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苗期是進行玉米田間管理的關鍵階段,由于玉米苗期病蟲害為害重、種類多,雜草生長迅速,如果防治不利或者管理不及時,會導致雜草旺盛、斷壟或者缺苗,進而影響玉米產量。因此,做好玉米苗期的病蟲害草防治工作對提高玉米產量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玉米苗期;病蟲害草;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5.13;S45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23.067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玉米在苗期病蟲害嚴重的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玉米產量的關鍵因素。當前,玉米常見的病蟲害主要包括:紅蜘蛛、蚜蟲、地下害蟲、薊馬、粘蟲、玉米螟、黑粉病、莖腐病、粗縮病、銹病、紋枯病、褐斑病、彎孢霉葉斑病、大小斑病。其中雜草主要包括苘麻、香附子、狗尾草、牛筋草、如馬唐、闊葉雜草等。因此,玉米在苗期中,農戶一定要做好相關的病蟲害草防治工作,進而減少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實現玉米高產以及農戶創收。
1玉米在苗期的除草措施
玉米在苗期出現的雜草類型繁多,當前,主要采用化學防治的手段進行除草。用戶要根據玉米地實際情況,科學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并且在最佳時期,按照說明控制藥量、合理配比,科學施藥,避免對玉米產生藥害。
1.1出苗前
玉米在出苗之前,農戶可以選用乙阿合劑對水,對玉米進行噴灑,或者選用乙草胺配比阿特拉沫采用封閉式噴霧的形式,對玉米進行噴灑,其可以在玉米田地上形成有效的藥膜,進而杜絕雜草再次生長。同時,農戶要根據田間實際情況以及使用說明科學配比化學藥劑。
1.2 3~4葉
可以選用都阿合劑對水進行噴施,通常兩者配比比例為:都阿合劑50%對750公斤水。
1.3 3~5葉
可以選用玉農樂懸浮劑對水進行噴施,通常兩者配比比例為:玉農樂懸浮劑 4%對750克水。
1.4進行定向噴藥
要根據田間的具體情況合理進行定向噴藥,通常田地雜草過多,可以選擇克蕪蹤對水進行定向噴灑,在噴灑過程中,農戶要注意避免將藥劑噴到玉米的莖部以及葉部,防止玉米出現藥害。
2玉米在苗期的蟲害防治措施
2.1毒餌誘殺
可以選擇晶體敵百蟲,先用溫水將其溶解,然后適當的加入冷水,加入炒香的豆餅以及麥麩等飼料,對害蟲進行誘殺。
2.2處理土壤
可以選用辛硫磷乳油攪拌細土或者細沙,在玉米根系附近開挖撒藥溝,在藥劑撒入土中后,立即覆蓋。
2.3藥劑噴霧
可以選用敵殺死乳油或者氧化樂果乳油,并且將其均勻的噴灑到田間雜草以及玉米苗上。
2.4防治薊馬
其是玉米在苗期的重要害蟲之一,幼蟲或者成蟲侵害玉米幼嫩部位,其中玉米心葉最為嚴重。薊馬為害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幼蟲和成蟲在田間混合重疊,主要集中于玉米3~5葉期。當玉米遭受為害后,如果為害較輕,葉片會出現破碎和扭曲。如果為害較重,苗心會被嚴重破壞,形成分叉,導致玉米無法結穗。因此,農戶一定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具體如下:當玉米受害株達到4%時,就要采取藥劑防治的手段,使用吡蟲啉或者高效氯氰菊酯,以噴霧的形式進行防治。
2.5防治黏蟲
黏蟲是可以遠距離遷飛的害蟲,主要以幼蟲為害的方式對玉米造成蟲害,如果受害程度較輕,葉片會被啃食;如果受害較重,整株都會被啃食,進而導致斷壟缺苗。因此,農戶要選擇合理的防治措施,具體如下:在每年的6月,通過化學防治的措施進行防治,使用功夫菊酯或者高效氯氰菊酯進行噴灑。
2.6防治瑞典蠅
瑞典蠅又成為黑麥桿蠅,幼蟲透明,但是成蟲呈現黑色并且有光澤,近些年瑞典蠅已經成為危害玉米高產的重要害蟲。瑞典蠅主要靠近心葉生長,呈現卷曲狀,經常與薊馬造成混合為害,導致葉卷而無法展開,影響植株的生長速度。因此,農戶要選擇合理的防治措施,具體如下:在每年6月,當受害植株達到4%的時候,通過化學藥劑防治措施,選用高效氯氰菊酯、啶蟲脒、吡蟲啉進行防治。
2.7防治耕葵粉蚧
耕葵粉蚧為害主要集中于7月以成蟲或者幼蟲的形式,啃食玉米下部葉鞘、莖基部或者植株根部,受害植株葉片干枯、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發黃,如果受害程度嚴重,甚至會造成植株死亡。如果將植株拔起,會發現植株根部出現很多黑點。如果受害嚴重,根部會呈現黑色或者褐色。因此,農戶要采取科學的防治措施進行治理,具體如下:選用毒死蜱或者辛硫磷對水,在噴灑過程中,要卸掉噴頭,對玉米莖部進行點噴,保證藥液充分滲透到根莖部位。
3玉米在苗期的病害防治措施
玉米病害通常體現出粗縮、矮化以及花葉等癥狀,灰飛虱和蚜蟲是傳播病害的主要媒介。病害防治主要集中在玉米1葉期,農戶可以通過化學藥劑的方式進行防治,選用可濕性粉劑,每間隔7~8天噴灑1次或者連續噴灑3次;農戶還可以選用植病靈II號進行噴灑,其可以有效防止植株感染病毒。同時,農戶還可以采用適期晚播,通過拔除病株以及水肥管理等相關措施加強病毒防治,進而實現玉米高產,農戶增收。
4結語
由于病蟲草害在玉米苗期對植株的為害極大,如果農戶不能有效治理,會造成斷壟以及苗斷的情況,進而導致玉米減產。因此,農戶要通過合理的防治措施,對病蟲草害進行綜合治理,保證玉米高產,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作者簡介:劉艷輝,扶余市增盛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