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紅 彭紅彬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現代化傳播媒介把我們帶進了“微時代”。“微時代”信息數量之大,傳播速度之快、受眾面之廣,給我們的生活和交流帶來了深刻和巨大的變革。“微時代”同樣也給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何運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傳播媒介,探索“微時代”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新機制,是擺在大學基層黨務工作者面前需要迫切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也對“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機制創新提出的新要求。
[關鍵詞]微時代;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13-002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14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網絡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現代化傳播媒介把我們帶進了“微時代”。“微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和交流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也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戰。面對90后大學生,他們富有個性、掌握新事物、是“微時代”的引領者,新時期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也呈現出新特點和變化,如何緊跟“微時代”的腳步,探索“微時代”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新內容?
一、“微時代”對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前大學生黨員都是“90后”,他們熱衷新事物,是新事物的引領者,并傾向于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去接觸社會、認識事物,建立起“微時代”的交流平臺。“微時代”正在改變我們傳統的學習交流和生活方式,對增強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形式、方式、方法和創新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微時代”的到來,增加了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頻率,增強了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凝聚力。高校基層黨組織作為培養和教育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基地,更是肩負著實施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重任。
首先,“微時代”拓寬了大學生黨員學習新知識途徑,豐富了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形式,激發了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熱情。以往,大學生黨員主要以書本和老師的授課認識和了解黨組織,受到時空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微博、微信等的出現,可以通過網絡參加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大學生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通訊工具從網絡中獲取海量信息,并且快速與他人分享,“彈指一揮間,世間萬象盡收眼底”。大學生認知世界變得更加輕松和容易,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精力。調查發現,71.58%的學生承認網絡是他們接觸信息的主要渠道。“微時代”信息傳播量之大,傳播速度之快,為開展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使現代教育資源和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有機融合。
其次,“微時代”新時期為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搭建了新平臺。與傳統的主題班會、小組訪談、參觀討論不同,通過微博、微信建立微博圈、微信圈,大學生黨員可以在微博、微信上輕松自由地表達自己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感受,匯報自己的收獲。將傳統的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平臺與微時代的工具結合,可以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基層黨組織與廣大大學生黨員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溝通交流,黨員可以及時向黨組織匯報自己思想、工作學習現狀,基層黨組織可以及時了解黨員的思想動態。
再次,“微時代”營造了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新氛圍。隨著“微時代”的到來,90后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呈現出多元化特點,黨員之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之間的交流也在悄然改變,大學生黨員對教育實踐活動有了更多的參與意識和行動。傳統的面對面交談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對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微博、微信作為表達內心情感的平臺,通常更容易為大學生黨員所接受。黨員之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之間在微博、微信等平臺上的交流和互動,可以避免面對面交流時的拘束,同時也可以發揮文字交流的優越性,使得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都更為自由。
二、“微時代”對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新的挑戰
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是一項復雜且意義深遠的社會教育活動,在“微時代”下,如何豐富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創新教育實踐活動手段、增強教育實踐活動效果,給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帶來許多挑戰。
(一)對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信息監控提出了挑戰
在微博、微信上可以通過隨身攜帶的手機等通訊工具登錄,自由地發布信息,并且信息會被不斷地轉發。用戶可以在很短時間內獲取海量的信息,信息呈現出多元、開放、自由的狀態,給高校網絡的監控帶來了極大挑戰。“微時代”信息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網頁等多種渠道快速發布,使其傳播有明顯的“4A”元素特征,即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網絡監管對于實時上傳信息的監控往往存在滯后性,海量的信息讓學生難以核實其真實性,尤其對于一些社會熱點事件,消極、片面理解都可能造成錯誤信息的擴散,身在校園中的大學生還不具備完善的辨別能力,可能采取以訛傳訛等錯誤的方式讓虛假信息蔓延。同時大學生黨員,他們價值觀還處于未成行的階段,對不良信息的辨別能力還很弱,從而容易誤入歧途。如何將“微時代”中的不良信息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是目前大學生黨務基層工作者面前的第一大挑戰。
(二)對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的素質提出了挑戰
新媒介的發展對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要不斷完善自身的媒介素質,了解新媒介特征,掌握新媒介傳播技術,探索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新思路、新觀念和新方法,及時發現大學生黨員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引導教育,對新媒介的影響實行合理利用和有效監控,切實建立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新媒介陣地。這就要求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要成為熟悉網絡文化,靈活運用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的能手,讓大學生在輕松活潑的網絡文化語境中接受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
(三)對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方法提出了挑戰
傳統的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是建立在基層黨組織和大學生黨員的信息資源的不平衡基礎之上。基層黨組織有多年的知識經驗積累,相對大學生黨員而言具有大量的信息資源,能夠把當前政治、經濟、文化動態,融合到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育中,充實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形式,從而增強了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吸引力。“微時代”背景下,由于新媒介的開放性,作為新媒介主力軍的大學生黨員群體,他們也可以迅速簡捷地獲得各類信息,大學生黨員也不再受信息來源制約,甚至會提前擁有更加準確、全面的信息,打破了傳統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信息不平衡。基層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如果不能及時地了解大學生在新媒介環境下的思想變化,依然遵循傳統方式進行教育實踐活動,就會與當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脫節。如何轉變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方法,適應“微時代”的發展,是基層黨組織所應該接受的挑戰。
三、“微時代”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新舉措
“微時代”下,如何對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創新,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一)搶占“微陣地”,樹立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新觀念
“微時代”改變了人們傳統的信息交流溝通方式、也影響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新觀念的樹立。做好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需要適應這種媒介環境的變化,積極研究“微時代”的各種媒介,重視和善用微媒介,開創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新方法、新途徑。
首先,思想上接受微媒介對大學生黨員思想的影響。近年來,微媒介興起并呈爆炸性發展,很多基層黨務工作者對此顯得無所適從、無法應對。微博、微信是新事物,只有高校重視網絡“微陣地”,轉變思想觀念,積極參加網絡新時代,才能建立一支新型大學生黨建隊伍。
其次,建立健全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的制度,以大學生黨員為中心,全面開展“微時代”下的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建立監管制度及獎勵辦法,通過這些制度建設使“微時代”下的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長期、有效地發展下去。
最后,作為“微時代”的基層黨黨務工作者,其工作的本質就是要求深入大學生一線,融入大學生工作、生活、學習中,關注學生中最前沿的思想和心理,并在工作中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
(二)建立“微時代”隊伍,加強黨員教育實踐活動隊伍建設
面對“微時代”給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提出的許多新挑戰,基層黨務工作者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微時代”的特點,在傳統的教育實踐活動中推進新方法,使大學生黨員能夠自主地參加黨員教育實踐活動。這就要求,高校要不斷地加強對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技術武裝,培養一支既懂黨務工作業務,又懂微博、微信等網絡技術,具備優秀素質的復合型工作隊伍。加強傳播隊伍的培養和建設,擴充基層黨務工作團隊,培養基層黨務工作隊伍利用新興媒介的觀念和能力。
(三)暢通“微渠道”,搭建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新平臺
相比傳統的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微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不能固守傳統的教育實踐活動方式,要根據“微時代”的特點,搭建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新平臺。
一是抓住重要微群,掌握思想動態。基層黨組織建立支部微博、支部微信,打通黨員教育“微渠道”,真誠聆聽大學生黨員的言論,及時掌握信息。
二是抓住微平臺,占領輿論陣地。微媒體的出現,給基層黨組織和大學生黨員搭建更為便捷、有效的溝通平臺。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在信息發布、政策宣傳、熱點事件剖析以及輿論導向等多方面的功能,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與大學生黨員進行溝通交流,開辟交流的新渠道,圍繞大學生黨員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與大學生黨員談思想,為大學生黨員排憂解難。
綜上所述,新時代催生新事物,新事物提出新要求,“微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提出了新挑戰,但同時也為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帶來新契機。基層黨組織要高度重視以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對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基層黨務工作者應把握新事物,挑戰新思路,認清新形式,不斷探索適應“微時代”下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新方法,不斷創新教育理念,積極探索新舉措、新方法,與時俱進地推進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努力開創大學生黨員教育實踐活動新局面。
(責任編輯:封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