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以馬拉松為代表的路跑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讓運動成為生活一部分的過程中,路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若干年后,當我們回望現在的時刻,也會記住在這幾年的“跑馬熱”,這對于中國體育具有劃時代意義。
什么叫過熱呢?馬拉松賽事舉辦得太多了嗎?跟國外比,還是很少;從參與人口來看,中國田徑協會統計顯示,常年跑馬拉松的人不過10萬人,與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這也是很少了。
我所理解的“過熱”的跡象,體現在不遺余力、不惜財力、不計投入產出去辦馬拉松賽事,對跑者來說是不顧身體條件、不經過系統科學的訓練盲目上馬。
近年來,很多地方一擁而上辦馬拉松比賽,且追求大規模,這容易本末倒置,拉低賽事質量,從而影響賽事的商業價值。目前,國內能盈利的只有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杭州等五六個城市的比賽,大多數賽事運營方處于收支平衡或者虧損狀態。現在很多城市舉辦馬拉松比賽,管理不到位,運營方掙不到錢,在電視轉播方面,運營方還得倒貼錢。有媒體報道,揚州舉辦半程馬拉松賽,光是請央視來轉播,就要花450萬元左右。
但客觀來看,這是一項運動火熱流行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現象。
需要看到,中國國民本身就缺乏運動的土壤,我身邊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愛上了跑步,入門之后體會到了這個運動的樂趣,甚至開始產生諸如提升核心力量等其他的健身需求。
不能因為出現問題就妖魔化馬拉松,發展中的問題要靠發展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