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珍
新時期,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蓬勃的發展,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提出就是重要表現。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與抽象性思維相結合的學科,是初中階段課程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為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應發揮教師的重要引導價值,科學地進行課堂提問,能實現對學生思維的牽引,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利于數學知識點的不斷滲透。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的重要性
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引導方式,問題的有效設置,能及時引起學生的注意,能就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展開一系列的探索與研究,最終獲得答案與結果,以充分彰顯該提問設置的價值意義。提問并不是簡單的設置問題就能解決的,還要充分考慮問題設置的價值,保證一個問題的提出可以牽引出更多的問題,問題間具有關聯性,可大大激起學生對問題的探索興趣,提高問題的關注度,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若采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且傳統一成不變、單一式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點學習的欲望,會使得數學教學效果大大受限。面對當前問題,教師應巧妙地設置問題,將問題設定為重要的載體,借助該問題來引起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究欲望,借助有效的問題,可為學生參與課堂提供條件,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策略
(一)架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之中,若想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必須在問題設置上予以重視,對問題的提出進行有效的評估與確認,在提問時,融入其他的教學模式,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得問題設置更具吸引力,其中構建問題情境是正確選擇。架設問題情境,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且對學生的思維也具有很好的引導效果,抓住此核心點,注重問題設計,利于提高數學教學水平。
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圓》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與本節課的實際內容,準備好圓形的實物,再準備一條繩子,然后對“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進行實驗探究。教師準備一條紅繩子與一個籃球,讓幾名學生進行試驗,分別演示相交、相切、相離的狀態,利用紅繩進行演示,利于學生從中吸收知識。由于籃球、紅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事物,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貼近,能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吸收數學知識點。
(二)開展多媒體教學,營造輕松課堂
多媒體是現代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元素,借助圖片、文字與視頻等方式來輔助教學,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點具體化,進而達到理想的效果。為了能讓問題環環相扣,保證問題設計的神秘性,應將答案隱藏在PPT課件之中,通過其PPT個性化的設計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利于營造更為融洽的課堂氛圍,能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有效牽引,利于實現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開展微課教學,科學設置問題
新時期,微課作為一種時代的新寵,其應用價值在不斷提升,將其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之中,以短視頻的方式來對數學中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呈現,能大大吸引學生的眼球。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對電子產品、網絡有著獨特的認知,對學生會形成強大的吸引力。教師可以巧妙地將問題設計到微視頻之中,更能引起學生關注,以實現對學生思維的牽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勢在必行。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應強化教師提問形式的開展,通過巧妙地設置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于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強化教師提問的科學性,在問題中應融入足夠的趣味性元素,將游戲、生活情境等應用到數學課堂問題設置中,能充分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將問題設定為主線,利于教師提問應用價值的體現,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