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業勁
7月10日 晴
我國有百善,百善又以孝為先。
——題記
我原本以為,孝只是在父母勞累時為他們倒一杯茶,替他們捶捶背。我就是這樣做的,于是村里人都夸我懂事、孝順,我也常常沾沾自喜。直到后來,我才發現,王大叔對他癱瘓在床的老母親的照料那才算是真正的孝順。
王大叔住在我家的隔壁,雖才四五十歲,可深深的皺紋遍布他的臉龐。正是壯年的他,本該出去打工掙錢,養家糊口,可他卻一直呆在家里,從我有記憶起,他好像一直留在家中,從未出過遠門。
我問他:“別人都出去打工掙錢,你為啥只留在家中,不出去掙錢呢?”王大叔笑了笑,臉上飽含著與他年齡不相稱的滄桑,他搖搖頭,什么也沒說,轉身回了屋。
直到后來我才從媽媽口中得知,原來王大叔不是不想出去打工掙錢,而是他的母親半身不遂,生活無法自理。王大叔雖然有哥哥姐姐,但他們都在外地工作,請別人照料母親他又不放心,于是他就放棄了出外打工掙錢的機會,留在家里專心致志地照料他的老母親。
一天清晨,我起床出奇的早,正巧碰見王大叔推著輪椅陪他的母親出外呼吸新鮮的空氣,王大叔的頭上還有一些水滴,不知是露水還是汗水。以后的每天,我都能看見王大叔推著輪椅送陪的母親出去散步。
我試著問王大叔:“每天都這樣,累不累啊?”王大叔還是笑了笑,可爽朗的笑聲里充溢著滿滿的幸福。我問他:“為什么不把你母親躺在床上,簡單地照料她一日三餐呢?”他回答得很認真:“我怕我母親在家里悶得慌,出來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與鄰居談談家常,讓母親高興高興。”短短幾句話,卻飽含了王大叔的一片孝心。
為了照料母親,王大叔放棄了工作,為了使母親營養豐富,他用笨拙的手嘗試煮飯炒菜。為了使母親身體健康,他堅持帶母親出外散步。母親便秘,他把手伸進母親的肛門里幫母親摳大便,減輕母親的痛苦。他夜里都要起好幾次床,拉母親解手,幫母親翻身。“哪怕再苦再累,我也要照料好母親。”他說,“母親生我養我,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家。”
什么是孝?這就是孝。我終于明白,當父母老了,對他們不離不棄,這才是真正的孝。
江蘇省東臺市富安中學虎阜文學社
指導老師:馬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