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兩難。舉個例子,有朋友找你借錢,你舍不得,可是又怕得罪他,這不就糾結了嗎?在這種情況下,仔細分析一下你糾結的具體事情,馬上就能捕捉到原因——你是把未來可能發生的兩個矛盾的結果,放在了現在。其實,只要你往前走,你會發現根本沒有矛盾。這話怎么理解?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有一個朋友問我,說最近與一個女孩網戀,但是父母堅決反對。他要是跟女孩在一起,就是對父母不孝;要是聽父母的話,又斷送了一段美好的愛情,所以他很糾結,這該怎么辦?我說很簡單,該愛這個女孩你就去愛,該結婚就結婚;同時,該孝順父母,你就孝順父母,哪有父母會一輩子記恨子女的?只是你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調到了現在,所以才讓它產生了矛盾。
因此,專注于當下,就是破除糾結的最好法門。
我自己為人處世其實就是這樣。我這個人有點直,說得不好聽一點兒,就是個二桿子。二桿子一定不好嗎?不見得。比如說遇到事情的時候,我該發火就發火,然后該跟別人好就跟別人好。時間一長,別人就知道我是這樣的性格,誰也不會把我當壞人來看,會覺得我具有很大的確定性,跟我交往的時候不需要玩什么心眼兒,這反而成了一件好事。
這套心法我是通過觀察我一個同學認識到的。我這個同學在一個很大的機構里工作,那里面人際關系非常復雜。但是他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幾乎為零,我總說他“政商”為零。他對很多人的陰謀詭計完全無感,看見就跟沒看見一樣。但是他專注于自己的業務,在業務上非常棒。這樣一個人,最后反而成了那個環境里面的最后贏家,現在官還當得挺大。
從他的身上,我就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為人處世切忌“目光遠大”,一定要“鼠目寸光”,把眼下該辦的事辦好。這樣所有的矛盾,都會在你往前走的過程當中自然地化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