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寧江區大洼鎮房身村坐落在大洼鎮北4公里,總人口1375人,全村幅員面積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1公頃。這里土壤肥沃,土地平整,是蔬菜主產區,經濟作物以棚膜經濟為主。這里地處黃金玉米帶,玉米產量位列全區前列。這里交通便利,與大廣高速毗鄰,北行30公里即可到達黑龍江省。由于房身村注重發展棚膜經濟和生態農業合作社,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收入12500元。近幾年來,房身村結合本村實際,狠抓環境衛生整治,注重發展現代農業,大膽探索合作社模式,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生態文明、環境優美、民風和諧、生活富裕的省級美麗鄉村。
一、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好清潔家園
曾經的房身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比較嚴重,路邊、溝邊、墻邊隨處可見生活垃圾,私搭亂建、亂堆亂放、禽畜亂跑等現象也是司空見慣。村干部三番五次宣傳動員搞衛生,都因村民積極性不高而收效甚微。兩年來,經反復思考和研究,村三委班子決定從轉變群眾思想觀念入手,讓村民從被動參與轉變為主動參與,進而實現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的目標。為此,村支部書記李德文組織召開村干部和全體黨員參加的專題會議,制定了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一是通過發放宣傳單、粘貼畫、走街串巷嘮家常等形式,開展“房身是我家、環境靠大家”的教育活動,努力營造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良好氛圍。二是實行黨員和村干部家庭與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家庭結對共建。黨員干部發揮示范作用,率先做好自家環境衛生清理工作,讓普通村民親自體驗,使其切實感受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從此,村民們的衛生意識和文明意識逐步增強,開始自覺投入到全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中來,環境綜合整治初見成效。
二、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房身村不斷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大力培育以蔬菜、香瓜為主的區域特色棚膜經濟產業,強力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特別是棚膜經濟的發展為提高農業特色產業的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提升本村經濟綜合實力,打造“一村一品”,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一年來,在寧江區委、區政府和寧江區農業部門的幫助下,房身村通過推廣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及其他先進技術,棚膜蔬菜突破傳統生產時限,改變了返季蔬菜完全依賴外地調入的局面。通過引進開發棚膜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新產品,使棚膜蔬菜產量、質量和效益得到較大提高。
三、提升經濟實力,真正實現富村裕民
房身村突出經濟發展,主導產業明晰,產業發展和農民收入增速處于領先水平。房身村不斷創新,先后成立兩個合作社。一個是2011年3月成立房身村匯豐蔬菜專業合作社,占地7.5公頃,建大棚49棟,投資110萬元,2012年合作社又建了第二個項目區,占地8.5公頃,投資214萬,建大棚86棟,在大棚的種植上,房身村多次組織村民參加寧江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培訓,學習新的養殖、種植技術,引進新的蔬菜品種,采用膜下滴灌的科學方法,確保農民增收,在生態種植、養殖上,依托每年生豬出欄數為4500頭,總投資820萬元,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的庚旺養殖場生產出的沼氣液、渣為沼氣發電,種植蔬菜提供肥料,實現生產生態協調,最大限度提高瓜菜產量,目前合作社生產的黃瓜、豆角、香瓜、西紅柿等瓜菜向北銷售到黑龍江、大慶,向南銷售到長春、山東等地,一個集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已經形成。2012年7月,房身村成立了德智生態專業合作社,現有入社社員145戶,集約土地250公頃。合作社現已購買904拖拉機2臺,1204拖拉機1臺,大型、小型免耕播種機各1臺,翻地旋輪犁2臺,灑藥機車3臺。玉米聯合收割機2臺,玉米脫粒機1臺,折疊鎮壓器、圓盤耙各一套。合作社土地實現統一耕種、統一收割,實現全村農業機械化,計劃今年年末入社社員達到50%,兩年內入社社員達到95%以上,入社社員可以按土地份額賺取利潤,農閑期間還可以通過務工增加收入,加速了房身村的小康建設進程。
四、完善基礎設施,積極打造精品村屯
幾年來,房身村堅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依托,以建設村容整潔、環境優美、適宜人居的精品村屯為目標,多方籌集建設資金,發動群眾自主建設,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全村實現了街路水泥硬化,兩側有路沿石保護;2015年又投資300多萬元硬化田間水泥路;投資18萬元,栽植了松樹500棵,柳樹100棵,安裝路燈30盞;安裝34個攝像頭,實現監控全覆蓋安全無死角;投資25萬元對街路兩側院墻進行統一粉刷,使房身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F在,全村85%的農戶看上了數字電視,80%家庭利用沼氣做飯,95%吃上了自來水,50%安上了寬帶。建有占地1950平方米的房身村文化活動廣場,投放3萬多元購置籃球架、高低杠等健身器材。如今,打籃球,健身,自編自演二人轉,扭秧歌,跳健身舞已成了村民茶余飯后必備的休閑娛樂活動。
面對這些成績,房身村領導班子沒有止步,2016年計劃投資450萬元興建手工餃子廠,安排80人就業;投資60萬元修建兩棟高標準育苗中心,為菜農提供最便利、實惠的服務;投資300萬元完成田間作業路的硬化;投資40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投資50萬元建設480平米的高標準文體活動室,房身村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省新農村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