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瑤娟 周紅蔚 張曉敏 何艷盛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082)
?
中藥熏洗聯合生物反饋對Ⅲ-Ⅳ度混合痔術后疼痛療效觀察
高瑤娟 周紅蔚 張曉敏 何艷盛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082)
目的 探討中藥熏洗聯合生物反饋對Ⅲ-Ⅳ度混合痔術后疼痛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編號分為中藥熏洗組30例,生物反饋組30例,聯合組30例,分別在術后采用單純中藥熏洗、物反饋及二者聯合干預,比較3組患者疼痛、水腫及生活質量情況。結果手術后3組患者疼痛及水腫評分均較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三組患者疼痛及水腫評分均下降,與術后第一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熏洗聯合生物反饋后能有效減輕術后肛門部疼痛、水腫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中藥熏洗; 生物反饋; 混合痔; 術后疼痛; 護理
Herbal fumigation; Biofeedback; Mixed hemorrhoids;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混合痔術后因疼痛,且恢復時間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中藥熏洗的護理操作具有清熱利濕,理氣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而生物反饋作為新興治療手段,可以糾正盆底肌肉異常痙攣,強調患者本身的自我控制,協調盆底肌肉收縮放松,對術后疼痛有一定效果,安全無不良反應。現聯合兩種治療手段,觀察對混合痔術后肛門疼痛、水腫是否有協同的療效,以期發現混合痔術后鎮痛、消腫副作用較小的可替代療法,從而充分發揮中醫護理的優勢,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30~60歲,病程5~10年。(2)符合我國《痔臨床診治指南》Ⅲ-Ⅳ度環狀混合痔,符合中醫藥行業標準(ZY/T001.7-94)《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混合痔濕熱下注型患者。(3)神志清楚,表達流暢。(4)對研究人員的觀察和治療有良好的依從性。排除標準:(1)嚴重心、腦、肺、肝、腎功能,凝血功能不全、無法耐受手術者、有傳染病、精神病、抑郁癥等。(2)60歲以上及妊娠者;未按規定熏洗治療、不接受復查或自行退出者。(3)女性月經期。(4)熏洗治療期間發生嚴重不良事件、不宜再進行試驗者。(5)合并其他肛周疾病(肛瘺等)影響手術方式及預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90例患者分為中藥熏洗組、生物反饋組及聯合組,每組30例。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項檢查,給予以常規的治療及護理:包括電子結腸鏡等排除其他疾病,術前常規腸道準備(流質飲食1 d,口服瀉藥,禁食禁水12 h)。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以保證手術過程中肛門括約肌松弛程度,避免擴肛器置入時遇到阻力而撕裂內括約肌,引起術后疼痛。由我院高年資肛腸科醫師完成混合痔外剝內扎術手術,盡量避免手術操作技術原因引起的術后不適。術后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藥物治療。其中,中藥熏洗組30例患者手術后運用中藥熏洗護理,采用我院肛腸科丁義江教授指導下擬定的復方制劑:蒼術30 g,黃柏15 g,赤芍15 g,大黃10 g,野菊花18 g,川烏9 g,草烏9 g,三七2 g,延胡索6 g,具有清熱利濕,理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潤燥,清熱涼血功效。針對痔濕熱下證,將上述中藥經本院自動煎藥機煎成200 mL,裝袋備用。從術后第1天起,護士每日按處方將1袋中藥放人容器內,隨即加入1 500~2 000 mL的開水,開始用蒸氣熏浴,當藥液溫度降至38~40 ℃時,將肛門局部浸入藥液每日早晚各熏洗一次,連續7 d。生物反饋組30例患者手術后采用生物反饋操作,采用加拿大Thought公司生產的MyoTrain盆底肌電圖及生物反饋治療儀完成,主要檢測混合痔術后患者盆底肌的異常收縮及痙攣,并使患者感知和自我調節放松。一般在操作前護士用酒精擦凈電極下肛周皮膚,安放電極[1]。校準裝置后,利用生物反饋儀指令進行局部肛門收縮、舒張訓練,時間約為30 min。 治療期間配合心理疏導,以取得患者配合。每日下午進行,連續7 d。聯合組30例患者手術后聯合以上兩種方法進行護理操作。
1.3 觀察指標
1.3.1 術后疼痛評估 采用VAS評分法(目測類比評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2],以使患者能夠直白而具體地表達疼痛的感受,避免認知或表達原因影響試驗結果。讓患者根據自我感覺在標尺上滑動標記表示疼痛的程度, 并記錄相對應的數值。0分無疼痛;1~3分輕度疼痛,能忍受;無需使用鎮痛藥;4~6分中度疼痛,能忍受但影響睡眠,需使用鎮痛藥;7~10分不能忍受。于術后第1天起每晚8時進行評估。記錄每天疼痛評分及疼痛完全消失(VAS評分0分)所需的天數。
1.3.2 水腫評分 0分為無腫脹;1分為輕度腫脹(皮紋尚存);2分為腫脹明顯(皮紋消失);3分極度腫脹(皮膚出現水皰)[3]。于術后第一天起每晚8時進行評估。記錄每天水腫評分及水腫完全消失所需的天數。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對住院病人護理干預前后疼痛、水腫得分進行統計描述,采用秩和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組患者疼痛評分及水腫評分比較 見表2。

分
混合痔術后疼痛程度與手術切除范圍,肛緣水腫、排便因難及病人的耐受能力有關。而其中肛緣水腫的主要原因有:炎癥,肛管痙攣,疤痕形成等,手術使創緣局部原有的靜脈、淋巴循環通路被破壞,或者創面壓迫過緊,局部循環受阻,組織液滯留。另外,術后過早地大便,或大便干燥,會加劇水腫及局部炎癥的發生。手術消毒不嚴,術后引流不暢,創口感染,局部炎癥加重水腫[4],有研究顯示,混合痔術后5%~40%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水腫的發生也加劇了患者術后的疼痛。
祖國醫學認為痔主要由于濕熱下注,氣滯血瘀,風傷腸絡引起,在肛腸術后疼痛護理領域,臨床上目前采用辨證施護的原則,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以縮短療程,減輕局部癥狀,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提高生活質量和臨床療效[6]。基于上述理論,本研究采用丁義江教授指導下擬定的復方制劑,以清熱利濕,理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潤燥,清熱涼血,針對痔濕熱下證,結果顯示患者疼痛及水腫狀況有所改善。
生物反饋治療作為行為療法的一種,在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肛門直腸痛方面有顯著療效,該法利用儀器描記人體內正常情況下意識不到的,與心理過程有關的某些生物信息,如肌電活動,腦電波,皮膚溫度,心率,血壓等,轉換成可察覺的聲光信息以使患者獲知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患者可以有意識的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動,達到調整機體功能的目的[7]。根據混合痔術后肛門疼痛的原因,除了手術過程中注意吻合口位置,縫針進針深度等方面,術后直腸肛管痙攣可以通過生物反饋治療加以調整,治療中專科護士采用心理激勵機制,鼓勵病人達到每一個正確步驟。使病人盡快建立排便反射的生物反饋環路。
聯合組患者疼痛評分、水腫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單純的中藥熏洗組和生物反饋組患者,表明二者聯合后能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即中藥熏洗可明顯減輕患者術后肛門部疼痛癥狀,而且通過皮膚吸收給藥,既可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彌補內服藥的不足,又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避免了肝腸循環,加之熱蒸汽可以加速藥物的吸收速度,提高了藥物的吸收濃度;而生物反饋可糾正盆底肌肉異常痙攣,從而達到協同增效,更有效地減輕患者疼痛、水腫等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徐文玉,蘇玉萍,蘇祎,等. 電子生物反饋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能力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2012,35(31):125-127.
[3] 羅廷春.混合痔外剝內扎術 98 例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20):71-72
[4] 黃志強,金錫御.外科手術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53-856.
[5] 黃乃健.中國肛腸病學.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423-424.
[6] 柳亮.清熱燥濕中藥為主熏洗治療痔瘡84例[J].陜西中醫,2012,33(1):62-63.
[7] 黃華.生物反饋結合心理疏導治療功能性肛門直腸痛的臨床研究[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4,20(2):94-96.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研項目(編號:2014HL27)
高瑤娟(1982-),女,上海,本科,主管護師,護理部副主任,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248,R473.6
B
10.16821/j.cnki.hsjx.2016.11.018
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