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國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1-021-01
摘 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學生的體制逐年下降,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監測落實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開展實施陽光體育活動、體藝2+1、國家體制測試數據上報等工作,目的都是努力改善學生健康水平。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體育 素養 途徑
一、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
實際上,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對原有的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可以看出學校體育課程、體育活動直接目的是讓學生學到體育技能間接目的是通過教學參與活動達到身心健康。在此基礎上擬定本學科核心素養如下:
運動參與:讓學生正確與積極參與體育學習與活動。
運動技能:讓學生了解體育文化、懂得科學鍛煉以及正確進行。
身體健康:養成關注自身健康的意識和行為,提高體能水平,心里健康與社會適應,在體育學習中內化為自己正確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
二、體育學科的核心能力
立足這一核心素養我們確立了在平時的教學和活動開展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以下幾點能力:
(一)學會學精一到兩項運動技能,并能科學掌握該項運動的比賽規則,為其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積極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養成鍛煉的習慣,有良好的體能、健康的體質,能通過體制測試達到良好以上標準;
(三)自我約束能力和規范意識以及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和團隊協作意識。
三、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
借鑒過去成功的經驗和反思、覺得可以從以下途徑來培養本學科的核心素養和能力:
(一)體育課堅持走班教學并加大管理力度
實施新課改以來我校是第一批大膽試點改革體育課實行走班教學,應該說無論從學生興趣還是從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上面都起到顯著的效果。從學生的掌握技能的情況也有明顯的水平提升,能通過三年的項目練習真正掌握該項技能。但由于走班教學在管理難度上比傳統課堂加大,出現部分學生集合慢、甚至不到的現象,對此類現象要常管不懈,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規范意識。
(二)體育大課間的質量提升
通過大課間的集合、解散規范學生行為和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通過“協作式”跑操提高學生體能,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意識以及提升個人的專注力。不斷提升其跑操質量在音樂的指揮下真正能達到無人看管、做到無需評價、班班一個樣,充實活動內容提升學生多方面能力。
(三)主題式運動會的開展
通過開展主題式運動會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豐富體育文化生活、增設大量趣味項目旨在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積極主動參與到比賽中,讓每個學生能通過活動增強彼此之間交流的同時達到身,心都得到鍛煉的目的。進而為高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
(四)體育社團活動的開展
通過學生社團培養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的能力和進一步拓展運動技能水平的提升。
(五)校本課程
結合場地和學生需求體育學科計劃開展各項目的校本課程。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體育測試達不到中學生健康體質標準,不注重體育鍛煉,體質越來越弱。除了注重文化類學習,身體健康、體質增強也是不容忽視的。體育鍛煉也需要科學的方法及途徑,這樣才能讓學生根本上認識到體育鍛煉的益處,糾正學生的體育鍛煉態度。
通過科學的體育核心素養培養,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多鍛煉身體,增強體魄,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應對來自學習等方面上的壓力。
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樹立良好的體育精神。用科學的方法輔助,這樣科學而又健康,對學生的身心安全進一步的提高。學生要提高自身的健康,達到國家對中學生體質的要求,同時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就要有正確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中學生課業壓力大,對體育鍛煉的忽視尤為明顯。學生應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只有強健體魄才能支持以后的學習。在學校,利用科學的運動途徑,比如:跑操、做眼保健操、上體育課。通過這些體育活動來讓自己動起來。
現如今,我國對中學生體育的發展,關注度非常高,之所以制定《中學生健康體質標準》,來考察學生們的體質情況。通過體育測試成績,把體質情況實實在在反應給學生。使學生自身情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了解自己的體質現狀,而且,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除了科學的方法、擺正體育鍛煉態度、培養良好的體育核心素養,更要邁開步子,付之于行動。這是通向健康、體質增強的捷徑。
參考文獻:
[1] 鐘衛東.以有效教學為載體提高教學質量[J].中國學校體育.2016(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