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露潔
摘 要:中學英語閱讀復習課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策略的專項指導。專項指導中,因為閱讀選材的話題多樣、體裁各異,讀后練習的方式多變、針對性強,教學設計的富有趣味性、啟發性和實踐性,學生的激情被喚醒,思維得以激發,閱讀策略運用的意識和能力得以提高。只有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閱讀策略,才能變閱讀為悅讀。
關鍵詞:閱讀復習;策略指導;悅讀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英語閱讀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語感,促進詞匯積累,提高寫作水平,還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凈化心靈。但是,閱讀能力低下是目前初中生的普遍現象。閱讀能力低下導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得不到提高[1]。閱讀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未能掌握和使用適當的閱讀策略[2]。因此,為了讓閱讀變成悅讀,除了在閱讀教學中教給學生語言知識外,教師更應該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研究表明,教師可以通過培訓達到增強學習者策略使用意識的目的,策略培訓的方式有多種,但從整體效果來看以策略培訓為基礎的教學最有效,該方法既傳授教學內容又增強了學習者策略使用的意識[3]。于是筆者在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的英語閱讀復習課上進行了一次閱讀策略指導的嘗試。現以此課為例,來探討如何提高學生運用閱讀策略的意識和能力。
一、教學構思
(一)巧用競賽 激發興趣
為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熱情和能量,筆者從學校剛剛結束的英語閱讀競賽入手,把競賽搬進課堂,通過競賽爭奪星星的方式評選班級閱讀之星。
(二)名人效應 營造氛圍
通過播放學校閱讀之星——Peter的采訪視頻,介紹閱讀的三條妙計:Guess the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 (根據語境推測意思);Read pictures to predict(看圖預測文章內容);Scan for the information (掃讀文章尋找信息)。由此導入本節課,利用身邊優秀學生的名人效應,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更樂于接受課堂教學,從而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三)步步為營 落實策略
筆者根據學情選取相應的三條閱讀策略進行專項指導,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著眼于閱讀理解三步驟:從解決閱讀中的字詞理解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再到回讀文章找尋信息完成讀后練習。整堂復習課的閱讀選材話題多樣,體裁各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策略落實方式多變,針對性強,層層剖析,步步為營。
二、教學過程
(一)根據語境推測意思
筆者巧用英語諺語進行示范和概括。四組諺語如下。
●I lost my iPhone. Im in blue.
●I got 100 in the English test. English is a piece of cake for me.
●David Beckham loves his daughter so much! Shes the apple of his eye.
●Teacher: Boys and girls, please be all ears. I have an important thing to tell you.
經過四組小測試,學生對猜測詞義的奧秘心領神會——細讀內容,根據上下文推斷出字詞的真實含義。于是筆者趁熱打鐵提高難度,鼓勵學生運用這一閱讀策略判斷形容詞“available”和名詞“waste”在句中的詞義。兩個例句分別為:
●Are you available tomorrow? Lets watch a movie if you have time.
●Dont play computer games too much! Its a waste of time.
猜測詞義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新詞加以巧妙運用能加深體會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
T: My son is the apple of my eye.
S1: Im the apple of my mothers eye. My mother is the apple of my fathers eye.
T: What do you think is also a waste of time?
S2: Its also a waste of time to watch TV a lot. Chatting on QQ is also a waste of time.
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拓展運用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還能夠鼓勵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詞義,甚至舉一反三,巧妙運用,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看圖預測文章內容
把握文章的主題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度較大的閱讀任務,而“把握圖片,讀取信息,預測內容,推斷主題”能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階梯。以“Animals”“My family”“Sports”“Clothes store”四個學生學過而且又感興趣的話題為例,既能回顧本學期所學內容,又能使學生掌握讀圖預測的閱讀策略。
以“Sports”這一話題為例,主題文章配圖見圖1。
教師根據圖片,設置如下問題進行引導。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sports do you like? What sports things do you have?
●What do you think the passage will tell us?
學生對于討論熟悉的話題興趣十足,紛紛舉手回答。
●I can see many balls in the picture.
●I like basketball. I have two basketballs.
●I think the passage is about sports or sports things.
通過圖片預測文章主要內容后,筆者給出相應文段,引導學生通過略讀(skimming)、讀取大標題、找尋中心句、搜索重復詞、鎖定關鍵詞等方法判斷預測的準確性,進一步把握文章的主題。
(三)掃讀文章尋找信息
筆者準備了三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風格迥異的文本類型,訓練學生利用關鍵詞快速有效地尋讀(scanning)到文章的細節信息。其中,“Birthday Party Invitation”是書信體裁的文本,筆者提供給學生的練習是填寫邀請卡;“Lost and Found”是一則通知,提供給學生的練習是填空和選擇;“Movie Poster and Introduction”是電影宣傳海報,提供給學生的練習是填表和猜測詞意(見圖2)。
筆者按照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廣泛而又不拘一格地設置了各種題目類型,來訓練學生掃讀文章尋找信息的能力。隨著題目類型更加新穎,答題難度逐漸增大,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也逐步提升,而他們的閱讀興趣卻空前高漲。
(四)悅讀故事 鞏固策略
經過各種話題、文體、題型的大量而多方位的訓練,學生對于三個重要的閱讀技巧得以掌握,此時跟進綜合性操練,對學生所學的技能加以鞏固。
Step 1. 細細讀圖 預測故事
筆者設置了四個問題,引導學生從圖3、圖4中讀取盡可能多的信息。
針對圖3,設置的問題是: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are outside the window?
針對圖4,設置的問題是:
●Where are the mice?
●Why are the mice on the dogs tail?
●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
學生的想象充滿了童真,對于最后一個問題,他們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They are friends. They want to play.” “They want to ride the dog.” “They are dancing.” “They are jumping.”閱讀課真正的精彩不在于學生學到很多語言知識,而是把閱讀變成悅讀,激發了深度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從而點燃了學生閱讀的欲望和熱情。
Step 2. 帶著疑問 尋找答案
老鼠們到底在大狗尾巴上做什么?帶著疑問閱讀能更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解開心中疑問。文章出自英文繪本故事——“Brown Mouse Gets the Corn”,故事用語地道,句型結構復雜,但是對于已經接受過閱讀策略指導和訓練的學生來說,掃讀文章尋找信息變得得心應手。閱讀文本如圖5所示(故事結局未給出)。
Step 3. 猜測詞義 感受文字
故事第二、三兩段的讀后任務是判斷三個關鍵詞組的含義,從而掌握故事的主要內容。這需要結合讀圖的策略。教師的引導性問題如下。
●What do the mice do?
●Why do the mice wake the dog up?
●How do the mice do that?
對于“jump up and down”這一詞組的翻譯,學生們可謂絞盡腦汁:“上下跳、上上下下地跳、跳上跳下、上躥下跳。”通過小組討論,聯系上下文以及相關閱讀技巧,最后學生一致認為“上躥下跳”最符合故事情節。同時筆者帶動全體學生一起來演繹這一動作,感知文字的內涵,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滿足和文字的美妙。
Step 4. 預測結局 體會樂趣
對于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大家都充滿了好奇,并且各有想法。
S1: The dog will get angry and eat the mice.
S2: The mice cant get the corn because the dog and the cat both hate mice.
S3: The dog and the cat will run after the mice.
S4: The dog will run after the cat and then the mice can get the corn.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讀者們紛紛猜想故事結局之后,每組學生各自打開桌上一個藏著故事原有結局的信封,但是故事結局的六個句子被打亂了順序。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出故事發生的最佳順序,編輯一個故事結局,并由最快完成任務的小組上臺表演。學生聲情并茂的表演把這一節閱讀復習課推向了最高潮!
“What does Grrr mean?” 于是教師播放了一段大狗“Grrr”的聲音,在體會了大狗“Grrr”的吼叫聲后,學生異口同聲解答了自己心中的疑問:“It means the dog is angry!”
(五)悅讀不止 提升不斷
隨著教學接近尾聲,筆者再一次在黑板上總結了這節課的學習重點——Reading Tips: Guess the meaning from the context(根據語境推測意思); Read pictures to predict(看圖預測文章內容); Scan for the information(掃讀文章尋找信息),并強調了他們在閱讀理解中的關鍵作用。
最后,筆者準備了一個新的故事“Prepare Yourself for a Rainy Day”作為課后閱讀作業,以鞏固學生對這些閱讀技巧的把握(相關圖片及內容見圖6、圖7)。
在這種富有趣味性、啟發性、實踐性的閱讀復習課上,學生的思維被有效激發,他們對英語閱讀的期待和激情被喚醒,他們的閱讀策略運用意識和能力得以提高。“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learn, the more places you will go.” 在有效的閱讀策略幫助下,學生擺脫應試思維束縛,盡情閱讀,快樂閱讀,享受閱讀,在悅讀中收獲知識、開闊視野、豐富思想!授人以漁,當閱讀變成了悅讀,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學生的英語學習了。
參考文獻:
[1] 吳潔晴.初中英語閱讀策略及其應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2] 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102.
[3] 陳莉萍.策略培訓與外語教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