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引
摘要:傳統數學作業批改方式,存在著學生主體地位缺失、反饋信息不準確等弊端,需揚長避短,大膽改革。本著由易到難的原則,按照“訓練骨干、分組批改、同位批改及自批作業”四個步驟,訓練學生參與數學作業批改。真正落實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使學生在做作業、批作業、改作業中積極參與,積極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數學作業;互批互改;學習能力
傳統作業批改方式,就是教師布置作業,學生逐題完成,做完后送交老師,老師逐本批改,批改后發給學生,然后是下一次作業,從中獲取一定的反饋信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調整教學提供一定的客觀依據。其弊端:一是不能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做作業成為部分學生的被動應付行為。二是教師費力進行的批改,到了學生那里只是簡單的“對”“錯”符號,不能進行充分的思維訓練;三是教師從學生作業中所獲得的反饋信息不充足,甚至不完全可靠。鑒于傳統作業批改方式的弊端,我們要揚長避短、大膽改革。本著由易到難的原則,具體實施步驟分為“訓練骨干、分組批改、同位批改及自批作業”四個階段,這樣層次清晰,重心明確,也便于評估鑒定。
一、訓練骨干,培養老師小助手
要達到面上的目標,先要從點開始,從訓練骨干開始。結合課堂學習小組的組建,將班級學生按其學習能力分為優中差三類,本著互幫共進的原則,搭配分組,讓程度不同的學生結對而坐,挑選成績優秀且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及學習委員(也可發展為輪流當組長)。在培訓過程中,要對他們進行責任心教育,教給他們批改的方法和要求,訓練他們由看老師批改到批學生的板演作業,逐步過渡到批老師的“下水作業”和某個學生的“典型作業”,并與集體批改方法結合使用,使這部分學生能明辨正誤,正確的題目能講明算理,錯誤的題目能找到出錯的原因,并指出改正的方法。這個階段主要訓練學習委員及各組長批改評價能力,以作為老師的小助手。
二、分組批改,培養小助手批改能力
在教師及學習委員的統一組織下,按照前面的分組,即前后兩桌四人小組進行批改,這樣機動、靈活、方便。教師提出批改要求,由各組長主持,先以組長的作業做“研究作業”,大家逐題研究,有不同解法的,可適當討論,大家各自提出來研究確定答案,然后在組長的指導下進行交換批改,并幫助出錯的學生及時改正。也可只把作業進行交換批閱,并作出評價,肯定正確的或較好的解答方法,指出錯誤所在。最后教師進行抽查評講,并做好記錄。這樣學生能暢所欲言,不受拘束,有利于充分發表意見,在批改作業的實際活動中鞏固熟練所學知識,擴大訓練效果,提高學生的批改評價能力。
三、同位批改,讓每一位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這個階段是指同桌兩名學生互換作業進行批改,在小組批改的基礎上,進行同位批改作業,利用同桌學生有利的位置條件,通過互批,對作業作出評價。兩人通過小聲的交換意見,對錯題進行分析、訂正。(1)同位交換作業,先由教師確定答案出示在小黑板上,同位兩人討論算理,再相互批改,對出錯的題目要找出錯因,差生做不到時,優生加以指導,然后自我檢查。(2)逐步過渡到同位兩人商定答案,教師可提問學生回答解法和思路,經討論確定答案后再互批自查。同時,教師對批改錯誤的、判斷不出正誤的及發生爭議的問題要進行適當點撥,對共性的問題要進行統一講解。這樣互批、自查、互助,共同提高解決問題和評價問題的能力,增強其責任心和積極性。
四、自批作業,提升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
自批作業是改革作業批改方法要追求的目標,也是從根本上提高作業批改質量的重要環節,但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步。題目的難度要由低檔(基本問題)過渡到中檔題目,答案由教師確定發展到學生確定,學生確定答案就是讓各類學生講述自己的解法及答案,教師再總結確定,逐步發展到學生自己確定、驗證答案后進行自我批改。這種做法一定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師適時點撥,抽查一定比率的作業,并及時做好總結講評。它對于口算題、文字題或步驟簡單的計算題等尤為適用。既能及時了解學生的作業情況,總體掌握學生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嚴于律己的負責精神,真正達成最有效的自我評價能力。
以上課堂作業批改的四個階段,是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考慮的。前一個階段的完成(經測查達到預期目標),標志著第二個階段的開始,第二個階段的實施過程,又是前一個階段的鞏固運用,如此重疊交錯進行。這四個階段為一周期,第一周期一律選擇低、中檔題目,高檔題目仍由教師批改,全班學生達到自批互查水平。實驗中要注意:一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不能因學生自批作業而疏于管理、放任自流。二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定時做好各項記錄,充分利用小星星、積分等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積極參與。三是教師要有信心,不能淺嘗輒止,在開始階段,教師可能付出比傳統批改高幾倍的精力,但只要勇于探索,踏踏實實地進行實驗就一定能夠成功,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家庭作業主要用來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且為明天學習新課做好鋪墊和準備。為使這類作業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可采用改革后的批改形式同傳統批改形式相結合的方法,有的仍由教師批改,有的結合各階段課堂作業批改實驗所采用的批改方法,由學生進行批改,教師不定時進行檢查,并及時做好總結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認真負責,師生共同努力,提高家庭作業的批改質量。
讓學生參與批改作業,使學生全程參與做作業、批作業、改作業,自主反饋學習信息,變迂回的信息反饋渠道為直達式、即時式,信息暢通了,矯正及時了,學習效率提高了。同時真正實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學生不只在做作業中得到訓練,而且在批作業、改作業中積極參與,積極思考,進行全程的訓練,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