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金芳
“叮鈴鈴……”隨著一陣清脆的鈴聲,我從寒風刺骨的室外快步走進二(1)班,并順手關上了教室的門。開課不到一分鐘,“咯吱”一聲,門打開了,輕彈到墻面,接著傳來“咣鐺”的金屬擲地聲,一個生了銹的門吸(一種門頁打開后吸住定位的裝置)掉到了地上。學生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教室門口,只見一個腦袋滾圓、皮膚黝黑、身穿棕色羽絨服的小男孩正低著頭,怯生生地站在教室門口。
“老師,唐果弄壞了教室的門吸!”坐在教室前排的“快嘴”健寧同學幾乎與我同時發現了落地的門吸,“老師,他破壞公物,得照價賠償!”與此同時,臺下四十幾名學生也聞聲附和,紛紛用責備的目光望向唐果,隨后目光又都轉移到我身上,那眼神好似在說:“老師,快懲罰他吧!”
我再次看了一眼那個銹跡斑斑的門吸,忽然想起來,昨天班長還向我匯報說門吸快從墻上脫落下來了,正準備報修呢。當時,我還實地考察了一番,門吸僅靠一顆半裸露的螺絲釘連著墻體,證實了班長的說法。不過由于門吸的位置比較隱蔽,其他人都沒注意到。這樣看來,責任確實不能歸咎到唐果身上。雖然門吸不值幾個錢,但如果我順著學生們的意愿硬要唐果賠,就間接給他扣上了“故意損壞公物”的罪名,這會讓唐果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這對他不公平。可眼下如果我不順應“民心”,恐怕難以服眾。
我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正當我舉棋不定時,還站在門口的唐果開口說話了:“老師,我不是故意的……”看著他那無辜又羞愧的模樣,我決心還原事實真相。猶豫片刻,我對學生們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正值早晨,是用腦的最佳時機,我們先抓緊時間學習吧,這事留到明天班會課再討論好嗎?”獲得學生們的同意后,我示意門口的唐果回到座位上。下課后,我召集幾個班干部查看脫落的門吸及墻面,讓他們作好相關記錄,然后用白紙把門吸小心包裹存好。
第二天下午,學生們期盼的班會課終于到了,教室里鴉雀無聲,大家都齊刷刷地望著我,只有“肇事者”唐果低垂著頭一聲不吭。我舉起昨天脫落的門吸,在講臺上空晃了晃,然后把它傳遞給第一排的學生,讓他們依次往下傳遞著看,我要求每個學生認真觀察這個門吸,然后由班干部總結匯報觀察結果。接著,我把脫落的門吸重新裝回到墻壁上,并請一個學生模仿唐果推門而入的動作,進行情景還原,讓學生們觀察結果。跟我預料的一樣,門彈到墻面后,那個早該“退休”的門吸便“咣鐺”一聲墜地了。
之后,學生們不再嚷著要唐果賠了,而是向他投去理解的目光,唐果的臉也由陰轉晴,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此時的我,欣慰極了,不禁感慨:原來教育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有一雙善于挖掘的慧眼,一顆聰慧的頭腦,一顆公正和充滿愛的心,就會在教育的旅程中乘風破浪,引領學生們駛向成功的彼岸。
(責編 蔣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