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躍鋒 劉志紅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腳步的不斷邁進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迅速涌出。在建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相關建筑企業在生產經營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在新形勢下,建筑企業能否突破難關、怎樣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以及經濟效益等一系列問題正逐漸考驗著整個建筑行業。因此,對建筑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環節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合理的分析并處理,不斷改進以及創新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是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模式;風險;創新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42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4-017-02
前言
現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建筑行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建筑企業要想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企業自身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就必須對當前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改進以及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企業與員工共同進步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推動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快速增長,建筑企業也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在建筑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一旦經營管理模式不合理,伴隨著一些不利因素,就極其容易導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大幅度的上升,從而影響到建筑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對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改進以及創新,一方面能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對社會經濟的繁榮以及老百姓的日常生產生活起到積極作用。因此,只有不斷地對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才能滿足建筑市場的發展需要,同時也是提高企業自身社會信譽以及品牌形象的關鍵性因素,不僅可以提升建筑企業的行業競爭力,還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風險
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與建筑行業及社會發展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落后將直接影響著其在整個建筑行業中的地位,隨之會出現各種經營管理模式風險,而這些風險很可能就會危及到整個建筑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具體來講,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模式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投標風險
該風險包含了投標過程中的全部成本,低價中標造成的建筑企業壓力,該風險主要是由于建筑企業成本控制意識不強造成的,同時還會擾亂整個建筑市場競爭環境;
2.2合同履約風險
部分建筑施工合同存在著不公平現象,導致建筑企業在施工中墊資情況的出現,使得建筑企業承擔著較大的建筑負擔,極易出現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風險
2.3財務風險
近年來,由于市場經濟的不穩定以及金融危機的共同作用,使得建筑企業工程款常常出現拖欠現象。有數據表明,我國建筑企業每年被拖欠的工程款總額超過億元。這一現象的頻繁發生,將直接導致建筑企業不能如期向銀行支付貸款利息,不僅增加了經濟負擔,同時還有可能因資金周轉不靈而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以上問題都會或多或少的給建筑企業的生存以及發展帶來阻礙。
2.4利潤風險
由于最近幾年的建筑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使得有些建筑企業不得不采取低價中標的方式來獲得施工項目。盡管標到了工程,但是建筑企業的經濟利潤卻是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在最近幾年的工程施工中,一類工程卻三類取費的現象已成為常態。在這種背景下,一旦建筑企業不能合理的對施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就很難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提高企業自身的經濟利潤,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虧本現象。
2.5效益風險
經過有關部門以及專家的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機制都不完善,這就很容易導致企業的經營管理出現漏洞,從而難以保證工程的施工效率。而大量的實際數據也反映出,很多資歷老的建筑企業自身的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已成為常態,這也是安全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3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
在我國建筑行業競爭越漸激烈的今天,建筑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突出自身優勢,就必須要攻克現有的經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類風險,抓住創新機遇,立足內外環境,明確市場定位,從而實現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1對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思想進行創新
建筑企業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大潮下,不能單純的只注重生產,不積極的對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改進以及創新,不僅會讓建筑企業本身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同時還會對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從而制約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了緩解這一現象,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就勢必要脫離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注重改革創新,以市場導向為參考,強化企業自身的成本意識、風險意識以及效益意識,真正意義上的做到經營管理思想的創新。
3.2對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內容進行創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內容也逐漸擴展到以下方面,即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施工管理、生產技術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與此同時,企業的經營理念與決策也是其中的核心內容。因此,怎樣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實現對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內容的創新,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具體方式如下:(1)建筑企業要將原有單一性的生產管理逐漸過渡到復合型企業經營,將企業當作是整個市場中的一個細小環節,來對它進行管理經營;(2)建筑企業要時刻保持對市場信息的敏感度,及時了解并掌握同行的經營狀況、技術水平以及競爭力等信息,與此同時,對國家新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也要時刻保持關注,從而確保對建筑領域各種信息的準確把握;(3)建筑企業要將原有的以實物形態為主的管理逐漸向以創新價值形態為主的經營轉變,始終維持價值流的中心地位,在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成本以及利潤等情況全面把控的前提下,進一步的實現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
3.3對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進行創新
管理制度是對建筑企業內部不同部門進行有序管理的重要制度,具有強有力的約束性效力。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制度的科學合理性是從根本上保障企業內部組織有效運作的重要條件,對于規范經營管理過程中相關人員行為具有重要作用。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制度的創新主要是在企業內部管理中引進市場機制,建立起一個能夠把企業各種形態的資本和生產要素有機結合運作,效益最大化的良性發展企業管理機制,將企業收益與員工收入、責任成本管理等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并利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收益,強化其在建筑行業的競爭地位。
3.4對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體制進行創新
建筑施工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就要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來對待企業的未來發展,把管理和改革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全新的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實現建筑施工企業管理體制的創新。從建筑企業的性質及經營內容來看,其經營管理體制的創新要把握好企業層次、項目層次及勞務層次三者的定位,即處理好公司總部、項目經理部以及施工隊伍三者之間的關系。
以公司總部為代表的企業管理層與以項目經理部為代表的項目管理層之間既有不同,又有差異。二者的相同之處在于其大目標都屬于企業管理范疇,都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都以促進建筑企業的自主經營為主要目的,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負盈虧;其差異之處則主要體現在層次、主體、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企業層主要通過建立和完善企業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來實現管理,對項目的管理進行宏觀調控,而項目管理則是一個直接的具體的管理過程,承擔著合理配置各種施工中的生產要素的責任。所以,建筑施工企業管理體制創新要確定和處理好這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
4信息系統下的建筑企業經營管理
4.1正確認識信息化
建設信息化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思想。不能僅從特級資質要求的狹隘動因,而被動的建設信息化。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思想做指導,只注重特級資質的要求,不注重實際的應用,即使特級資質得以通過,但花巨資建設的信息系統在實際工作中,也將難以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正所謂“心不正,劍則邪”。其次對信息系統所能發揮的作用要有正確的認識,ERP畢竟是一個管理工具,為人的管理所服務,并不是萬能的鑰匙,它不能取代人的決定因素。
再則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內是不會出現直觀的效益和成效,而要在長期實實在在的應用中才能逐步體現其價值。與此同時,信息化不僅僅是IT人員的,而是全員的信息化,是每個業務人員自到各級領導都必須掌握和應用的信息化。只有正確認識、客觀評價、持之以恒和全員參與才能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的組織和思想保證。
4.2培育和規范建筑市場
應當承認,建筑市場不規范的現象還沒有得到徹底根除。市場各方主體不規范問題還大量存在,這也使非正常的市場競爭行為和經營方式有了它生存的土壤。而沒有一個規范的市場競爭大環境,必然導致信息化只能采用大量的變通方式去建設,以適應不規范的競爭行為和經營方式,信息化建設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健康根基。而建立規范的市場競爭大環境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實現的,需要政策的引導、制度的建設和市場的培育來建立。
4.3完善經營機制
實施信息化建設要進行必要的管理咨詢,通過深入的管理咨詢調研,來診斷和發現企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流程梳理和再造,使企業建立起科學的運行機制。對于承包經營方式,更有必要建立起完備、有效的管控體系,切實杜絕“以包代管”現象。
從現實的情況看,多數企業對管理咨詢工作不夠重視,大都沒做。即便有做,軟件公司或咨詢公司也做的不夠深入和全面,這也使信息化建設無法做到既有針對性、又不失個性化。因此說,通過有效的管理咨詢,發現自身的問題,完善經營機制是科學建設信息系統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
4.4培養復合型人才
信息化本身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大程度上涉及到企業深層次的管理問題,是信息技術與企業管理的有機溶合。目前,社會上既懂信息技術,又懂企業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十分稀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制約了信息化建設。許多企業對這類人才更是求賢若渴,不惜化重金招賢納士,而對于一些中小企業來講,要想引進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人才,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一方面要廣開人才引進的渠道,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企業自身人才的挖掘和培養。
4.5勇于改革
信息化建設從嚴格意義上講,對企業是一場傷筋動骨的深刻變革。它觸及到企業管理方式的變革、傳統辦公方式和觀念的變革,也必然會對各方利益產生重大的影響,可能還會產生極大的抵觸。正因為實施信息化建設的特殊性,它必須是“一把手”工程,它不僅要求“一把手”對信息化要有深刻的認識,更考量著“一把手”是否具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這是其它任何角色都無法替代的。
如果小能正確地看待系統建設所帶來的陣痛,遇到問題繞著走,或是采取回避和變通的方式來處理,是無法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只有通過銳意改革,不斷創新才能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強勁的動力。
5結語
現如今,建筑市場的競爭已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而建筑企業要想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保有自身的競爭力,就勢必要對建筑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模式進行改進以及創新,這也成為現階段所有建筑行業內部人員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因此,建筑企業要加大對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中存在風險的研究力度,通過對經營管理思想、內容、制度以及體制進行創新的方式,來推動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從而為將來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