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錦茹+馬倩云+楊萍
藝術品復制的價值
首先,書畫藝術珍品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被藝術展、畫廊等機構或個人展覽及收藏,給世人一睹芳容的機會不多,而出于公共文化教育的目的,現存于各大博物館的大量珍貴畫作,需要經常參與展覽甚至出于文化交流的目的而經常移動,在此難免會有不必要的損傷或丟失的風險存在。國內外各類博物館出于對某些特定藏品妥善保護的目的,會與國內文化藝術品復制企業合作,利用高保真藝術品復制技術為館藏名畫做出復制品,用高仿藝術復制品來代替原作珍品進行展出,再現珍品帶給人們的歷史信息和藝術價值的同時,使原作得到更好的保護。
其次,中國畫筆墨形式的高度自律決定了學習中國畫需要從臨摹入手,對名畫的觀摩,臨摹不僅能夠提升了收藏者自身對中國畫的鑒定、鑒賞水平,還為自身風格的建立和成熟奠定了基礎。為了解決現代書畫教學中書畫臨摹的客觀需要與書畫作品的珍貴不易得之間的矛盾,許多專業類或綜合類院校將藝術復制品作為教育學生的最好教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在可以清晰地看到復制品上精湛的繪畫用筆、準確的墨色還原和細微的層次變化,近距離深刻感受到大師們精湛的繪畫技巧、原作微妙的層次變化,從而能夠深刻領悟到藝術的博大精深。當原作毀壞之后,后人可以借助這些作品感受原作,進行進一步的學術研究。
藝術品復制的現狀與趨勢
目前,國內文化藝術品復制企業就產品結構而言主要包括高仿真書畫復制、版畫復制、攝影藝術復制、裝飾品制作、禮品制作和高端藝術類圖書。除了出于保護目的與教育目的制作的高仿真藝術作品,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藝術與文化鑒賞的需要,人們也利用各式各樣的復制技術得到更多的復制作品作為禮品與裝飾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關注自身生活質量的中國人,越來越重視生活環境裝飾,重裝飾、輕裝修正逐步成為室內布置新潮流。采用高保真書畫藝術作品來作為室內裝飾材料來美化家居環境,塑造家庭文化氛圍,更能滿足人們對室內裝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而且,許多大型賓館、飯店、會所為了提升裝飾品位,營造藝術氛圍,也傾向于使用高仿真藝術作品來裝飾房間。試想一下,每年僅僅中國家庭選擇高仿真藝術作品作為佳節禮品與房屋裝飾,將會給高仿真藝術作品帶來多大的市場份額?
如表1,據《2014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統計,2014年國內藝術授權品、藝術復制品、藝術衍生品的交易額為250億元。該報告預計巨大的藝術復制市場正在形成,這一市場的規模未來可達500億~1000億元。
高仿真藝術品技術
用于藝術品復制的主要印刷技術有:膠印技術、柯羅版技術、木版水印技術、數碼技術。特別是數碼技術的應用,使得書畫復制得以實現批量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古書畫多是繪制在宣紙和絲絹上,直接用膠版印刷得到的效果不太理想。許多高仿真藝術復制的龍頭企業,為實現高質量的藝術品復制已經使用專業素養較高的技術人員采用高檔的設備,結合專業的軟件,建立起輸入、顯示、輸出的色彩管理流程。
藝術品數字稿的獲取是實現高仿真復制的關鍵。數碼相機和掃描儀是數字原稿的主要獲取設備,為使得圖像獲取設備獲得高質量的數字原稿,需要對圖像獲取設備進行色彩管理。色彩管理的核心是創建輸入ICC特性文件。實現圖像采集設備特性文件的創建首先要進行設備特征化,將設備校正至最佳狀態。通常要配合掃描軟件進行掃描儀的校準,校準的內容包括白平衡、反差、清晰度等方面。通常要關掉黑白場的設置、糾色偏的設置、銳化的設置以及一些根據圖像內容自動相應的設置等。也或者通過適當的參數調節,將掃描儀校準到最佳工作狀態,如調整反差,從而保證掃描儀線性化的準確性。所有的測量工作完成之后,通過掃描一個標準的色標實現掃描儀設備特性文件的創建。
獲取數字原稿之后,進行適當的圖像調整是不可缺少的,為保證獲取的圖像原稿能夠正確顯示,需要設定標準的顯示觀察環境,借助專業的顯示器,創建顯示設備的ICC。在校正顯示設備之前先預熱設備30分鐘以上,調整好顯示的分辨率,安裝顯示設備校準軟件,選擇測色設備,建立起設備數字驅動值與測量值之間的對應關系,創建顯示設備的特性文件。顯示器特性文件創建之前需要先校正,設定白場亮度、黑場亮度、白場顏色、顯示器的階調曲線等。
書畫藝術作品最終呈現在承印物上才是高仿真藝術作品的最終目的。最終輸出要能夠滿足色域、階調層次的復制要求。實現輸出需要在線性化之后完成輸出設備的ICC創建。借助相應的軟件和顏色測量設備,實現對輸出系統進行線性化,完成對墨量的調節,使得不同的承印物在不同的輸出要求情況下能夠完美呈現輸出設備墨水的色彩。借助色彩管理,我們已經能實現高仿真藝術作品的完美復制。
贗品與藝術品
在這種趨勢下,難免有人覺得這不是制作贗品嗎?高仿真藝術品是贗品嗎?從《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關鍵詞中對術復制品的解釋為:“藝術復制品是指經藝術創作者許可并簽名的,限量在200件以內的復制品。不包括工業化批量生產的工藝美術產品。不包括以商業廣告、產品說明、創作者自用以及其他使用目的制作、印刷、拍攝的造型藝術產品。”藝術復制品是對藝術品原作的仿制品,能夠在市場上流通出售,可以代替原作滿足特定人群的需要等。
贗品不是藝術復制品。雖然,贗品也是以實現經濟價值為目的,在藝術價值上也試圖接近原作。但是贗品不能算是藝術復制品,因為贗品雖然在外在形態、藝術價值等方面力求接近原作,但是它在出售及流通的過程中并不標明自己的復制身份,故意隱瞞仿制身份,并試圖在身份上取代原作,容易顛倒原作與復制品之間的真正關系。藝術復制品參與的是藝術復制品市場活動,購買者知道自己購買的是接近原作的復制品,而贗品參與的是藝術品市場活動,購買者是想以高價購買原作,但由于贗品隱瞞了自身的仿制身份致使消費者買到的只是仿制的贗品。制造藝術復制品與制造贗品的行為性質也是不同的。藝術復制品的制造是合法的生產活動,而制造贗品則是以假代真,是經濟犯罪行為。
藝術品復制存在的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從藝術復制品的需求來看藝術品復制將大有可為,但是藝術品復制市場本身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首先,版權問題。版權在藝術復制品行業居于核心地位,沒有版權的約束,藝術復制品市場會混亂不堪。藝術品復制企業在復制之前,復制企業需要與文博機構或畫家簽訂復制協議,約定藝術復制品的數量、價格等內容,將其納入到法律領域。如果藝術品復制企業缺乏版權意識,一旦有人追究,會在經濟與聲譽方面給藝術品復制企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次,印刷復制企業,魚龍混雜,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與市場監管機制。書畫藝術復制品行業中,包括朵云軒、雅昌、百雅軒、圣彩虹、一鼎軒等具有相當成熟的復制技術和生產經驗的龍頭制造機構,但市場中充斥著較多的還是那些中小企業,這些企業有時盲目追求利潤,工藝馬虎,材料偽劣,產品粗制濫造較多。而且上述內容中提及的較多的復制內容的來源大都來自故宮博物院等館藏機構,現在國內缺乏對于古代書畫作品版權與授權的明確規定,藝術品復制企業在與館藏機構簽署合同之后,面臨的將會是其他藝術品復制企業的仿制,對此還會面臨無法維權的尷尬。
藝術品復制市場雖然尚存在著秩序還不規范、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等不足,但就目前來看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以及發展潛力的吸引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藝術復制品制作領域,帶動著書畫藝術復制行業的發展。在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的客觀條件下,多元化的復制技術已經為大多數藝術品復制企業所掌握。這些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與優勢,除了復制中國古代的書畫作品,更積極拓展商機,對現當代藝術作品進行復制,發展更為多元的產品。我們有理由相信高保真藝術復制能給印刷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將大有可為。
作者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