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下半年,印機行業的主要經濟指標普遍下滑,說明企業轉型的艱難性和結構調整的長期性,要走出困境,堅定信心,走好新時期的長征路。
2016年1~3季度企業經營運行質量特點
從1~3季度的8項指標看,同比普遍下降,3季度與2季度環比降多增少。
2016年1~3季度企業具體經營情況分析
1.七成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下降
1~3季度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的企業有15家,占30%;下降的企業有35家,占70%;利潤總額增長的企業有16家,占32%;持平1家,占2%;無利潤1家,占2%;虧損企業14家,占28%;下降企業18家,占36%。從統計的數據看收入和利潤增長的多數是印后企業。
2.“雙增”企業表現突出
1~3季度的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雙增”企業有9家,占總數的18%,具體情況見圖1和圖2。
從圖1看,產品銷售收入第一名是國望集團,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3.2%,銷售量增長40臺/1932萬元。從2季度起,陜西北人、精密達、菏澤生建、溫州科強等企業持續增長,實屬不易,為這些企業點贊。
從圖2看,陜西北人利潤增長533.8%,增長幅度顯著,是企業多年注重新產品研發及擴大國內外市場的成果。2季度利潤大幅增加,3季度仍保持高增長,為企業增收創利。
3.新產品的研發促進產品結構調整
行業中有不少企業新產品產值增長較高,新產品產值占總產值50%以上的企業有29家,占總數的58%。分別是:江蘇方邦100%、安徽華印100%、玉田誠遠99.5%、江西中景99.0%、德陽利通97.6%、上海新星93.0%、大族冠華93.0%、杭州科雷91.4%、浙江藍寶90.4%、濰坊東航90.9%、陜西北人82.1%、精密達80.0%、浙江通業78.3%、天津長榮77.6%、濰坊華田77.1%、淮南耀華76.9%、上海紫明76.1%、國望集團75.3%、溫州正博75.0%、上海華太70.0%、超越離合器65.1%、北人集團62.7%、浙江華岳60.1%、南通羅蘭60.0%、汕樟輕工59.0%、上海德拉根57.2%、玉田盛田56.7%、青島瑞普56.2%、威海濱田51.9%,其中,江蘇方邦和安徽華印都是百分百的增長。這些企業為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促進產品的多元化和產業化,創造出新的價值。
4.印前和印后產品是出口的主力軍
1~3季度出口企業有35家,其中,出口交貨值占銷售收入20%以上的企業有12家,占出口企業的34%,這些企業是:江蘇方邦75.7%、杭州科雷61.3%、玉田興業40.0%、上海新星37.0%、濰坊華田36.8%、瑞安華威31.8%、上海德位根29.8%、溫州正博29.4%、溫州科強26.8%、廣東歐格24.9%、國望集團24.7%、浙江藍寶22.8%。出口交貨值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見圖3。
5.銷售結構調整,提高服務性收入
隨著服務型業務的不斷拓展,企業努力開發新的經營渠道,增加服務性收入,為企業贏利創收。如圖4,服務性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是:菏澤生建63.19%、高斯圖文25.79%、天澤太行占30.14%、玉田盛田13.6%、青島瑞普6.2%、浙江通業0.2%,共6家企業。
6.平張紙膠印機企業經營運行指標普遍不佳
平張紙膠印機企業經營運行指標如表2所示。
2016年1~3季度工業運行質量綜合指數
如表3,綜合指數與同期比上升9.26個百分點,和2季度一樣是創利水平提高。1~3季度綜合指數是70.91,與國標準值相差29.09%,影響整個指標的主要是總資產貢獻率,1~3季度僅為4.86%,與國家標準值相差7.14%,另外影響指標的還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等指標。
2016年1~3季度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排序
2016年1~3季度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排序如表4~12所示。

產品出口為企業增添新活力資料鏈接:2016年1~8月印刷設備及器材進出口情況分析
在調整產品結構、企業升級轉型時期,印機行業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連續幾年下滑不止,但唯有產品出口指標還是處在起伏不大的平穩局面。面對國際需求的大市場以及國內制造水平的提升變優,印機產品向出口轉型的發展空間大、前景好。
2016年9月13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業生產數據顯示:8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9%,增速較7月加快1.6個百分點,今年出口回升勢頭得以延續,1~8月的出口交貨值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能保持出口正增長的國家并不多見,而中國出口連續6個月的正增長,更給低迷的全球貿易增添了“一抹亮色”。
1.2016年1~8月印刷設備及器材進口減少、出口增加
如表13,2016年1~8月印刷設備及器材進出口29.6487億美元,同比下降3.68%;其中進口13.3870億美元,同比下降10.00%;出口16.2617億美元,同比增長2.23%。1~8月累計貿易順差2.8747億美元。
①進口情況
如圖5,2016年1~8月印刷設備進口10.7724億美元,同比下降12.62%,與去年同期相比,僅有輔機零件進口處于增長態勢,增幅為14.24%,其他均為下滑狀態。印前設備下滑24.05%,印后設備下滑6.45%,印刷機整體下滑22.74%,其中膠印機下滑34.02%,數字印刷機下滑15.88%,其他常規印刷機增長4.07%。
2016年1~8月印刷器材進口2.6146億美元,同比增長2.71%,與去年同期相比,噴墨墨水增長28.15%,柔性樹脂版增長19.55%,印刷油墨下滑3.79%,膠印版材下滑40.74%,與膠印機進口下滑幾乎類似。
②出口情況
如圖6,2016年1~8月印刷設備出口11.7418億美元,同比增長4.72%,與去年同期相比,印前設備增長4.33%,印后設備增長8.06%,印刷機增長1.30%,輔機零件增長15.23%,均為增長態勢。但印刷機中僅數字印刷機為增長態勢,幅度為5.29%,膠印機則下滑18.12%,其他常規印刷機下滑3.05%。
2016年1~8月印刷器材出口4.5199億美元,同比下滑3.74%,其中柔性樹脂版增長53.42%,噴墨墨水增長37.28%,印刷油墨下滑13.14%,膠印版材下滑5.42%。
③進出口情況分析
8月,進出口形勢是今年8個月以來的最好狀態,進出口總值創今年最高,高出1~8月的月均進出口金額14.2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金額最高,高出月均出口金額18.92個百分點,其次是進口金額高出月均進口金額8.6個百分點。
8月膠印機進口金額創今年新高,達到了0.4211億美元,但全年膠印機進口較去年會有較大幅度下滑,預計今年的進口金額是4億美元左右;8月輔機零件的進口金額為0.4401億美元,是今年的平均水平,預計今年的進口金額將達5億美元,較去年會有較大幅度上升。由此看來,今年輔機零件進口金額超過膠印機進口金額的趨勢已成定局。
今年1~8月膠印機進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34.02%,與膠印密切相關的印前設備下滑24.05%,油墨下滑3.79%,盡管金額有上下波動,但仍不能改變整體下滑的態勢;數字印刷機進口下滑15.88%,表明人們仍在觀望和等待;其他常規印刷機進口增長4.07%及柔性版進口增長19.68%,或許代表了目前印刷企業調整產品結構中作出的選擇。
2.國內外形勢有利于企業產品的出口
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去年的6.2到今年的6.5,特別是今年7月以來多次逼近6.7關口。由于出口企業的許多訂單都是以美元計價,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會對企業的業績產生積極的作用,也會增加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因此,國際形勢有利于企業通過產品出口獲取更大利潤。
同時中國政府為促進出口,先后出臺并實施了10多項促進外貿穩增長的政策和舉措,近3年來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部署穩定外貿工作,堅持遠近結合、統籌兼顧,既注重穩增長也注重調結構、轉方式,在補短板的同時不斷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其中出口退稅政策作為一項出口財政激勵機制,為出口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實惠,加大了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信心。
3.產品出口為印機企業帶來新活力
近年來國內外印刷市場的蕭條使印機企業走入困境,在印刷設備總體銷售量逐年下滑的形勢下,一些企業的海外市場銷售量占總銷售量的比例穩中有升。如圖7和圖8,從2012年至2016年3季度的印機行業銷售數據可以看出,產品銷售收入連續下滑,而出口交貨值基本平穩且有小幅上漲,出口交貨值與產品銷售收入的比值呈上升趨勢。
通過對2012年至2016年3季度印機行業中較典型且出口業績較好的部分企業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印刷設備的出口中,印前設備的出口交貨值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一直較高,雖然有起有落但一直在50%以上;印刷設備的出口一直比較低迷,總體呈下降趨勢;印后設備的出口呈平穩增長趨勢(如圖9)。
通過對一些出口企業的調研,歸納近幾年國際市場對印刷設備類型的需求和細分市場的需求如下。
①設備類型需求
印前設備:縮短印刷準備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和印刷質量的高自動化印前設備深受海外市場的歡迎,如計算機直接制版機等。
印刷設備:包裝行業的發展促使包裝印刷設備的需求有增無減,目前包裝印刷設備是包裝行業的必須品且無可替代,因此包裝印刷設備在出口產品中占較大比重,如:凹版印刷機、柔版印刷機、多功能單張紙印刷機等。同時功能配置齊全、自動化程度高的單張紙多色膠印機和卷筒紙書刊印刷機等設備也一定的需求。
印后設備:與包裝印刷設備一樣,包裝印后設備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如模切機、激光模切機、模切壓痕機、燙金機、制袋機、覆面機、噴碼機等。
②細分市場需求
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全球印刷業的布局也作出了調整,先進國家的產品質優價也高,在經濟不景氣的大氣候下,客戶的謹慎投資也給具有良好性價比、技術支持全面、服務周到的中國產品帶來了機會。自動化程度高、功能配置齊全的產品更受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青睞,而適度配置、經濟實用的中端產品更受中東、非洲及東南亞等地區的歡迎。如印刷中小學課本的卷筒紙書刊印刷機、印刷包裝產品的單張紙四開及對開膠印機等。
4.向優秀的出口企業學習
從行業數據,可以看出,出口形勢較好的是那些技術領先、品質過硬的產品和管理到位、服務意識強的企業。如印前設備制造商杭州科雷等,印刷設備制造商陜西北人、大族冠華、高斯圖文等,印后設備制造商天津長榮、江蘇方邦、溫州科強、上海德拉根、溫州歐利特、溫州正博、浙江藍寶、玉田興業等,印刷器材供應商:上海新星等。
這些企業得以取得較好的出口業績,得益于:①建立海外出口銷售模式,隨國際市場的變化隨時作出調整,并需要不斷地創新。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海外市場信息并進行優先級分類、管理、跟蹤;通過多種形式拓展海外市場,如參加海外展會、在國外重點區域舉辦研討會、走訪用戶等活動。②企業重視對海外市場的培育,包括產品質量、售后服務模式以及人才隊伍的培養等。特別要發揮研發人員對技術信息敏感度較強的特點,讓研發人員走進市場、貼近用戶,為客戶量身打造滿意的產品。
5.提升企業自身實力是立足國際市場的根本
國際經濟的大環境和國家政策的推出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出口,企業應抓住機遇將外向型經濟基礎夯實。但要讓我們的產品真正在國際市場立足,為出口經濟創新升級,還要提升企業的自身實力。
①技術創新。加大對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力度和資金投入,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優化企業的產品結構,由數量競爭轉向質量競爭。發揮自身優勢,振興工匠精神,突出產品特色。
②完善標準、提高質量。出口企業要向高標準看齊,按照國際標準來制造產品,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提升企業的國際話語權。
③打造品牌、樹立形象。以標準作為企業管理和產品質量的基礎,提升產品質量,打造企業品牌,提升國際競爭力。
好產品總有立足的市場,只要我們向國際標準看齊,使技術和質量達到國際水平,努力打造國際上認可的企業品牌,印機行業就會充滿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