容的對應模塊。(灰度傳感器檢測到紅色,則機器人前進一步—地面檢測—灰度值170;白色—機器人在跑道內側—右轉—灰度值0;黑色—跑道外側—左轉—灰度值255)
5.學生調試運行
根據微課和剛才討論的內容,學生嘗試制作“機器人賽跑”的程序,并進行仿真練習,如果遇到問題,還可以繼續觀看微課中的相關片段。另外,尤其要注意的是,當機器人在紅色色帶上時,每“前進”一步就要檢測一次,并且這一步不能太大,否則可能偏離紅色色帶太遠;同時,在紅色色帶時,機器人“轉向”的角度也不能太大。
程序是否能夠控制機器人完成任務,還需要師生根據運行效果,對程序或程序中某些模塊的參數進行修改。
6.小結評價
師:我們已經完成了機器人賽跑的制作,現在進入仿真環境,讓機器人圍著跑道跑起來。
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機器人賽跑”的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提問和自主解答,充分體現了“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
微課在“學為中心”課堂教學中的注意點
實施微課能促進學生有效自主學習,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可以讓學生按需學習,既能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但在微課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以突破重難點為出發點
教師要對整個知識體系中的重難點有全面認識,要進行細致分析,制作微課學習知識點,并運用類比、遷移等方法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注重方法的實用性,使學生高效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
2.要與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
有效課堂是師生共同創造的。錄制的教學視頻無論有多精彩,預設與生成都會有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微課要與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在課前、課中或課后嘗試應用微課開展教學。微課還可以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教師的微視頻供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最前沿的知識,以適應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的需求。
3.要開發多種微課程資源
微課作為一種資源存在,也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微課可以用于導入,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也可以用于解決疑難問題。教師要開發多種微教學資源,如“微視頻”“微教案”“微課件”“微習題”“微反思”等輔助性教學資源;教育相關部門要加強技術支持,建設微課學習平臺,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平臺應該具備異步在線討論功能,讓在線學習的師生可以共同為有疑問的學習者解惑。
4.微課使用也需且行且思
在微課使用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①微課制作考驗教師的設計制作能力,從設計到后期完善,一個5分鐘的微課可能需要花費5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對一線教師來說的確是個考驗。②不擅于提問和主動性不強的學生限制了翻轉課堂效能的發揮。特別是高學段的學生舉手發言不積極,對翻轉課堂中重要的互動環節提出了挑戰,需要教師做更多的鋪墊和引導。③把微課與傳統課件進行無縫銜接和融合。如何把微課的制作和課件的制作很好地進行銜接和融合,如何實現優勢互補真正提高課堂效益,是教師所面臨的問題。還有其他的一些問題,如是否所有的知識點都要做微課、哪些知識點最適合用微課來展示、是否要給學生留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這些問題都值得教師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