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德
【摘要】本文對當前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存在的不規范現象、現場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其產生的原因作了調查、探索與分析,并就如何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克服不良傾向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市政工程;現場管理;規范;技術素質;建議
. 前言
(1)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步伐也隨之加快,加之改革開放、完善和提高投資環境的需要,市政基礎設施的改造和興建也加大了力度。從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區道、到街巷小道,都在有計劃、分期分批地進行新建和改擴建,配合現代化城市美化需要,各類綠化、亮化工程也在全面、高質量、高標準地啟動和實施中。凡此種種,都顯示了我國城市建設的蒸蒸日上、日新月異和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同樣,我省和南昌市的城市建設與發展成果也是有目共睹和眾口同贊的。
(2)總觀我市的市政工程建設規模、施工進程、社會效益等均具有令人信服的實績:道路寬暢、行車方便、市內暴雨積水難題初步得以緩解,城市綠化面積倍增,到處可見繁花如錦,供市民休閑娛樂的公園也同步擴建;晚上則是燈火通明,各色燈光五彩繽紛,令人悅目欣喜……,此等種種,皆是市委、市政府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民辦實事的體現,也是廣大市政建設工作者的辛勤勞動成果。但為了把今后市政建設各項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對我市以往市政工程施工實施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回顧是極有必要的,特別是施工現場管理中的某些問題和不足,應引起參建各方的注意并加以克服。
2. 施工現場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不重視《實施性施組》的編制。《實施性施組》本是工程項目具體實施的指導性文件和依據,應根據國家現行施工技術規范、工程內容、規模、技術要求、現場環境及企業自身條件、合同工期等,進行全面規劃編制。但如今某些施工單位卻不甚重視《實施性施組》的編制,對工程質量標準、工藝要求、現場布置等缺乏明確的規定,從而導致操作中憑經驗行事,帶有很大的隨意性。表現為施工現場混亂、無統一規劃的場內道路,材料堆放混亂、機具停放無序等。其后果是材料多次轉運、通道阻塞、車輛通行不暢、污染環境,影響施工順利進展。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在于目前建筑市場從招投標開始,即對《施組》未予足夠重視,在評標辦法評分中往往以投標價位占主導,加之其它如企業信譽、業績、項目經理素質及其它相應性等的占分,余下技術標中《施組》分僅占15%,且規定不應少于多少分,由此,形成投標人之間技術標得分差距不會很大,這就造成投標人注意力集中于報價(這也是必要的),而輕技術標中《施組》的編制,不認真考慮場地合理布置、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技術措施等,而僅僅是一般性的泛泛之談而已。其次,在于市政工程大都屬“政府工程”,時限性極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產生以進度為主導的思想與行為,認為《施組》可有可無,有的即使編寫了《施組》,這也僅是為了程序上需要,根本不予認真執行或不具良好的可操作性。
2.2施工質量控制意識淡薄。施工質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點和核心,也是企業生存的“生命”所在。但往往為了搶工期,較多的單位存在“重進度、輕質量”的意識和不良傾向,表現在施工操作工藝控制不嚴、違規作業,如排水工程溝槽開挖,不積極主動開挖坑內排水溝、集水井,排除坑內積水;帶水澆筑砼基礎、路基土方填筑超厚碾壓、砂方填筑不沖水振夯;磚石砌筑座漿不飽滿、空洞多……,從而導致眾多工程隱患,影響工程使用質量與壽命。
2.3施工過程缺乏監控力度。近年來,市政工程項目眾多、量大、工期緊,參建的施工企業綜合素質差距較大,某些單位缺乏專業對口和相對穩定的施工隊伍及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并且施工作業人員技術素質低,現場施工管理力量不足,從而導致施工過程缺乏有力的監控,給作業人員不按規范所要求的工藝、技術質量標準作業有可乘之機,也造成工程質量通病不斷發生的后果。
2.4對文明施工缺乏應有的重視。
(1)由于市政工程多數是在城市的市區內予以實施的,其施工具有如下特點:施工場地狹窄、工作面小、且受外界環境影響因素較多,如車輛通行、行人來往、臨街店面、攤點干擾等。使材料堆放、工程車輛通行、工作環境等均受到一定的制約,如不加以認真對待、安排,勢必造成施工現場的混亂,有礙施工操作與進程,并可能產生安全事故。
(2)綜上所述,施工現場管理中的一些不規范現象,如不加以克服、任之發展、養成不良習性,其后果必然導致市政建設難以向高標準、高技術含量、高規模的方向發展,也將阻礙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投資效益的充分發揮和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3. 改進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的建議
3.1提高對“施組”重要性的認識。“施組”(含“實施性施組”)的重要性本是眾所周知的,但仍有必要從源頭上提高各方對“施組”重要性的認識,即在招標中適當處理商務標(報價)與技術標(施組等)的關系與比重,在評標中不論采取何種評標辦法(“綜合定性評價法 ”或“綜合定量評價法”),首先應對“技術標”進行審核,淘汰不合格的投標單位,然后再按既定的評標辦法進行“技術標”和“商務標”的細化評分,以此引起投標人對“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重視。
3.2加強現場工程監理工作的力度。現場工程監理應嚴格審查施工單位“實施性施組”的合理性與可操作性,并按經審批合格的“施組”進行現場檢查與監控,防止違規作業等。
3.3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建設主管部門通過文件、宣傳資料及有關法規的操作,提高各施工單位領導及各級技術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使之能自覺而認真地貫徹和按經批準的“實施性施組”進行現場布置及各項技術管理,做到管理科學化、施工規范化、操作標準化,杜絕質量事故和返工的發生,并確保施工安全。
3.4加強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的培訓與考核。現場各級施工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決定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強現場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不斷提高技術素質,乃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現場施工員應選配思想好、技術素質高、有經驗、吃苦耐勞、認真負責的人員,充實到現場工作點的管理與監控。現場作業人員(含民工)應具相應的技術素質,否則不予上崗,以確保工程質量。
3.5加強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現場文明施工實是涉及公眾利益的一種舉措,也是關系到企業自身形象的一個窗口。因此,建設主管部門有必要對此以法規形式予以明確。施工單位則據此做好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盡一切可能進行封閉式施工,避免無關人員、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從而確保圍內施工作業的正常進行,并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也可保護已完成工程的質量并免遭損害。
4. 結語
施工現場的管理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的順利進展、工程質量、安全和投資效益,應引起建設管理部門和施工單位各級管理人員的重視,從思想上統一認識,摒棄消極想法,建立新的理念,結合工程的特點、內容、規模、自身條件等,制定有針對性、具可操作性的管理辦法和有效措施,特別是《實施性施組》的編制,應以規范為準繩,對各項內容做到具體而細化,使其能真正成為指導施工的依據性文件。只有不斷探索、克服不足,完善自我,才能強化企業,使之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