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菊
摘要:利用閱讀課、興趣活動等時間,指導學生閱讀、背誦古詩文,收集印發大量的古詩文名言佳句,指導學生理解背誦。適時地引導他們在口語和習作中引用名言佳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給學生提供學習和展示作文的平臺,增加學生作文訓練的數量,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經典誦讀指導;習作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作文教學一直以來是重點和難點。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文,總是要有一定的詞匯量,這就需要大量積累。要大量積累,雖說找不到什么捷徑,但還是有方法可循的。如何通過有效積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呢?在各類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如火如荼時,筆者就在思索,能否將誦讀經典和作文教學相結合,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寫作呢?以下,便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作的一些探索。
一、開展經典誦的內容
1、古詩詞。筆者從各代古詩詞中選取了60首詩詞,根據小學生作文的主要形式,將它們分為敘事、詠物、寫景、抒情、理趣(議論)五種類型,每種類型各10首,讓學生摘錄在作文倉庫里,每首詩詞除有注解外,還配有現代漢語譯文、詩人與作品介紹、讀寫要點等幾個部分。
2、名言警句諺語。通過收集適合小學生的名言警句,格言諺語,分為愛國、奉獻、責任、孝順、團結、勤學等類別,每周誦讀幾則同類的警句諺語。
3、《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聲韻啟蒙》等經典古時啟蒙讀物。分年級段由少至多,由淺入深地誦讀和講解。
二、經典誦讀時間保障
1、早晨到校及時讀。早晨學生到校,便開始誦讀經典古詩詞十分鐘。
2、課前準備快樂讀。語文課前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誦讀古詩文兩分鐘。
3、經典文章充分讀。開展經典閱讀課和寫話訓練課,閱讀課上教師對閱讀文章進行指導,上好閱讀指導交流課。寫話訓練課上,將讀與寫結合,開展文學練筆活動。
4、“經典午餐”抄錄讀。每個學生每天中午在讀寫結合訓練材料上抄錄古詩一首或美文一段,要求字跡工整,抄誦結合。鼓勵書畫結合,形式創新。
5、課間課余自由讀。利用圖書角里的圖書,鼓勵學生在課間、課余自由閱讀,并做好經典閱讀的借還記錄。每天晚上的家庭作業為讀課外書,至少半小時的時間。
三、經典誦讀與習作練習有效結合的策略
“讀經典,學作文”要把握好兩個要點,即“讀”與“寫”。讀是基礎,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的畫面和意境;在讀的過程中,了解詩歌的類型,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在讀的過程中,了解詩人的寫作思路,寫是目的,學習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法和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在讀的基礎上,要最終完成對古詩詞的改寫和再創作。具體任務是以古詩詞為題材,結合詩歌的具體內容和寫作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敘事、描景、寫人等片斷訓練和多角度的改寫、擴寫、續寫。教學實踐中,讀與寫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促進,學生不僅“過口”讀,還要“過心”寫,讀與寫兩大基本功能貫穿始終。
借助經典誦讀,指導學生作文,如何具體操作呢?
1、課堂上抓好“讀、想、寫、評”四個環節。為了保證學生既能充分理解詩句,又有充裕時間學習寫作。可以開展“讀詩詞寫話”大課(兩課時)活動,下面以改寫《小兒垂釣》為例說明。教學這首古寺時,首先讓同學們朗讀,把《小兒垂釣》讀通、讀懂,讀出節奏、讀出韻味。通過充分朗讀,學生了解了此詩大意。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把這首詩改寫成更為具體的現代文。要引導同學們尋找詩句中的“留白”,需要精心設計教師提問,如:“蓬頭稚子”的年齡、外貌怎樣?他是怎樣釣魚的?他有怎樣的動作、神態和心情?路人借問這件事的經過怎樣?……接著改寫,這是教學重點。重點學習如何記敘釣魚這件事的過程,如何抓住外貌、動作和內心活動來刻畫出頑皮、認真又可愛的兒童形象。最后是評析環節。評析中要注重肯定和鼓勵,激發興趣,不打擊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和個性化的表達。
2、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利用班團隊組織、文學社團、課外實踐活動等形式開展多樣的誦讀活動,通過活動促進學生習作練習。每學期舉行評比活動,開展“經典朗誦比賽”、“誦讀擂臺賽”“同題作文競賽”等讀書和習作活動,并評選“書香學生”、“優秀作文”等榮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推進活動的深入開展。
3、精心構建閱讀活動展示平臺。各班在墻報上開辟“書苑飄香,經典誦讀”的欄目,有“新書介紹”、“教你一招”、“優秀讀后感”等,并及時更新。開設學校、班級讀書博客專欄——書院小學快樂作文博客專欄,展示優秀《閱讀日記》及《班級作文選》、《聽記寫話本》等學生閱讀積累優秀作品,激發閱讀興趣。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以摘抄積累型、讀書感悟型、自我創作型,每周一至三次由感而發寫讀書筆記、讀后感,實現用我手寫我心。
4、加強親子共讀活動。通過發告家長書、開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提出“打造書香底蘊,構建和諧家庭”的建議,讓父母與孩子共閱讀,父母成為和孩子一起閱讀的學友。開辟家庭“小小書屋”。制作閱讀檔案袋,家長引導孩子邊讀邊寫,并把日記、讀書筆記、報刊剪輯的資料等分類整合,家長與孩子一同制作“經典閱讀與習作練習檔案袋”,作為孩子成長的記錄。
總之,只要學生閱讀了大量的經典讀物,滾瓜爛熟地背誦下了幾百篇精華篇章,有了這樣廣讀博覽的體驗,有了寬厚扎實的文化根基,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和知識儲備,就好比一個人攀上了群山之巔,他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種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的氣魄,有了一種開闊的胸襟。這樣一種文化素養,再加上適當的訓練,我不相信孩子會寫不好。因此,要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妨引導學生參與經典誦讀。讓經典誦讀為孩子們開辟一條通往習作天地的陽光大道。
參考文獻
[1] 李祖文.“主動”與“被動”——淺談習作教學中的“學習”、建構與自主修改[J].小學語文教學2014(13).
[2] 閆瑩瑩.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4(41).
[3] 王敏.把快樂拉出來曬太陽——小學習作教學心態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07).
[4] 王亞.從“內容”走向“方法”——小學活動類習作教學例談[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