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星燦
(武漢市第二中學 高三(9) 湖北武漢 430010)
提高《高中物理》學習能力的方法探討
萬星燦
(武漢市第二中學 高三(9) 湖北武漢 430010)
對所學高中物理知識特點進行了分析,結合學習高中物理的體會,提出了高中物理學習能力行之有效的辦法,希望能給同學們學習高中物理能提供一些有益借鑒和幫助。
高中物理 高考 學習方法
進入高中后,往往會覺得物理學科特別難學,主因是初中與高中階段在知識、思維、能力與心理等方面的跨度都很大,使得進入高中物理學習的同學感覺有較大困難。通過總結自己學習物理的體會,發現只要抓住物理學的特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物理這門功課是完全可以學好的,其關鍵就在于一個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物理方法。根據二年的學習經驗,談談如何學好高中物理,提升物理學科學習能力,希望對同學們學習物理有所幫助。
任何學科的學習首先要做到對象和學習目的明確,分析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差異后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改進以前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1.初、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上差異
初中物理教材里容量小、知識淺顯、現象直觀,重簡單機械的記憶與感性認識,研究對象大多比較單一,常常是靜態的描述;而高中教材內容多、抽象、深奧,重理解、重理性認識、研究對象多樣化、兼有靜態與動態描述,高中物理具有下列特征:研究的問題從相對獨立性向高度整合性過渡;從初中物理中的直觀過渡到高中物理中的抽象;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闡述也從通俗化過渡到專業化。
2.初、高中物理學習的方法上差異
針對不同內容采用不同學習方法,初中物理特點是“四多四少”:純理論多,聯系實際少;死搬硬套多,靈活運用少;機械記憶多,理解較少;定性結論多,定量計算少;只要把公式背住,考試就能得高分。而高中物理特點是:它要求理解的成分更多,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靈活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的物理問題較多,特別是高中物理中規律、定理公式等比較多,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必須首先理解清楚這些公式、結論的適用條件或范圍,才能有效地進行運用。高中物理較多的通過理論推導、研究的需求引入的,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或進行邏輯思維、推理,從而對客觀的事物進行抽象概括、歸納,進而得出該事物的概念或者其所遵循的規律來。
針對高中物理學的特點,結合自己實際經驗提出了具體的學習步驟: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聽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課外補充等主要八個環節。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聽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五個環節。另外對于每一章或一單元在學習完之后還應該“單元系統大總結”。(1)上課專心,上課是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習的中心環節。上課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是:(a)主動聽課,善于抓課堂的要點;(b)上課時,應有意識地去注意老師講課的重點內容;對于難點,就需要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到時候注意專心聽講。(c)要做到“會聽課”,做到聽課和做筆記兩不誤,沒有做筆記以后復習有些內容就找不到。(2)課后復習,有的同學只要老師一布置了作業就會馬上去做,覺得完成了作業,就完成了學習任務,就掌握了知識,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到頭來知識沒有掌握。(3)獨立作業 在復習的基礎上,再做作業。應該明確“做題的目的是提高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切忌“為了做題而做題”。 (4)大膽質疑,在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分析錯誤的原因,對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 (5)系統小結,對所學知識歸納總結的常用方法是列提綱,將所學的知識要點以提綱的形式列出,讓零散的知識形系統化、條理化,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掌握起來更容易;其實,小結的過程,也是認識再提高的過程,經過認真小結的知識,既容易融會貫通,又便于理解和記憶。
此外,在學完每一章或一篇后,就應該對這一章(篇)的知識進行系統大總結,把所學的物理概念、物理知識、物理規律理解清楚,總結要點,把“厚”書變“薄”;如圖1就可以將力、功、功率、能量等知識建構成“能量”系統結構圖,通過一張圖就能將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對幫助消化、理解相關知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圖1 建構高中物理知識“能量”系統結構圖
物理學習能力提升是一復雜工程,其中主要包括積極主動觀察能力、構建物理模型能力,嚴密邏輯思維能力、數形結合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等,每一能力的提升都對整體能力提升有較大的幫助。
1.觀察能力的培養
進入高中以后往往覺得物理越學越難,這和長期不注意觀察周圍的生活現象,有著直接的關系。要學好物理,就要認真觀察各種物理現象。(1)觀察首先要廣泛,全面。例如: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天空呈現出蔚藍色現象。(2)觀察要有針對性。例如:高一學習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后,就應重點觀察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如在湖中劃船時,漿的運動方向與船的行走方向相反,將生活實際與相關物理知識結合起來。(3)觀察必須目的明確,主動分析成因。積極動腦,找出現象所隱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規律。例如:汽車啟動或剎車時,車上的人向后或向前傾倒,看到這一現象就應當與慣性聯系起來。
2.學會運用構建物理模型解題的能力
高考中所面對的所有問題都是有模型依據的,物理學習要重視對實際問題的分析,抓住主要的因素,略去一切次要的因素,還原出一幅所熟悉的理想化的基本物理過程,也就找到了想要的物理模型,其常常有下面三種情況:(1)對象模型:即把研究的對象的本身理想化。用來代替由具體物質組成的、代表研究對象的實體系統,稱為對象模型。實際物體在某種條件下的近似與抽象,如質點、光滑平面、理想氣體、理想電表等;(2)條件模型:把研究對象所處的外部條件理想化.排除外部條件中干擾研究對象運動變化的次要因素,突出外部條件的本質特征或最主要的方面,從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稱為條件模型。(3)過程模型:把具體物理過程純粹化、理想化后抽象出來的一種物理過程,稱過程模型。例如:為了理解平拋的運動規律,可將問題簡化為:將運動物體簡化為質點和兩個物理過程,(1)質點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做勻速直線運動;(2)質點在豎直方向僅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體運動。可見,構建物理模型有利于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有利于幫助理解、掌握、分析復雜物理問題的能力。當然著重注意老師課堂上簡化方法。
3.邏輯思維能力訓練
由于高中物理是一門規律性很強、邏輯性非常強,聯系實際多,靈活性強,數學基礎知識要求較高的一門學科,學好物理單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規律。勤于思考,首先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體的實際中加以培養和訓練。每學過一個概念,要力圖弄清:這個概念是怎么得來的?如何定義的?物理意義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間有什么關系?每學過一個規律,要力圖搞清:這個規律是如何得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是什么?和其他規律之間有什么關系?只要能夠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就一定會不斷提高分析、判斷、推理、歸納和想象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物理。
4.數形結合能力重點修煉

圖2 LC電路中電磁振蕩的產生過程圖
在高中物理中, 數形結合思想應用的主要思路就是將數與形進行良好結合,從而對物理問題進行簡化,將各種圖形轉變為能讓學生更好理解的具體數學規律特征,這樣有助于物理題解。此時可靈活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從而更直觀的展現物理過程,明確物理過程的分析,明確物理過程才能保證思路清晰。如圖2,可以通過數形法來理解LC回路中電場能與磁場能的分析電磁振蕩的過程,實質上是電場能和磁場能相互轉化的過程,從而較好幫助理解了電磁振蕩這一復雜物理過程。
5.歸納總結能力提升

圖3 磁場章節相關知識要點結構圖
通過近二年的高中學習,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綜合復習階段的各單元、各章、各重要知識點的聯系圖的自我總結,能夠獨立完成聯系圖并進行了知識的自我歸納總結和擴展。有效的方法是畫該章的知識結構圖,它可以使我們對該章的知識有一系統、全面的了解。
物理學具有較突出的知識框架體系。知識結構圖不僅幫助學習者獲取知識,還可以促進其對知識獲取過程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圖3,就可以通過結構圖將磁場章節相關知識要點聯系起來,幫助理解和消化電磁全部知識。
6.獨立思考能力培養
獨立思考,能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同時也能從中體會樂趣和成就感,提高學習的興趣,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獨立地保質保量地分析和解決學習中的物理問題,從而得到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提高高中物理的學習能力方法有多種,需要自己在學習的過程結合自身特點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完善和修正;經過二年的學習,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相信對同伴們有所幫助,物理學習不僅是要獲取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學習信心,讓物理學習質效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也提升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為高考提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吳成霞.物理學習困難成因及教育轉化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2]謝暉.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4,21(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