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昆
摘要:臨清貢磚燒制技藝在2008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家名錄,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中材良工萃的典范代表。本文從歷史價值、社會價值、精神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等五方面,詳細論述了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的非遺價值屬性。
關鍵詞:臨清貢磚燒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
事物的功能決定事物的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含有豐富的歷史資源、文化資源、審美資源、科學資源、倫理資源、教育資源、經濟資源,并相應地具有認識歷史、傳承文化、進行審美體驗、增加科學知識、培養和諧觀念、擴大教育范圍、創造經濟收益等功能,這些多種多樣的功能決定了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精神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和諧價值、教育價值、經濟價值等多方面的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人類具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它存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與人類的相互關系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多種學科研究的對象這一事實本身,也有力地證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價值。可以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是多方面和多向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價值,是在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地域、各個民族的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都存在并發揮作用的價值,其中包含: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精神價值、科學價值、和諧價值、審美價值、教育價值、經濟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特定時期、特定種族、特定地區生活的人,世代沿襲而傳承下來的,生動地保留并表現了這些人的生存狀態、生產和生活風俗,以及倫理觀念,并且一定程度上保存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形態、自然環境、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歷史發展狀況。因為它們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人類社會的歷史遺存,有著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容;因為它們誕生于人類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期,反映了歷代文化傳統和變遷,流傳至今就成了傳統和現代唯一的、活態的、流動的見證,具有無以替代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
一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的歷史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這些來自民間的傳統文化是經過勞動人民千百年生產、生活中錘煉提取出來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扎根于民間,根深蒂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可以真實的再現過去的歷史,給我們一個直觀的回憶歷史的條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勞動人民的生活緊密聯系,真實客觀的反映了民間生產、生活狀況,也體現了勞動人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內涵,是民族精神的載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是過去時代流傳下來的歷史財富,我們可以從中活態地認識、了解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價值主要表現在,通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特定歷史時期的生產發展水平、社會組織結構和生活方式、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道德習俗及思想禁忌。在這一點上,由于臨清貢磚燒制具備太多如今已難尋的古代文化制度的歷史特征,所以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二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的社會價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中明確表述:“為了評估有關遺產的價值,評審委員會應考慮下述標準:是否扎根于有關社區的文化傳統或文化史:是否能起到證明有關民族和文化群體的特性的作用,是否具有靈感和文化間交流之源泉以及密切不同民族和不同群體之間的關系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對有關社區是否有文化和社會影響;是否具有作為一種活的文化傳統之唯一見證的價值。”
可以看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與社會的關系,以及提供的社會功能、意義與價值,可以說是其最為看重的重點之一。
三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的科學價值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含有相當程度的科學因素和成分,具有科學研究的價值,為進行科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基礎。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跨學科、跨領域的文化特征和知識屬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掘、整理、研究,增加、豐富、擴大、加深了人類的文化知識。即便是非遺中或多或少可能都有些,在某個時代被認為不科學的東西,例如風水與易經,但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這些部分和內容,真正重視、利用它們。要充分認識它們所具有的重大的、不可多得的科學價值,積極地去保護、研究它們。
總之,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為我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史料和極有學術價值的資料,有助于我們從材料學、建筑學、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多種學科領域去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和認識活動,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四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的精神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深深的蘊藏在各民族中間,是各族人民創造力和智慧的結晶。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產生于運河沿岸漢民族漫長的生產、生活中,是500多年前運河沿岸窯戶匠人的生活習慣和集體智慧的真實再現,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優秀的臨清貢磚燒制技藝得益于384座官窯內部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這個過程不僅可以使傳統工藝得到更好的完善,還可以增進民族的感情,增加民族的凝聚力。這些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可以時刻提醒我們記住歷史,記住特色的地域文化,這些獨特的民間文化是一個民族產生凝聚力,可以使得一個民族更好的團結。
五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的經濟價值
臨清貢磚原本是為了明清營造京城的需要,持續燒造500余年。到了今天,貢磚的燒造是為了滿足全國古建維修的需求。上世紀70、80年代起,北京的故宮、天壇、聊城的光岳樓等古建筑先后展開維修,新的仿古青磚遇到了市場機遇。臨清貢磚燒制技藝唯一的傳承人
景永祥,于1996年適時恢復了貢磚生產。面對諸多全國的訂單,景廠長沒有盲目的過分追求利潤而簡單的擴大生產,選擇的是堅守傳統的燒造工藝方法,寧肯少燒,也要保證質量上乘。
現在,臨清貢磚又回到市場中去,既延續著傳統的燒造工藝,又創造著經濟價值,還能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