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平
【摘 要】 學校管理的核心是“以生為本”“以師為本”。“以生為本”可以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燭,“以師為本”可以點燃教師的激情之火。作為校長,我們應努力將學校打造成為一個眾人劃槳的智慧團隊,讓教師生活在一個同舟共濟的溫暖集體,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人心齊,泰山移”,只有這樣,教師的激情才能迸發,團隊的正能量才能閃閃發光。
【關 鍵 詞】 學校管理;教師;激情;以生為本;以師為本
眾所周知,普通列車跑不過高鐵,只因普通列車每節車廂都靠車頭帶,皆屬“負能量”。高鐵每節車廂都有發動機,節節給力,個個有功,彰顯正能量。列車需要正能量,學校也需要正能量。作為校長,如何激發教師熱情,點燃教師激情,讓正能量在學校里無聲傳遞,閃閃發光?筆者淺談幾點做法與思考。
一、以閱讀為先導,提升文化底蘊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應該無限地相信書籍的力量。愛讀書的教師不平庸,愛讀書的學生不狹隘,愛讀書的家長不浮躁,使大家形成“與書為友”的正能量。
為著力營造文化校園、書香校園,學校可積極構建“三位一體”的讀書網絡,促進教學相長,共同進步。“三位一體”即教師以書為友,潛心鉆研,鑄造德高技精的師資隊伍;學生與書做伴,吸取營養,奠定自主發展的成長基礎;家長以書為師,學習借鑒,拓寬親子教育的知識視野。“三位一體”的讀書網絡,讓教師、學生、家長人人好讀書,個個長見識,真正做到:提升一名教師,帶動一個班級,影響一群家長。
二、以課改為契機,精湛教學技藝
為提高教師教育水平,精湛教學技藝,錘煉教學內功,讓全體教師在教學中思考,在課堂上成長,學校應堅持科研興校,課題引領,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使大家形成“勤于鉆研”的正能量。
一是做真常規教研。學校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提高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藝,促進全體教師快速成長,常規教研必須落到實處,不能走形式。
二是做實課題研究。學校健全課題管理制度,實施“小改小革課題立題”制度,課題的選擇盡量做到切口小,范圍小,目標集中,任務單純,內容專一,問題具體,抓住一點,研深研透。
三是做細青藍工程。學校啟動“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師徒結對,共同提高”的青藍工程,挑選業務能力強、專業素養高的學校領導、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當導師,與青年教師或新聘教師結成對子。導師通過跟蹤備課、聽課、教學研討為學員提供指導,學員在學科教學工作、班務工作管理等方面得到導師的指導。
三、以民主為主線,滲透學校管理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今天,學校無一例外的需更加堅守“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治校方略,將民主滲透到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尊重教師、相信教師,增強教職工主人翁責任感。讓大家覺得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而不是領導感情用事,使大家形成“依規辦事”的正能量。
第一,有效發揮少先隊的民主管理作用。根據學校工作需要,設置相關管理崗位,每年進行競爭上崗,明確職責任務。將學生的日常管理實行自主管理,大隊輔導員培訓指導、總結,學校分管領導納入教師、班主任績效考核。
第二,有效執行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教代會代表要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并由群眾民主推選,不能由校長欽定那些聽話的人作代表;會前廣開言路,充分聽取建議;會中,要將代表分成數個小組,學校領導參與其中但又不能操控小組討論會,讓群眾暢所欲言,領導可起引導作用;表決時,實行無記名投票,若某項制度或決定沒有通過,學校不得強制通過,可緩一緩,再討論,再表決。
四、以關懷為依托,增強幸福指數
教育是項細致而煩瑣的工作,學校要理解教師的不易,尊重教師的付出,關心教師的生活,可以以“四送”為依托,凝聚教師,關愛教師,讓教師工作有目標、有希望,生活有奔頭、有溫暖,使大家形成“心有集體”的正能量。
一是送去節日的問候,讓教師感受到領導的關心。逢年過節,營造節日的氣氛,送上節日的慰問,老師們會開心無比,活力倍增。
二是送去生日的祝福,讓教師感到領導的關懷。生日當天,都渴望得到親人和朋友的記掛和祝福,教師也不例外。學校工會可將全體教師的生日做好登記,待教師生日來臨時,學校送去艷麗的鮮花,祝福的蛋糕,溫馨的問候,讓教師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日,值得回味的生日。
三是送去健康的檢測,讓教師感觸到組織的溫暖。生命的意義要靠健康維系,沒有健康的身體再風光的業績也會在歲月中消弭。學校定期組織全體教職工和離退休老師,到醫院進行全面的身體健康檢查,做到早預防,早治療。
四是送去病痛的慰問,讓教師感染到集體的溫馨。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我們把教師生病住院、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納入《雙河小學教職工關懷幫扶激勵機制》。學校根據教一般住院和重特大疾病住院的區別,校長或工會主席帶去標準不同但情感相同的慰問,對教師個人或家庭親人(僅限于丈夫和子女)因重大疾病或意外導致家庭重大負擔的,學校號召全體教職工組織開展“注真情、獻愛心”捐贈活動,讓教師享受人性管理的溫馨,感受人性關懷的溫暖。
總之,學校管理的核心是“以生為本”“以師為本”。“以生為本”可以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燭,“以師為本”可以點燃教師的激情之火。作為校長,我們應該努力將學校打造成為一個眾人劃槳的智慧團隊,讓教師生活在一個同舟共濟的溫暖集體,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人心齊泰山移,只有這樣,教師的激情才能不能迸發,團隊的正能量才能閃閃發光。
【參考文獻】
[1] 姜紹強. 現代學校管理制度[M]. 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6.
[2] 石玚,李雯,王緒池. 學校管理的規范與創新[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3] 默梵. 學校管理的藝術[M]. 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