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琪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第三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作為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國有賓館酒店業如何加強內部控制并健康穩定發展是各級地方政府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文章基于江蘇省揚州市SXH旅游投資集團的實際,對國有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的實施現狀進行了分析,揭示了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了強化國有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的對策,希望對全國各地的同類行業做好內部控制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賓館酒店;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一、國有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實施的現狀——以SXH旅游投資集團為例
SXH旅游投資集團是揚州市一家國有控股的小型集團公司,公司下設4個獨立的全資子公司,其中有2個是新成立的公司,主要從事餐飲和賓館服務業務。公司總資產 19.23億元,現有職工1000多人,年銷售收入1.07億元。集團公司組建之初就十分重視內部管控,按照公司制要求構建法人治理結構,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制定了六大類共36項內部管理制度,包括公司治理類、黨群類、人力資源類、工程管理類、財產類和行政類。集團公司建立的決策機制、董事會制度、監事會制度、內部審計監督制度等對集團的內部控制發揮了有效的作用,對規范和加強集團的內部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在實際運行中公司內部控制方面的問題也逐漸顯現,為了更好地規范公司運行,促進公司穩定健康發展,就必須對存在的問題揭示,并對公司未來的內部控制做出相應的規劃。
二、國有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國有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 內部控制的主體與客體不夠清晰
各級政府組建企業集團,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優化集團內部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以實現降低資源耗費、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企業集團整體價值最大化,最終實現單個企業所無法達到的綜合經營效果。集團性公司是利用政府的財產資源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就業、稅收和財富的一種組織,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根據委托代理理論,內部控制的關鍵是明確委托方和代理方的權責關系。那么在目前的集團性企業中,到底誰代表委托方呢?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還是財政部門?同時誰又能代表受托方呢?是公司董事會或職工代表大會,還是董事長或是總經理呢?從形式上看,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是代表政府承擔著對集團公司的管理責任,但從實際運行來分析,集團領導的任命、重大決策都是各級政府直接開展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無法實質性地實施管理職責。各級財政部門因為行政隸屬關系,對集團也無法實施監管。在集團公司內部,董事會應該是集團公司最高的決策機構,但集團公司的政策制定和發展決策往往都被黨委會所取代。董事長是集團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又是由董事會任命的。在現有的“行政化”的體制下,模糊了所有者與經營者的界限,造成了所有者與經營者職責不清的現實,政府作為集團公司所有權的擁有者,自然要求所投入的資金(資產)能夠發揮應有的效率和效益,能夠產生應有的效果,但各級政府沒有明確具體部門來代表政府行使這一權力,造成了監管失效的現象。而董事長和總經理更多地關心的是自己的職務和崗位,公司許多重要的業務工作在管理上被形式化了,如實物資產的安全完整、物品采購的過程控制、營銷活動、企業文化建設等被明顯弱化。
2.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的內部控制有五大要素構成,即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與交流和內部監督,因此,企業(企業集團)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與此相匹配。但從國有賓館酒店業目前的實際看來,絕大部分企業(企業集團)的內部控制制度還局限在財務控制、管理層的權限分配、內部職能部門職責的界定、資產購置和管理和內部審計等方面,對于企業(企業集團)經營過程中風險的預警、防范和評估、績效評價、對外融資、投資和擔保等方面還缺乏相應的制度規定。
3.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力
目前,有些國有賓館酒店業雖然制定了一些的內部管控制度,這些管控制度包括了干部任用和晉升、全面預算、基本建設、資產購置、物品采購、職工培訓、崗位職責、紀檢監察和內部審計等內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和規定。但是,在實踐中企業(企業集團)內部控制執行力弱化的現狀仍然存在,許多內部管控制度形同虛設,未能得到有效地實施。由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不力,企業經營過程中就逐漸形成了管理者不依制度來管理、不按制度辦事的行為習慣,形成了在內部管理中的“人治”行為,長此以往,行政權力固化,管理制度弱化,資金使用效益低下。
(二)國有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 所有權者對企業內部控制重視程度不夠
國有賓館酒店業作為各級政府控股的企業,其主要職責是受政府委托為地方的經濟發展提供相關服務,董事會成員及總經理等高層管理者也都是政府任命的,客觀上形成了所有權者(政府)更關注的是企業在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如就業、稅收、對GDP的貢獻度等,對內部控制重視不夠。具體表現在:一是代表政府行使所有權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沒有能夠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要求制定適合賓館酒店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導致這些企業無法可依;二是國有賓館酒店企業的決策層和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知識系統學習不夠,從而導致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三是企業對內部控制的知識在企業內部和職工之間宣傳不夠,從而導致企業中層及以下的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了解不多;四是企業決策層和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控制可以發揮的作用意識淡漠,從而導致內部控制的效果未能得到有效地發揮。
2. 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目標和內容理解不深
由于國有賓館酒店業的所有者對內部控制重視不夠,導致了賓館酒店業的管理層(經營者)過多地注重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服務質量,對內部控制的目標和內容理解不深,有些經營者甚至對內部控制建設持抵制態度。實際上,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是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從而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但,目前國有賓館酒店業在實際管控過程中,大多數企業的管理層(經營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內涵還沒有真正把握和了解,大多認為在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就是企業內部管理制衡牽制和會計管理規范化,沒有將企業內部控制覆蓋到所有的業務流程和人員。也有部分企業的管理層(經營者)雖然開始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在實踐中普遍將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明確為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及貨幣資金收支的合規性和安全性,并且將事后的經濟活動為內部控制的監控重點,缺乏對事前和事中經濟活動的嚴密監控。
3. 企業自身在內部控制過程中信息傳遞不到位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執行依賴于企業內部信息能夠及時的溝通傳遞。信息溝通交流是企業內部控制中業務活動與財務活動各環節連接的紐帶。國有賓館酒店業建設的相對現代化的網絡平臺在實際工作中基本上被使用在辦公自動化、部門內部的工作協調和會計核算方面,并沒有被用于企業內部控制中所需要的信息傳遞和溝通交流。于是許多賓館酒店業在內部管理中雖然都強調集團與下屬公司之間、業務部門相互之間、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等溝通的重要性,但具體到業務執行過程中,相互之間還是缺少必要的信息共享、溝通機制,造成信息的不對稱,工作中就必然形成各自為政,從而降低了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
三、加強國有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強化所有權者的職能,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明確的委托代理關系是企業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前提,國有賓館酒店業應該根據產權的安排,明確所有者與經營者各自的職能,特別要強化所有權者的職能。政府主管部門應依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總體要求,結合國有賓館酒店業的實際,制定適應國有賓館酒店業實際的內部控制法規制度,為賓館酒店業開展內部控制創建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國有賓館酒店業自身一方面應科學設置內部機構,既有有效的職責分工,又能保證內部制衡,提升管理效能,另一方面應不斷健全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除董事會制度、監事會制度、全面預算制度和相關管理制度外,還應包括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企業資金使用審批制度、財務人員輪崗制度、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及對外投資擔保制度等,著力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內部環境,著力控制好關鍵的經營活動、管好關鍵工作崗位、抓好關鍵人員,樹立全范圍、全過程和全員內部控制意識。
(二)加強宣傳培訓,強化企業全員的內部控制意識
在優化內部控制外部環境后,國有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的效果就取決于管理層和普通職員的執行力。企業應通過股權分設、明確崗位職責和制定獎懲措施等方法,強化受托人的內部控制意識,努力營造內部控制、人人有責的企業文化,為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創造良好的氛圍。一是董事會要統一認識,在制定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時,要明確企業管理層(經營者)的責任,以此促使管理層(經營者)履行相關職責。二是要加強管理層的培訓,強化企業管理層的內部控制意識,讓管理層明確內部控制對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三是企業管理層應當定期不定期地舉辦內部控制研討班和學習班,充分利用企業宣傳欄和網絡等平臺加強宣傳,提高企業內部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廣大員工的內部控制的意識,讓企業全體員工能積極參與到企業的內部控制中來,提高民主管理的水平。只有企業內部上下共同努力、全員參與,才能構建起適合國有賓館酒店業實際的內部控制體系,并在企業內部控制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為進一步提高國有賓館酒店業的內部管理水平報務。
(三)完善信息傳遞,充分發揮信息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國有賓館酒店業應充分利用企業完善的網絡系統,搭建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的信息交流的平臺,更好地發揮現代網絡技術在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傳遞中的功能和作用。一是要加強培訓,提高國有賓館酒店業的高層管理者對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使他們正確認識到建設信息化系統對賓館酒店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提高他們的信息化建設對國有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重要作用的認識。二是合理配備人員,保證信息質量。采取相關措施,不斷提高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信息采集人員特別是關鍵崗位和環節信息采集人員的水平和素質,確保企業內部信息的真實、完整和正確;三是建立信息內部報告制度,在保證內部控制所需信息傳遞安全的前提下,將企業所有與經營活動有關的信息、數據,及時發布到網絡平臺上,供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管理者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在進行內部控制時使用;四是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開發與利用,加強對企業網絡信息系統的完善與維護、數據輸入與輸出等方面的控制,保證企業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五是加強與企業所有者、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公眾的信息交流,充分發揮所有者、得獎相關者及社會公眾對國有賓館酒店業和監督作用。
總之,在新形勢下,內部控制已經成為國有賓館酒店業健康并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有效的內部控制一定會促進賓館酒店業內部控制環境的不斷優化,確保企業各項決策的科學性,同時推進國有賓館酒店業的風險防范能力,提高國有賓館酒店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宋貴祥.如何建立酒店業的全面內部控制制度[J].國際商務財會,2011(06).
[2]賀德洪.現代酒店內部控制環境下的財務治理[J].新會計,2012(06).
[3]蔡玥.我國酒店業內部控制管理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3(12).
[4]封嚴.賓館酒店行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18).
[5]張紅艷.關于酒店業內部控制管理的一些思考[J].財會學習,2016(10).
(作者單位:瘦西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