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容
摘要: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在課堂中活動起來,讓學生的好奇和興趣得到加強和升華,是一條提高教學效果,向課堂要質量,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化學課堂;教學方法
讓學生在課堂中活動起來,就要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觀念,更新思想,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起來,與學生交朋友,將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引導他們,與他們共同探討課題;引導他們掌握探究式學習的方法;激勵他們,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信心;變傳統教學為互動式教學,變“教”為主為“輔”為主,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完成“從教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引導他們學會從課本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導他們從課本中捕捉信息解決問題;總結規律,運用規律解決類似的問題。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課堂設計法、語言激發法、實驗啟發法等方法逐步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
課堂設計就是指將課堂中的一切活動以及教學方法按一定的順序和方式有機的組合起來,它包括導課設計、提問設計、講解設計、板書設計、演示設計。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即是編劇又是演員,編劇只有寫出動人的劇本,演員才會演出金彩片段,觀眾才會身臨其境。課堂設計就是教師手下的劇本,學生即是演員又是觀眾,能否抓住觀眾的心,劇本起著指導作用。教師的劇本必須把自己的角色與學生的角色平等起來,將各自的表演揉合在一起,學生才能身臨其境,才能領會學習的樂趣,才能學的有勁,才能自覺的學習。導課設計要新穎,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大腦快速活動起來,同時,導課要切入主題;提問要層層深入,誘發介入,能推動學生思維向前深層發展;講解要輕重結合,通俗易懂,深化應用;板書要有條有理,簡明扼要,直觀清晰;演示要活靈活現,準確到位。一個好的課堂設計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能夠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例如:在講“酸、堿、鹽”時,為了增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酸、堿、鹽”有個總體的認識,第一節課我是這樣設計我的課堂的:那天,我用發膠將頭發向上打直,表情凝重地走上講臺,同學們都用好奇眼光看著我,我說:“同學們,我班里有‘鬼今天我們捉‘鬼。”學生們更加好奇看著我。我在黑板上釘上一張在堿水里浸泡過白紙,然后在涂上酚酞的木刀上噴上水,手足舞蹈一番,一刀砍在白紙上,一條鮮紅的刀印躍然紙上。我指著紅印說:“同學們,‘鬼已經被我殺死。”三分鐘的表演將學生的激情推上高潮,我順勢讓學生在書上找我捉的“鬼”。這一節課我講的很少,學生學的很主動,并且都能解釋“術士殺鬼”,為以后各節的學習墊下基礎。
語言激發法就是教師采用適當的詞語、語音、語調,激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總結規律,達到觸類旁通的方法。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基本工具,語言運用的好壞,關系著教師的教學效果。講解的語言要科學、準確、生動,要簡明扼要,要有針對性、啟發性,讓學生覺得處處有新意,句句是知識,讓學生能聽得懂,記得清;提問的語言要面向全體學生,能激發全體學生參與,做到恰當、中肯,要層層深入,由表及里;探討的語言要活躍,要平等,打破師生界限,能讓學生暢所欲言,進而拓寬學生的思維;評析的語言要親切、恰當、中肯,要實事求是,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揚,少批評,保護他們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抗挫能力;結束的語言要具有回憶性,能帶領學生回顧課堂的重點難點,要有鞏固性,能讓學生鞏固課堂學習的內容,要有拓展延伸性,能為下節課做好鋪墊;對接受能力好的學生,我們的語言要讓他們感到教師對他們的喜愛、對他們另眼相看;對于能力差的學生,我們的語言要輕、要語重心長,不要損傷他們的自尊,要鼓勵他們,肯定他們,要使他們嘗到學習的甜頭,要讓他們覺得老師不輕視他,重視他。我們還可以利用適當的身體語言,傳遞我們對學生的喜愛。我們只有與學生平等起來,仔細地與學生溝通,才能打消學生的顧慮,才能讓學生自學主動的活動起來。
實驗啟發法就是教師選擇適當的實驗,借助這些實驗揭示一些現象,調動學生的眼、耳、手、腦一齊工作,讓學生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它分為演示實驗法和分組實驗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并在實驗中發展的學科。學生對它的了解必須借助實驗,實驗能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學生可以觀看或動手做實驗獲得比較清晰的感性知識,然后通過思維發展成自己的理性體系,同時通過親手操作,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所選擇的演示實驗的現象必須直觀、清晰,教師在演示操作時必須科學、準確。教師所選擇的分組實驗必須層層深入,操作必須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只有這樣,學生才敢動手、能動手、會動手、自覺動手。只要學生動了手,動了腦,完成了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就能記得清,掌得牢。例如:我們在講‘酸、堿、鹽時,為了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酸性、什么是堿性,我們做‘酸、堿與指示劑反應的實驗,讓學生從反應現象中獲得感性認識,這樣就會加深學生對酸、堿的理性認識
此處,我們還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讓學生觀看幻燈、觀看錄像,從科教片中了解化學變化的微觀或宏觀現象,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記憶。
以上所說的讓學生在課堂中活動起來的方法是相輔相成的。課堂設計是通過文字語言體現的,是通過口頭語言表達的;實驗是課堂設計的有機組成,是語言與操作的組合,觀看幻燈或錄像也是課堂設計的一部分。一個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方法啟發學生、激勵學生、培養學生,增強他們的各種能力,使他們有信心、漸漸地、充分地自己活動起來。只有這樣,讓學生的眼、耳、口、腦、手都諧調地活動起來,學生學的主動,才會提高課堂效率,取得好的教學成績,才能教出高質量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