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婧,張麗穎
(1.陜西省行政學院工商管理系,陜西西安710068;2.廊坊市農業局,河北廊坊006500)
朋友圈生鮮農產品銷售影響因素研究
谷 婧1,張麗穎2
(1.陜西省行政學院工商管理系,陜西西安710068;2.廊坊市農業局,河北廊坊006500)
“微時代”的到來,使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微信平臺開始購買所需的商品,農產品的銷售也日漸成為微店、朋友圈銷售的主力,這對于農產品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問卷調查收集數據并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產品選擇、信任體系、價格、購物經歷、服務與支付、消費習慣對消費者選擇朋友圈購買生鮮農產品都有顯著影響。
微信朋友圈;生鮮農產品;銷售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以利用移動媒體小型、便捷的特點,快速、簡便地發布和獲取信息。2011年騰訊公司推出手機聊天軟件——微信,其不僅提供了人與人聯絡的交流平臺,而且還具有支付、信息發布、二維碼等功能,并且支持多手機系統平臺安裝與信息推送,所以,經推出以來便很快成為最火熱、應用程度最廣泛的移動客戶端聊天工具。
朋友圈是微信平臺中的一個社交功能,是社交、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人們逐漸利用朋友圈向自己的微信通訊錄中的好友發布廣告、推薦商品[1],傳播產品信息,從而達到吸引購買的目的,大部分微信用戶的朋友圈變成了一個商品買賣的市場,“微商”這個詞也應運而生。“微商”這個職業受到了一部分白領、大學生以及家庭主婦的歡迎,通過利用朋友圈發商品圖片及聊天的方式介紹商品,從而促成交易獲得利潤。
因此,通過微信朋友圈成為“微商”的用戶越來越多,銷售的商品也多種多樣,從最早開始的面膜、化妝品到海外代購等等,現在朋友圈中開始銷售生鮮農產品,并且有的商家會提供免費送貨上門服務,以保證產品新鮮,不但推進了農產品銷售,也開辟了農產品銷售的新途徑。
1.1 生鮮農產品的特點
生鮮農產品主要是指種植、養殖等初次生產出來的,或者未經加工的供人類使用的農產品。其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肉、蛋、奶以及水產品等生鮮初級產品,習慣將其稱為“生鮮三品”(果蔬、肉類、水產)[2]。微商經營的一般為果蔬和水產品等,在銷售中呈現以下特點。
1.1.1 地域性明顯 我國幅員遼闊,生物資源豐富,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農產品,比如新疆的和田棗、廣東廣西的熱帶水果、內蒙古的風干牛肉、陽澄湖的大閘蟹等等。近幾年,各地特色農產品成為農村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并且隨著物流的發展,許多進口水果、海鮮等也成為微商經營的首選產品。
1.1.2 儲存要求高 大部分生鮮農產品具有容易氧化、霉變、破損等特點,所以,對儲存條件要求較高[3]。大多初級品可以常溫保存,但是還是有部分產品比如山竹,需要進行冷藏保存,并隨時能夠進行溫度調節和控制。
1.2 網絡銷售農產品的優勢
目前,各大網站如蘇寧易購、網上1號店、京東、順豐優選等先后推出了生鮮農產品的網上銷售,從而擴大了生鮮農產品市場的銷售渠道。
1.2.1 消費者的需求得到滿足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健康飲食不斷追求與重視,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優質化的態勢。而網絡對于農產品的銷售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能夠讓消費者及時享受到來自農產品原產地的新鮮口感。
1.2.2 保證產品能夠新鮮流通 生鮮農產品具有容易腐敗變質的特點,網絡銷售可以縮短商品流通的時間,并且消費者與賣家可以直接進行溝通,從而保證產品的新鮮程度[4]。同時這種點對點的交易方式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從而避免了中間商的層層加價,能夠保證農民的利益,增加農民種植的積極性。
1.2.3 有利于農產品的銷售 在傳統的農產品消費市場上,農戶與消費者中間往往有多重環節阻隔,并且雙方信息不對稱,十分不利于產品的銷售[5]。通過互聯網,農戶可以不受自身規模的影響,平等地獲取銷售需求信息,能夠積極地展示、銷售自己的產品,從而獲得產品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甚至創立品牌。
本研究從產品選擇、信任體系、價格因素、購物經歷、服務與支付、消費習慣等6個方面分析生鮮農產品在朋友圈銷售的影響。
2.1 產品的選擇
生鮮農產品屬于快速消耗食品,消費者會重復購買。賣家通過朋友圈能夠分析好友的相關信息,例如性別、年齡、地理環境、消費習慣等,從而能夠為不同區域的消費者推薦不同的產品。同時,可以提供一些附加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恰當、新鮮的農產品,能夠吸引消費者再次購買并向其他朋友推薦,反之則不能夠吸引消費者再次購買[6]。由此作出假設:產品選擇正向影響賣家朋友圈中生鮮農產品的銷售(H1)。
2.2 信任體系
傳統電商網站的銷售,往往都是陌生人之間產生的交易,雙方能夠達成交易的關鍵就在于信用[7]。而朋友圈中賣家的口碑是通過口口相傳建立的,比電商網站賣家的口碑來得更直接也更可靠,那么買家的信任度就會更高。良好的信用能夠減少買家對購買風險的顧慮,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從而能夠實現擴大銷售渠道,獲得經濟利益的目的[8]。由此作出假設:信任體系正向影響朋友圈中生鮮農產品的銷售(H2)。
2.3 價格差異
在傳統的市場中,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價格信息了解不多,所以,總是處于弱勢地位進行討價還價。在互聯網銷售中,消費者通過網絡了解更多的產品和價格并進行對比,能夠發現實體店價格和朋友圈價格之間的差距,形成價格差[9-10]。價格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消費者希望能夠用更低的價格購買到相同的產品,甚至是超出消費者預期的更新鮮的產品。賣家在銷售過程中,根據產品的質量以及消費者的個性需求,采取不同的定價,同時利用促銷策略對產品進行銷售[11],在利益的驅動下,消費者會產生購買的意愿并作出購買決定。由此作出假設:價格因素正向影響朋友圈中生鮮農產品的銷售(H3)。
2.4 購物經歷
消費者在之前朋友圈購物所積累的經驗是影響消費者是否繼續購買并向其他朋友推薦購買的主要因素[12]。良好的賣家服務、與賣家產品描述相同的產品、優惠的價格等與贈品等因素,均可促使消費者在首次消費之后,對該農產品和賣家產生信任,并愿意選擇繼續購買,并向身邊的朋友推薦。由此作出假設:購物經歷正向影響朋友圈購買生鮮農產品(H4)。
2.5 服務與支付
在網絡購物過程中,賣家的服務貫穿在整個購物的售前、售中和售后過程中,包括提供生鮮農產品的產地信息、口感介紹、食用方法、存放技巧、郵寄保證或送貨上門、收貨后產品退換及退款保證等。賣家提供的優質服務對朋友圈購買生鮮農產品具有積極作用[13]。
微信朋友圈購物的交易是通過第三方轉賬付款,而不是通過第三方進行擔保付款,再加上朋友圈購物都是先付款后發貨,所以,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這一特點進行行騙。由此作出假設:服務品質與支付安全正向影響朋友圈中生鮮農產品的銷售(H5)。
2.6 消費習慣
在我國家庭中,農產品的采購都以家庭主婦或者年齡較大的家庭成員為主,他們習慣于傳統的購買模式,憑借生活經驗對農產品的新鮮程度等進行判斷,并且愿意花費大量時間在傳統市場上對產品進行挑選和甄別[14]。而年輕女性由于工作原因,不可能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農貿市場對農產品進行篩選,所以,通過網絡對所需產品進行挑選并購買,朋友圈購物的興起更是帶動了年輕人對品質新鮮、品種新穎的農產品的消費。由此作出假設:消費習慣正向影響朋友圈中生鮮農產品的銷售(H6)。
根據假設,構建初步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

3.1 數據收集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收集數據。本問卷針對購買用戶的基本信息和影響朋友圈中生鮮農產品銷售的因素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194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問卷為178份,有效率為89%。問卷設置采用李克特7級量表,答案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為7個等級。
調查結果表明,通過朋友圈作為購物渠道的主體年齡集中在18~35歲,絕大多數的購買者都擁有大專以上學歷,收入水平不等,說明朋友圈購物的主體基本上趨于年輕化,受教育水平較高。
3.2 數據分析
3.2.1 置信度分析 通過SPSS軟件對問卷進行置信度分析。
分析結果表明,各個變量的值都超過了0.7,總信度達到了0.774,接近0.8(表1),說明量表總體具有比較好的信度。

表1 問卷置信度分析
3.2.2 因子驗證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由于選定的特征值大于1,選取6個公因子,綜合分析其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因子分析
由表2可知,選取因子的效度較好,測量結果比較準確。本次調查問卷收集的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3.2.3 模型驗證分析 應用AMOS 19.0構建模型,并對該模型進行驗證,其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H1,H2,H3,H4,H5,H6在各自的顯著水平下都成立。
通過以上分析表明,產品、信任體系、價格、購物經歷、服務與支付、消費習慣對消費者選擇朋友圈購買生鮮農產品都有顯著影響。
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買家從朋友圈購物還需要謹慎,特別是在支付環節,不要輕易給陌生賣家付款,最好保留支付憑證,如果在購買過程中出現問題,要及時投訴;從賣家角度來說,低廉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是保證商業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的2個重要因素,提供合理的價格、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保障是建立買賣雙方信任的基礎。
從網絡平臺來說,朋友圈購物能夠增加用戶對社交網站的黏性,但是過多的廣告信息發布以及購物環境的不純潔會導致用戶對朋友圈信息進行屏蔽或者用戶流失。網絡平臺應該對朋友圈購物進行監管,以保證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構造一個健康、綠色的購物環境。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以及網絡運行質量和速度的不斷提升,給微信營銷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處于職場的年輕人,通過朋友推薦生鮮農產品,在微信平臺上進行產品選擇和購買并進行支付,且能夠享受到送貨上門的服務,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需求。朋友圈通過滿足消費者分享并且快捷購物的需求,開拓了生鮮農產品銷售的新途徑,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高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有利于我國農業的發展和農產品質量的提高。
[1]何莉莉,宋志國,葉冰冰.B2C電子商務中消費者信任的影響因素研究[J].企業活力,2011(11):23-26.
[2]胡景輝,史平臣.農業植物新品種與現代農業發展[J].華北農學報,2015,30(6):518-520.
[3]孫美楠.微信創業中的生鮮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研究 [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4(8):219-220.
[4]魏淑娟.微信營銷創業中的應用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108-109.
[5]司俊磊,趙毅,王振霖,等.論農資電子商務新模式[J].天津農業科學,2015,21(1):57-60.
[6]焦泉,劉思慧.朋友圈購物買家信任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商貿,2015(3):55-57.
[7]董剛.網上認證體系C2C電子商務中消費者信任的影響因素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7.
[8]姜政軍,胡偉雄.基于結構方程的C2C電子商務中消費者信任模型[J].科研管理,2006(27):59-61.
[9]陳小紅.電商微信營銷試水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物業·現代經濟,2014(13):72-73.
[10]王樂鵬,李春麗,王穎.微商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廣場,2015(6):200-204.
[11]倪東輝,程淑琴.我國農產品B2C網絡營銷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1(9):58-60.
[12]蟻璐雅,易可欣.微信對消費者網購生鮮農產品的影響因素研究[J].南方農村,2015(3):57-61.
[13]林衛鋒.淺析農產品微博推廣策略 [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3(12):65-66.
[14]陳德,向東梅,石聲萍.農民利益保護的經濟學分析:基于生產資料和農產品的交易 [J].安徽農業科學,2013(24):10139-10141.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 Sales in WeChat Circle of Friends
GU Jing1,ZHANG Li-ying2
(1.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haanxi Academy of Governance,Xi′an 710068,China;2.Agricultural Bureau of Langfang City,Langfang006500,China)
The"Micro Age",makes more and more people through the WeChat platform started buying required goods,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increasingly become a small shop,the main sales circle of friend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data and analyse,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ducts, trust,price,shopping experience,service,payment security,consumption habit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nsumers' choice of circle of friends to buy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Chat circle of friends;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sales
F304.3
A
1002-2481(2016)05-0719-04
10.3969/j.issn.1002-2481.2016.05.36
2015-12-17
谷 婧(1985-),女,陜西寶雞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經濟管理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